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病历疏漏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护理病历疏漏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利用鱼骨图分析要因、80/20法则确定主要因素并设定目标值,圈员讨论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各抽取150份病历进行质控检查,活动前疏漏率为90%,活动后降为2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儿科护理病历疏漏率,确保了护理病历质控质量,为临床护理病历质控提供参考。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病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书写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书写率”的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效果检查等。结果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书写率由实施前的33.21%提高至实施后的6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书写率,发挥团队成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个人能力,从而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单 书写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实施品管圈饮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饮食管理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消化内科 饮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统计工作在病案管理和医疗活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经验,通过思考总结统计工作在病案管理以及医疗活动中的作用,分析医院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通过合理利用病案首页的信息协助制定医院决策和计划并为临床提供服务和疾病预防。但是目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着准确性不高、标准化程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结论通过规范统计方法,完善相应监督体系,健全相关法律为临床和疾病的预防提供相关资料并为管理者制定医院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 标签: 统计 病案管理 医疗活动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鼓励慢乙肝病人对不良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和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脑力激荡法”制定恰当的对策并在研究组患者中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头脑风暴 慢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本院每日需要的1500件一次性医疗物品以及1200件一次性抗菌物品,通过A、B组来进行管理,其中A组为常规组,对医院每天所需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实施常规管理,B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然后对A、B两组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中的物品不合格率、一次性抗菌物品消毒灭菌达标率以及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在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中的物品不合格率为17.5%,一次性抗菌物品消毒灭菌达标率为91.1%;B组在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中的物品不合格率为1.3%,一次性抗菌物品消毒灭菌达标率为99.5%;通过比较发现B组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中物品不合格率明显低于A组,而且B组一次性抗菌物品消毒灭菌达标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来管理医疗物品相对常规管理表现出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医疗物品管理 一次性医疗物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术前访视病人满意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满意度调查,制定相关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活动实施前后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术前访视病人满意率从90.2%提高到96.67%。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提高术前访视病人满意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术前访视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质圈活动在提高儿科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质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儿科患者两便标本送检率为活动课题,分析69份儿科住院患者归档病历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率较低的原因有小儿不合作,家属不合作,病人出院快。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包括入院时做好解释留取大小便标本的目的及必要性宣教,插放温馨提示卡提醒家人及医护人员,标本尽快通知输送中心工作人员送至检验科。结果开展品质圈活动后两便送检率提高到77.8%,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开展品质圈活动能提高儿科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

  • 标签: 儿科 品质圈 大小便标本 送检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下床活动与卧床治疗的优劣。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DVT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卧床治疗,观察组早期下床活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7d疼痛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疼痛评分即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5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大腿周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卧床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下床活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更快缓解疼痛,改善消肿程度,且不增加肺栓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活动 卧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出院病人一周随访失访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以“降低出院病人一周随访失访率”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出院病人一周随访失访的原因进行现况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并实施。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出院病人一周随访失访率由活动前27%降至10%,目标达成率为100%,圈员6个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出院病人一周随访失访率,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出院病人 品管圈 失访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面部扁平疣封闭治疗的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面部扁平疣封闭治疗依从性”为活动课题,对活动前患者面部扁平疣封闭治疗依从性较低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再调查患者面部扁平疣封闭治疗依从性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巩固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面部扁平疣封闭治疗依从性改善前65%提高改善后91%,改善幅度为48%。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面部扁平疣封闭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品管圈 扁平疣 封闭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口腔根管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起,我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口腔根管器械清洗合格率”为主题,分析影响口腔根管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监督和管理落实情况,分别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根管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口腔根管器械清洗合格率95.1%,高于实施前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口腔根管器械清洗管理中,可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口腔根管器械 清洗合格率
  • 简介:摘要品管圈活动已经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而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多存在行为、心理活动紊乱情形,使得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护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重重困难。本文通过对影响精神科日间病房参与率的因素、品管圈活动提高精神科日间病房参与率的举措展开总结,旨在为精神科护理工作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帮助。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精神科 日间病房 参与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孕症精液中粘稠度和活动力和轨迹速度的关系。方法学对不育男性精液作精液粘稠度(粘度计法)和活动力与轨迹速度(计算机自动分析)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精液粘稠度越高,常伴有精液标本不液化,影响精子活动力,运动轨迹呈锯齿形运动越多,速度越慢。

  • 标签: 精液粘稠度 活动力 轨迹运动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的有效率”为主题,对在院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分别于入院当日发放初筛调查表调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程度、理解能力;出院当日发放调查表调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在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有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的有效率。

  • 标签: 品管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性疼痛评估及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胸腹部手术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仅在术后行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性疼痛评估,根据结果实施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活动性、静息性疼痛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较对照组更少,有效咳嗽受疼痛影响程度以及疼痛最剧烈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FAS评级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性疼痛评估及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佳,可有效缩短下床时间、减轻疼痛情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 数字评分法 功能活动评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品管圈活动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品管圈活动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医生患者沟通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常规操作合格率分别为97.8%、97.8%、95.6%和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4%、80%、82.2%和8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医生患者沟通率和常规操作合格率,还可起到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作用,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安全管理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的门诊药房工作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分析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的每周平均药品差错率、药品库存准确率、进步率、达标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后的每周平均药品差错率,药品库存准确率,进步率和达标率高于实施后,实施后的工作人员质量改善情况好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药房工作质量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具有较大的意义,值得临床信赖。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门诊药房工作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产房内产妇物品遗失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产房内产妇物品遗失率”为活动主题,对所有进入产房的产妇物品遗失的现象进行现况调查和原因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最后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8个月后,产妇物品遗失率由活动前的8.71%降低至活动后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规范了产妇物品管理流程;在品管圈活动后9名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问题解决能力、护理品质意识5个方面能力均高于开展前,活动成长皆为正向成长。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产妇物品遗失率,尤其还提高了圈员在品管圈手法掌握、自信心、责任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产房 物品遗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应用在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中62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炎症表现明显改善,其炎症表现改善时间早;对突眼症状也较为有效,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眼肌运动障碍及复视症状。结论放疗应用在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治疗中具有副作用小及耐受性高等优势,对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放疗 中重度活动期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