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不同中医症候中,总结分析了督灸的研究情况。针对 阳虚气虚等患者而言,运用督脉疗法,其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指出根据督灸的原理,提出治疗或改善其他中医证对今后的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少阳消渴病伴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3例少阳消渴病伴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6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观察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为80.3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为22.95%(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有效改善少阳消渴病伴不寐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血糖水平。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少阳型消渴病伴不寐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重症小儿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n=50)、B(n=50)两组。给予A组患儿常规西医治疗,给予B组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热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B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分别为(1.45±0.55)d和(3.25±0.75)d,均显著短于A组患儿的(2.55±1.65)d和(4.86±1.95)d,数据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6.00%,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非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患儿的热退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同时显著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帮助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非重型 小儿手足口病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实施良好体重管理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人数为40例。实验1组患者实施常规性健康宣教,实验2组实施体重管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结果在干预后,实验2组患者BMI指标明显低于实验1组,P<0.05,在干预后,实验1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实施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调整饮食等综合性体重管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还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肥胖患者 体重管理 高血压 控制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专门选取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计算法划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数据如食欲改善时间、胃痛改善时间、反酸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在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患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临床症状转归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痰浊内阻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诊断为痰浊内阻高血压病的30名患者,用王不留行籽做耳穴压豆治疗,记录其血压的前后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本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显著降低(P<0.05)。

  • 标签: 耳穴压豆 痰浊内阻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分检测运用在宫颈细胞学阴性HPV阳性妇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0例宫颈细胞学阴性HPV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HPV分检测,并且根据阴道镜检查结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与HPV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的190例患者中,35例为CIN Ⅱ+,占18.42%,其中3例为HPV31、4例为HPV33、5例为HPV52、7例为HPV58、16例为HPV16;同时,82例为HPV16感染,其中55例为宫颈炎症,占67.07%,16例为CIN Ⅱ+,占19.51%,11例为CIN I,占13.41%;经相关性分析,与非同型感染患者相比,同型感染者出现病理高级别进展的风险是14.89倍(OR值为2.589,P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联合艾灸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进行中药(四神丸合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取穴神阙、中脘、足三里、天枢、脾俞、肾俞)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4%和11.11%。结论中药与艾灸联合治疗IBS-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药 艾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按摩在椎动脉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6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推拿按摩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未开展推拿按摩治疗)与实验组(28例:开展推拿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推拿按摩 椎动脉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尿灵冲剂治疗气阴两虚肾性血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气阴两虚肾性血尿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将其中接受血尿灵冲剂治疗的56例设为观察组,接受血尿安胶囊治疗的另外56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通过血尿安胶囊治疗、观察组通过血尿灵冲剂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69.6%(39/56),观察组有效率为91.1%(51/56),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气阴两虚肾性血尿患者开展血尿灵冲剂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因此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尿灵冲剂 气阴两虚型肾性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内突壁间子宫肌瘤72例,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以宫腔镜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以超声结合宫腔镜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治疗方式,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结合宫腔镜在内突壁间子宫肌瘤病症的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宫腔镜治疗方式,且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超声 宫腔镜 内突型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颈动脉颈椎病采用清眩舒颈汤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的颈动脉颈椎病9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采用清眩舒颈汤治疗和使用颈复康颗粒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实验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为97.95%,常规组为79.59%,(x2=23.153,p=0.000),结果有差异。(2)实验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对比中,实验组分别是131.77±14.68(ml/min)、121.07±13.37(ml/min),常规组分别是115.69±12.47(ml/min)、101.35±11.69(ml/min),(t=13.009,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颈动脉颈椎病采用清眩舒颈汤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颈动脉型颈椎病 颈复康颗粒 清眩舒颈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虚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62例脾虚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接受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中医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虚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脾虚型慢性宫颈炎 补中益气汤 不良反应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患者药学干预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的2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治疗,药学组则采取药学干预治疗。比较对照组、药学组效果;服用降糖药物的依从性、对药物作用的认知;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副反应。结果药学组效果、服用降糖药物的依从性、对药物作用的认知、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药学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治疗2糖尿病的效果理想。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药学干预 实施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肝硬化CT分与患者肝储备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在2017年5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肝硬化的85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书后均进行CT分,比较Child-Pugh分级法评估结果各CT类型肝硬化的肝脏储备功能。结果通过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CT分发现,85例患者中均匀18例,占比21.18%、节段13例,占比15.29%、结节54例,占比63.53%。通过对全部85例被选取对象的性别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各级CT分中患者的男女比例均存在差异,但均匀和节段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患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利用Child-Pugh分级法对不同CT分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进行评估发现,均匀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效果要优于节段和结节(P﹤0.05),而节段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又要优于结节,P﹤0.05。结论通过对本研究85例被选取对象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肝硬化患者的CT分结果和性别等因素与患者肝储备功能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分析肝硬化患者的性别和CT分能够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情况和临床病情进行初步判断,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

  • 标签: 肝硬化CT分型 肝储备功能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