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了2012—2015年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及我国恶性肿瘤的种类,以此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研究医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据描述法对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相关指标。结果在同时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为264.85/10万,占世界总发病例数的25.4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为161.49/10万,占世界总死亡例数的26.6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结论中国恶性肿瘤无论发病或死亡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出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应扩大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区域,提高防治和治愈能力。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国内外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护患纠纷等方面的影响,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住院的124例患者,进行11分组。参照组6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62例患者加行护理质量管理。对比2组住院患者院感发生、护患纠纷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感发生、护患纠纷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取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控制院内感染,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院感控制 护患纠纷 护理效果 护理质量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消毒效果合格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对我院的消化内镜进行消毒。将前半年的500件消化内镜及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后半年实施消化内镜操作规范,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500件消化内镜以及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消化内镜效果合格、以及医院的感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行不同的消化内镜清晰消毒标准,观察组的内镜镜体、内镜附件清洗消毒合格均高于对照组的合格,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流程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消灭了病菌的自身,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是有效的预防了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毒流程 消毒效果 合格率 医院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1活动在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管2的置管的。方法利用品管圈工具,以“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管置管”为主题,以患者介入手术的先后顺序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品管圈活动开始前40例,实施品管圈活动后40例,对所有的首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查验,分析留置尿管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并且实施。结果在实施相应措施后,介入术后患者留置尿管置管率由22.5%(9/40)下降至7.5%(3/4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管置管

  • 标签: 品管圈 介入手术 留置导尿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平衡透析法对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以及α1-酸性糖蛋白分别进行共孵育,并利用高效液质联用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在考察浓度范围内(0.2~15μM)结合高于99%。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α1-酸性糖蛋白(AGP)结合常数分别为3.5×107M-1和1.5×107M-1。高血浆结合主要来源于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 标签: 葛根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再通以及病死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年-2016年接收并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的效果观察。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37例患者再通,其中再通为74%,1例死亡,死亡为2%。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越及时患者的再通越高,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

  • 标签: 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再通率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雷贝拉唑)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各7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以及Hp根除,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复发以及Hp再感染。结果观察组治愈、总有效率以及Hp根除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和Hp再感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溃疡愈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高,且复发以及HP再感染明显的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在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和局部控制控制中采取同步化疗与序贯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5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纳入且参与收治的6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同步化疗组患者开展同步化疗,序序贯化疗组患者开展序贯放化疗,分析对比两组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和局部控制。结果同步化疗组直肠癌术后患者半年内局部控制93.33%、1年内局部控制73.33%、两年内局部控制66.67%对比序贯化疗96.67%、76.67%、70.00%,统计学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同步化疗组直肠癌术后患者半年内生存90.00%、1年内生存86.67%、两年内生存70.00%对比序贯化疗组93.33%、90.00%、73.33%,统计学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同步化疗与序贯化疗应用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存在相当的效果,但可以同步化疗存在升高趋势的远期生存

  • 标签: 同步化疗 序贯化疗 直肠癌术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我院救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盲分成两组,对照组不进行院前急诊的救治措施,实验组在急诊院前积极展开急救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跟死亡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明显要低于对照组,而死亡也要偏低,数据的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急诊院前救治措施,是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跟死亡,建议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急诊院前急救 并发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中的50例儿童采用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而实验组的50例儿童则在同样采用免疫程序接种过程的同时,给予其健康教育,对两组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接种为96.00%,而对照组的接种为82.00%,实验组的接种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儿童计划接种工作,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应用,更有利于将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进行提高,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健康教育 免疫程序 计划免疫接种 接种率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总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发布、干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解决方法。方法查阅中国近10年的总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发布和干预的官方文件、专业文献及权威媒体报道,分析中国总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发布、干预的问题。结果尽管中国出生缺陷的监测及干预起到了巨大的成就,但出生缺陷发生总数、发生公布的数据多种多样,有基本不变的、还有高有低的,容易引起政府及公众的认识混乱。结论总出生缺陷发生的监测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医学意义;建议各级政府及部门取消总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发布、干预;改为对重要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干预。

  • 标签: 总出生缺陷发生率 监测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龙湾区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Vaccine,MCV)接种,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PS法抽取30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单位,根据分层抽样方法,入户调查1~7岁适龄儿童MCV接种情况。结果调查1510名儿童,户籍儿童建卡(证)99.63%,流动儿童建卡(证),MCV1接种98.87%,MCV1合格接种92.38%,MCV1及时接种66.75%,MCV2接种96.84%,MCV2合格接种82.23%。结论MCV接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合格接种和及时接种较低,应综合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提高MCV2接种和MCV1及时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降低麻疹发病

  • 标签: 含麻疹成分疫苗 接种率 及时接种率 合格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脑电图描记时间对癫痫患者的脑电图阳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确诊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所有癫痫患者随机分四组(1h、2h、4h、12h)进行视频脑电图描记,统计四组脑电图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四个组别的脑电图阳性分别是1h61.67%、2h70.46%、4h72.06%、12h92.59%,分析显示1h阳性最低,2h、4h阳性接近,12h阳性显著提高。结论延长脑电图的描记时间可明显提高癫痫患者脑电图的阳性,对临床癫痫的诊疗帮助更大,但要根据临床实际,建议首选2h,必要的进行12h的长程监测。

  • 标签: 癫痫 脑电图 描记时间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泡输出(FORT)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同一时间在本院行IVF-ET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4例,按FORT大小分低、中、高三组,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资料。由此评估FORT在IVF-ET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FORT与血AMH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2,(2)FORT低、中、高3组的受精、优胚分别为61.3%、63.8%、68.2%和26%、31.6%、37.4%,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临床妊娠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够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措施,应用于2016年的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对比应用干预措施前、后,各类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准确。结果应用干预措施后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脑脊液标本、生殖道标本、脓液标本、胸腹水标本的检验准确分别为100.0%、100.0%、97.5%、97.5%、100.0%、97.5%、97.5%、100.0%,与应用干预措施前的85.0%、87.5%、80.0%、82.5%、85.0%、82.5%、82.5%、87.5%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微生物标本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各类型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准确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检验准确率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提高血标本合格中采取品管圈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数据计算涉及的资料为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血标本,实施品管圈管理,作为实验组;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血标本,不实施品管圈管理,作为参照组,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参照组血标本检验合格、检验质量评分。结果参照组血标本检验合格88.0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检验合格98.00%,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实验组血标本检验质量评分(89.21±3.54)分高于参照组检验质量评分(78.51±5.65)分,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结论准确且及时报告的前提是正确采集标本,以便于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 标签: 品管圈 血标本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愈合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随机将这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评定标准总有效率、HP根除与溃疡愈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HP根除与溃疡愈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对于消化道溃疡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可显著提高该病患者的HP根除与溃疡愈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借鉴。

  • 标签: 奥美拉唑 埃索美拉 消化道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绵阳地区“5.12”地震后过期流产发病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地震前(2003年1月1日—2008年5月10日)因过期流产在我院住院终止妊娠的病例共544例,地震后(2008年5月12日—2016年12月31日)因过期流产在我院住院终止妊娠的病例共2495例),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地震前过期流产544例,地震后过期流产2495例,地震后过期流产数逐年增加。地震前排在前3位原因依次是生殖道感染(27.94%)、不良生活环境(22.24%)、月经异常(15.44%)。震后排在前3位原因依次是月经异常(26.59%)、心理因素(20.84%)、生殖道感染(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震后女性过期流产发病逐年增加。月经异常、精神心理等因素可能是地震后过期流产高发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及健康女性各43例作为样本,分为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样本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其生活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性生活>2次/w、文化水平为高中及以下、多个性伴侣、性生活频繁、未使用避孕套、经常冲洗阴道、性生活前无清洁外阴的习惯使阴道碱化有关,是诱发细菌性阴道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女性的健康教育,嘱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使女性的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发病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