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的调查。方法分析本院2012年10月一2013年7月施行阑尾切除术8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比较2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患者对此操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并能完善护理质量。

  • 标签: 阑尾炎切除术 肠蠕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本院实施烧伤整形植皮的44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常规组和实验组(n=22)。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并发症,常规组患者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数据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能够快速恢复患者身体指标,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烧伤整形植皮患者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TKA)术患者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老年TKA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48例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吞咽反射出现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2d、3d时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缩短老年TKA术患者的苏醒时间,减轻疼痛并改善术后认知功能状况。

  • 标签: 麻醉方式 老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 苏醒时间 认知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言语疗法在语言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对其感知恢复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眼光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语言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各为观察组(以常规疗法+言语疗法治疗,n=39)与对照组(以常规疗法治疗,n=39),最后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感知恢复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言语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知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9.7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障碍患者实施言语疗法可有效加快患者的感知恢复进展,对于患者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 标签: 语言障碍 言语疗法 感知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插管全麻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30min应用右美托咪定,C组对照不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后均留置导尿。观察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期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镇静状况、气管导管耐受情况、尿管刺激状况和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苏醒时间B组明显长于A、C组(p<0.05),而A、C组比无显著性差异;拔管时间A、B组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均较C组延长(p<0.05);C组较A、B两组血压明显偏高,心率偏快(p<0.05);意识恢复质量以及气管导管和尿管耐受性A、B两组较C组好,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低于C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或手术结束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均能抑制全麻恢复期各种应激反应,减少病人不适和不良反应,有效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定插管全麻恢复期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慢性盆腔炎规范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2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1日至2013年1月1日收治,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数字表抽取法联机分组,就常规治疗与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配分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为65例,均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治疗存在一定棘手性,在静脉注射抗生素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可取得显著效果,操作简单,患者有较高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临床规范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对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为今后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提供相关经验。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前来我院接受老年髋部骨折的80名患者进行本研究,并将8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即护理1组合护理2组,每个小组40名患者。护理1组40名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2组40名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持续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在患者康复后进行持续的健康护理通过电话、回访、组建康复组织等形式进行。对两组患者的锻炼情况、关节活动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患者的锻炼情况、关节活动情况、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护理2组患者显著高于护理1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对其术后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种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较高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延续护理 功能恢复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患者创面及心理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面部烧伤患者57例按照病人自身特点予以综合护理(基础护理、五官护理、心理护理),观察患者创面和心理的恢复情况。结果平均住院天数13.3±4.6d,一期愈合49例,色素沉着6例,植皮手术愈合2例,无1例出现感染和并发症,心理焦虑状态好转,出院后随防,患者及家属满意度100%。结论综合护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部烧伤 创面 心理恢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06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收诊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等速运动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的膝功能评分、伸膝最大角度及屈膝最大角度差异并不大(P>0.05),但是,训练后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等速运动训练 膝关节损伤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康复对下肢骨折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02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5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行中医护理康复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中医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

  • 标签: 中医护理康复 下肢骨折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骨科髋关节置换病人功能恢复的控制效果。方法将骨科髋关节术后患者212例分为观察组108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术后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到出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率为98%,对照组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功能恢复。提示应加强对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干预。

  • 标签: 综合性 护理干预 骨科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恢复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消肿时长、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四肢骨折 综合护理干预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不全性肠梗阻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我科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的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在禁食、补液、保守治疗有效后3天开始恢复饮食,按其恢复饮食的方式分肠内营养混悬液组(实验组)与普通流质饮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普通流质饮食;实验组予常规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两组疗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电解质平衡、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其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于患者在尽快纠正代谢紊乱、预防肺部感染、促进消化道功能改善、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系统指导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有利于患者肠功能恢复、纠正代谢紊乱、减少肺部感染、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混悬液 不全性肠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行上肢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后Fugl-Meyer评分(上肢部分)、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上肢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整体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后保健的产妇146例为实验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平均分成保健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一般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采用一般保健方式,保健组再此基础上强化,探究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相关指标比较情况。结果保健组产妇和新生儿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后保健工作,能够在根本上将其恶露持续时间,子宫恢复时间缩短,对于消除新生儿黄疸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保健 泌乳量 子宫恢复 新生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1-2014.10期间在我病区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一组7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75例患者进行家庭护理作为观察组。结果随访0.5年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以及畸形等Harris四个维度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家庭护理,可有效促进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家庭护理 老年 髋部骨折 肢体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计52例。根据患者术后HSS评分量表,将评分大于50分者,定义为功能佳组,将评分在50分以内定义为功能差组。分析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功能差组和功能佳组性别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功能差组和功能佳组术前HSS评分、年龄、手术时间、需要术后镇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术前HSS评分、年龄、手术时间及是否需要术后镇痛。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方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为减轻产妇术后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8年1-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行剖宫产的152例产妇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行剖宫产的152例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翻身、抬臀、早下床活动、饮食指导等方法促进肠功能恢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小茴香烫熨腹部进行治疗护理,观察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减轻时间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减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烫熨治疗护理可以缩短产妇肛门排气时间、减轻腹胀、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烫熨 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对于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锻炼的依从性影响。方法以2010~2013年间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其中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术后功能恢复锻炼的指导。结果观察组的功能恢复锻炼依从率为95.0%,对照组的依从率为62.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在术后尽早的进行功能恢复性锻炼,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股骨骨折 功能恢复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进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60岁以上急性髋部骨折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随访3、6、12个月。结果患者术后1年时日常生活能力与伤前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有71.4%的患者完全恢复到伤前水平,术后3个月时ADL评分最低,而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ADL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谵妄,从受伤到入院的时间,伤前日常生活能力,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与术后3个月ADL评分显著相关,是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经手术治疗后大多数均可以在1年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可能加快术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髋部骨折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因素 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