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就诊护理程序,观察组实施快捷护理流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到确诊的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的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自接诊到确诊的时间、由确诊到专科治疗的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致残率为30.00%,致死率为20.0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6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的急诊就诊护理程序相比,快捷护理流程可极大的争取抢救时间,减少患者因脑卒中造成的致残致死率,可获得较好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快捷护理流程 急诊 急性脑卒中 就诊时间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 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 7 年医院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14名作为探究对象,为实施前,期间接受常规管理;将201 8 年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为实施后,期间接受时间管理。结果:实施后第一台手术切皮延误率低于实施前,第一台手术患者入室切皮时间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时间管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手术室 外科护理人员 时间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时间管理。方法通过阐述时间管理的内涵意义、发展现状和方式方法,对影响护理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总结出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有效的方法和步骤。结论做好时间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意义重大,在工作中一定要遵循办事优先原则,学会更好的规划和利用时间,不断提供工作效率。

  • 标签: 时间管理 护理管理 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23-02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分娩产妇 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1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辅助分娩,观察组为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 20.00%)、新生儿窒息率( 2.22%)均明显分别低于对照组( 40.00%、 15.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其他产程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实施助产士主导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可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且有利于保证新生儿健康和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伙伴式导乐陪伴分娩   分娩方式
  • 简介:本文主要对PAE、PK/PD影响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抗真菌类药物、喹诺酮类、β-内酯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相关性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药效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究时间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高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5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6例采用时间管理联合健康宣教的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不服药、饮食不规律、活动量少等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患者采用时间护理联合健康宣效果显著,可改正不良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采用。

  • 标签: 时间护理 健康教育 高龄糖尿病患者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并对其退热时间及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时间在2023年1月-9月,在此期间,共收治120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将其平均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中有60例,观察组有60例,2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其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且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后,可快速缓解其病情,还可使其家属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应该在临床上展开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 退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护理流程对降低急诊胸痛患者救治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一月急诊胸痛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分为A组(实验组)以及B组(对照组),优化对A组患者的护理流程,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实验对比得出结果。结果:A组急诊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在降低急诊胸痛患者救治时间及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急症胸痛 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中心建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救治,观察组100例,给予卒中中心建设救治。比较两种方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卒中中心建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救治时间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新生儿穿刺处皮肤的影响。为得出新生儿最佳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需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52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和穿刺部位皮肤状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新生儿静脉留置时间与皮肤并发症有时间上的显著渐进性。结论 新生儿静脉留置最佳时间为3 d内,超过5 d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皮肤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探讨影响其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调查我科入院的2019年03月~2020年03月巨细胞病毒感染52例患儿,共使用留置针423例次,了解其留置时间,统计分析得出影响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每次留针穿刺次数8.2±3.311次,留置针留置时间2.323±1.384天,沐舒坦与抗生素组合用与外周静脉发生外渗、静脉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病毒药物组与外周静脉发生堵塞、静脉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应加强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管理,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根据用药治疗方案选择静脉通道。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巨细胞病毒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肝硬化患者(53例)及同期入院健康检查者(50例)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8月~2021年11月,两组人员均接受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组间差异;分析不同肝功能分级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数值差异性。结果:(1)肝硬化患者PT、MVP、PDW高于健康者,PLT、PCT低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0.05。(2)肝功能C级患者PT、MVP、PDW高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且PLT、PCT低于肝功能A级、B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较健康者延长明显,血小板计数较健康者减少,且随患者肝功能减退进展,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均呈进展趋势发展。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灌注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60例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灌注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灌注药物保留时间超过1h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30例药物保留时间低于1h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对患者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同时对患者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存在抵触情绪、疾病因素、灌注前饮水量、药液灌注量、不良操作、直肠充盈均是导致患者药液保留时间减少的单因素(P<0.05)。疾病因素、不良操作、灌注前饮水量、药液灌注量均是导致药物灌注时间减少的独影响因素。结论 延长灌注后药物的保留时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质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药物保留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整年为时间节点,将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与手术护理视为整体按照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对比。其中,前6月作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并观察结果;另一组为B组,以当年后6个月的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为对象,进行时间管理,观察结果并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B组的各项调研数据均优于A组。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可知,采用时间管理模式,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时间管理 手术室 外科护理 人员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金双歧与思密达联合用于治疗腹泻儿童时,对其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所产生的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本院接诊并进行治疗的6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即思密达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接受金双歧与思密达的联合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其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金双歧与思密达的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肠道环境,促使其腹痛消失时间与腹泻停止时间得到有效缩短,进而使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高,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金双歧 思密达 腹泻患儿 症状消退时间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凝血检验过程中真空采血管、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产生的影响。方法是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T、APTT、TT、FIB凝血四项检验,对患者检验结果及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将标本分别放置在冰箱及室温环境下一段时间,并记录结果。结果显示,国产A管的相关水平与BD管比较差异不明显,而国产B管的TT水平相较BD管有明显差异,且随着标放置时间逐渐延长,其检测水平也会发生一定的偏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到的结论是,凝血检验结果与真空采血管的质量和标本的存放时间均有一定的联系,检验人员应当尽可能合理的选取凝血真空采血管,尽量采用冷藏方式并且在采血完毕后两个小时内及早完成检验过程,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节点急救模式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12月和2021年1-6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各32例,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治疗,观察组采取时间节点的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救治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从入院到开始建立静脉通道时间、解毒药应用时间、洗胃开始时间、血液灌流开始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

  • 标签:   时间节点 急性有机磷中毒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院内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入组,为患者应用抽签法分组,分析组采用急诊快速通道护理,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研讨抢救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长、抢救时长、静脉给药时长、急救时长)。结果:分析组接诊到确诊时长、抢救时长、静脉给药时长对比一般组较短,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护理能够缩短患者急救时长,使患者急救效率提高。

  • 标签: 快速通道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 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