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骨科膝关节的损伤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50例不同程度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首先进行普通核磁共振扫描诊断,结果为对照组,然后对患者进行增强型核磁共振扫描,扫描前需抽出关节内积血、积液,并注射增强剂,诊断结果即为观察组诊断数据,将两组数据结果与手术的治疗性数据作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法的准确度。结果增强型核磁扫描的诊断中,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软骨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核磁共振扫描相比,增强扫描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范围和程度上更加明确,具有特异性、灵敏性。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扫描 增强型扫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后神经损伤的有效的处理方法,为治疗神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神经损伤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甲钴胺序贯疗法,观察组手术结束前给予地塞米松与维生素B12复合液。对两组麻醉消退后皮肤感觉障碍发生时间和情况进行观察;比较药物疗效;对比患者的担忧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防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及担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对神经损伤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神经损伤 处理 甲钴胺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医院CSSD护士,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物的回收、清洗污染后的医疗器械的工作、消毒和发放等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的特殊性,CSSD护士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工作中CSSD护士必须接触污染物品、化学消毒剂、高温环境和机器噪音等,这些因素都对供应室护士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器、利器、化学消毒液等割伤,刺伤及灼伤,因此每位CSSD护士应明确这些职业危害,并积极采取综合性职业防护,使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为此,CSSD护士人员必须重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危害健康因素,重视对重点环节、高危因素的清单及高危险因素、高危易感染人群进行相应评估和分析,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持健康的目的。

  • 标签: CSSD护士 职业损伤危害 自我防护意识 防护措施 操作过程减少危害 重点环节 高危险因素 易感染人群身体健康 CSSD护士人员职业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临床资料。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实施康复训练措施;对照组于术后3~6个月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I)和肢体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肢体活动能力和ADL能力。

  • 标签: 颅脑外伤 康复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是在外伤中较常见与较严重的损伤。国内统计,颅脑外伤占外伤病例中的20%左右,死亡率较高。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西方国家内,由于交通事故而死亡的病例中,一半以上是由于颅脑外伤所致。在脑损伤中,死亡率高达70%左右。由此可见这种损伤的严重性。在抢救颅脑损伤病人的战斗中,除了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外,护士的严密观查,及时发现变化以便及时抢救,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种类 合并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手术室护理职业损伤现状,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并提出防护措施,优化护理人员工作环境。方法2012年8月到2013年2月对我院的62名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和个人体检。结果跟踪调查总结了造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损伤和个人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和体检结果显示常见的职业损伤包括腰部和关节等部位疼痛、肝功能异常、皮肤外伤等。结论紧张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使得护理人员频频发生职业损伤,需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 标签: 手术护理 职业损伤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检测“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损伤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有心脏及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心肌肌肌钙蛋白检测。结果“心肌酶谱”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相比敏感性及特异性有较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员实验室检测应选用“心肌酶谱”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进行观察,并对其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因素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在所有新生儿中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儿占比16.7%,其关键原因与输液外渗、纸胶粘贴、抓擦伤、呼吸机管路压伤、尿布皮炎等因素有关系。结论在临床中要有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就要对其可能诱发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控制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康复出院。结论我院采取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是患者顺利出院的关键。

  • 标签: 颅脑损伤 护理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颅脑损失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患者均具有类似的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经过补钠、补液、限水等治疗后,除1例血钠纠正后死于肺部感染外,其余均治愈出院,21例经随访3个月至3年未发现复发低钠血症。结论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主要有CSWS和SIADH两种类型,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及时的正确诊治,方能有助于降低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55例,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损伤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主要有病理改变、解剖变异、术中操作等。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初次修复优良率为78.18%(33/55),二次修复优良率为50%(6/12),三次修复优良率为33.3%(2/6),修复整体优良率为92.7%(51/55)。结论对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才能在根本上降低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医源性胆道损伤 损伤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提高,但相应潜在的放射治疗晚期并发症,如放射性脑损伤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需要尽可能早的检测和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 标签: 颅脑肿瘤 放射性脑损伤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越来越普遍,各基层医院已能开展,本文分析其所致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减少或避免术中损伤,同时掌握好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要为追求腹腔镜手术的完成而手术,从而更好地保证病人的安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损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医院某时期收治的在医院输液时间均超过两周的老年患者,观察与护理患者发生外周静脉损伤情况。结果在进行外周静脉输液中有13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21%),6例中度刺激征(10%),0例重度刺激征,没有静脉炎与局部坏死情况的出现。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时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病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后,从患者全身状况、心理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关注患者,以耐心、和蔼的态度积极应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通过全方位地观察护理才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 损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事故的增多,颅脑损伤合并伤的病人增多,掌握好合并伤的救治要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