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抱怨,提高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提出品管圈活动,采用早期干预、PDCA管理等方法。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抱怨均少于实施前(P<0.05),病人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日间手术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日间手术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降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抱怨

  • 标签: 品管圈 日间白内障手术 护理质量 抱怨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2~2014年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各科临床监控小组相配合,采用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10月11日、2013年11月20日及2014年11月19日所有住院7578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7578例,实查7391例,实查97.53%;医院感染361例、40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4.88%、例次感染5.5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7.75%;综合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鲍曼不动杆菌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多重耐药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70%,预防性用药占52.44%,病原菌送检为50.43%。结论现患调查基本反映了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针对监测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措施,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病

  • 标签: 现患率调查 医院感染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TAT皮试阳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需要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实验组将破伤风抗毒素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室温下十分钟后再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配制,将药液取出后直接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结果实验组阳性下降。结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温度 破伤风皮试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辅助心理疗法对降低剖宫产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单纯的心理疗法,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140例(73.7%)进行了剖宫产,15例(7.9%)会阴侧切加产钳助产,5例(2.6%)会阴侧切术自娩,30例(15.8%)顺产,观察组中74例(38.9%)因胎儿头盆不称,宫内窘迫进行剖宫产手术,116例(61.1%%)顺产。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辅助心理疗法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缩短产程,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硬膜外分娩镇痛 心理疗法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够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措施,应用于2016年的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对比应用干预措施前、后,各类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准确。结果应用干预措施后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脑脊液标本、生殖道标本、脓液标本、胸腹水标本的检验准确分别为100.0%、100.0%、97.5%、97.5%、100.0%、97.5%、97.5%、100.0%,与应用干预措施前的85.0%、87.5%、80.0%、82.5%、85.0%、82.5%、82.5%、87.5%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各类型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准确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检验准确率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成人不同腰围切点下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初步探讨不同民族采用适合本民族特点的腰围切点诊断M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维、汉、哈族20~74岁人群进行MS横断面调查。结果当腰围切点均为男≥90cm,女≥80cm时,维、汉、哈族MS粗患病分别为42.1%,16.7%和9.5%;年龄标化患病分别为28.3%,10.5%和5.9%。调整腰围切点为维吾尔族男≥93cm,女≥89cm;汉族男≥85cm,女≥80cm;哈萨克族男≥99cm,女≥88cm,维、汉、哈族MS粗患病分别为25.6%,20.3%和6.9%;标化患病分别为17.6%,13.4%和4.5%。结论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调整腰围切点可减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MS的误诊,减少汉族MS的漏诊,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MS患病差距缩小。应该根据民族异质性确定适合不同民族的MS腰围切点。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腰围切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调查以及微信平台对孕妇进行营养干预指导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22日至2016年3月25日,在我院建卡孕前体重指数正常,无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的单胎初产孕妇8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0例,对照组400例。所有孕产妇均参与医院定期产检,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孕早期的营养调查和中后期进行微信平台的个体化营养指导。收集分析两组的孕前体重指数、巨大儿发生、剖宫产情况。结果干预组剖宫产(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5.6%)(P<0.01)。干预组巨大儿发生(4.3%)显著低于对照组(8.4%)(P<0.05)。结论孕早期营养调查和后期通过微信平台进行营养知识的推送和指导,可以降低巨大儿的发生,进而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孕期营养 干预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社区医生的有效干预和病人的依从性对提高血压控制非常关键,本文旨在结合日常工作体会,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和系统管理,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

  • 标签: 血压控制率 社区综合干预 方法与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在我院进行微生物检测的标本1990份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阳性的检验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在微生物检验的非呼吸道、呼吸道标本的阳性对比方面,相比于2016年,显然2017年的阳性减低(P<0.05)。此外,血培养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明显升高(P<0.05),而大便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则没有变化。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有效分析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的作用重大,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疾病的有效依据,参考价值极大,利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应推广运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阳性率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腹痛患者分诊误诊的原因,并探讨有效解决对策及应用效果。方法挑选1986例2016年收治的急诊腹痛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分诊方法,研究组针对分诊误诊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分诊。结果研究组的分诊时间为(3.98±1.3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39±2.09)min(P<0.05)。研究组分诊准确为96.58%,对照组为85.6%,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实施防范措施后,患者接受分诊的准确有明显的提高,从而避免了因预检分诊不准确导致的患者病情出现延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分诊误诊 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对门诊治疗室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知晓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对策,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痤疮患者健康教育知晓,还能增进护士的沟通能力与积极性。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 标签: 痤疮 品管圈 健康教育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艾灸辅助治疗对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8例在我院进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艾灸辅助治疗)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进行比较,每组各为24例。对两组术后成活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成活为95.83%(23/24);对照组术后成活为79.17%(19/24);两组比较观察组成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疼痛感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艾灸辅助治疗断指再植术可显著增加术后成活,减轻患者疼痛感,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艾灸 辅助治疗 断指再植术 成活率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Meta分析。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法,对CNKI以及EMbase等期刊数据库中与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资料文献进行检索收集,以对Barrett食管患者(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患者(对照组2)以及内镜检查正常患者(对照组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索收集相关资料文献23篇,其中对比研究文献21篇,队列研究文献2篇。其中,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3.8%,对照组2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4.4%,对照组1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为15.6%,对比显示,对照组1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为26.1%,对照组1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为37.8%,两组对比差异突出,0<0.05。结论Barrett食管患者与胃食管反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显著差别,与内镜检查正常者对比相对较低,其中CagA阳性Barrett食管患者尤为突出。

  • 标签: Barrett食管患者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东阿县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晓及其影响因素,促进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方法统一制定调查方案及问卷调查表,在预防接种门诊、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400例儿童家长中,89%对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有一定的了解,98.5%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发烧的时候不能接种疫苗。大专以上家长对五苗知识的正确回答88%,小学以下家长的正确回答不到60%。结论应加强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儿童家长,大力普及预防接种常识,以提高家长的自觉性与参与性,提高儿童预防接种

  • 标签: 城市儿童 预防接种知识 知晓率 现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恶性肿瘤的分布、发生及死亡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随访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3144例恶性肿瘤资料,其中男1552例,女1592例;死亡1633例,病死51.94%,其中男945例,女688例,男性病死60.89%,女性病死43.22%,男性病死显著高于女性(P<0.05);病死前5位为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胆囊癌、淋巴癌;男性病死前5位为食道癌、胆囊癌、淋巴癌、肝癌、胰腺癌,女性病死前5位为输尿管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肺癌;死亡病例中,第一位为肺癌,占20.51%,第二位为胃癌,占13.59%,第三位为肝癌,占10.84%。结论恶性肿瘤病死高,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肺癌、胃癌、肝癌占恶性肿瘤的比例最大,应加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针对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高危人群。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 死亡 病死率 死因构成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丹寨县常规免疫监测状况。方法对2010—2012年常规免疫接种检测结果,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评价结果显示差值(D)评价“不可信”占46.67%;比值(R)评价为“不可信”占66.67%,前者说明漏种儿童比较严重,个别地区可能出现免疫薄弱村寨,超生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可能出现免疫空白,后者说明各种疫苗应种人数报告接种之间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结论接种对象底数不清和报告接种存在明显逻辑错误。

  • 标签: 免疫规划 接种率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2年6月20日800-6月21日8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结果共调查315例,发生医院感染10例,医院感染现患为3.2%,医院感染例次现患3.5%。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为ICU(50%)、神经外科(10.3%)、泌尿外科(6.7%)和普外科(6.7%)。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为主(63.6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92%。结论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快捷有效,可发现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提高血标本合格中采取品管圈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数据计算涉及的资料为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血标本,实施品管圈管理,作为实验组;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血标本,不实施品管圈管理,作为参照组,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参照组血标本检验合格、检验质量评分。结果参照组血标本检验合格88.0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检验合格98.00%,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实验组血标本检验质量评分(89.21±3.54)分高于参照组检验质量评分(78.51±5.65)分,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结论准确且及时报告的前提是正确采集标本,以便于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 标签: 品管圈 血标本 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