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实习的60例急诊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60例实习生随机乱序均分进行常规教学活动的对照组实习生(n=30),接受PDCA循环教学的观察组实习生(n=30)。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的考核分数、对于教学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接受了PDCA循环教学的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分数显著更高于仅接受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实习生,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受了PDCA循环教学的观察组实习生对于教学情况的满意度也是明显更优于仅接受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实习生,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的护理教学中采用PDCA循环能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以及其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满意度更高,为医院培养了优秀的急诊护理人才,在急诊护理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教学 PDCA循环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管理部门的300例药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结果:实验组的药品有效使用率为93.33%、药品去向明确率为92.66%、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为2.66%,对照组的药品有效使用率为73.33%、药品去向明确率为67.33%、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为14.6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药库药品管理中行PDCA循环,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医院药库药品的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药库 药品供应
  • 简介:摘要:鼻饲喂养用于不能自行经口进食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的需要,插入胃管后,经常发生患者不自主拔出胃管,或拒绝鼻饲的患者拔出胃管,给医务人员临床护理,及家属家庭护理造成不便,胃管插入后的固定操作方法,重点是胃管的固定方法为医务人员临床护理,及家属家庭护理提供了许多方便。

  • 标签: 胃管留置方法 ,胃管固定方法,利于医务人员临床护理及家人胃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肝脏穿刺质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肝脏穿刺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中,观察组的3.92%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在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的94.12%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结论:在肝脏穿刺患者的质控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质控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PDCA循环法 肝脏穿刺 质控
  • 简介:摘要:指纹图谱的分析可以全面反映中药成分化学特征,并体现内在整体质量,有效弥补对少数成分控制质量的不足,对金银花指纹图谱进行研究,通过GC能够确定不同环境、栽培条件对金银花内部成分含量的影响,实验证明该方式便利性较高,重现性良好,能够作为对中药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式之一,可以被运用于药物检测工作中。

  • 标签: 中药 金银花 GC法 指纹图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臂伸展位止血在静脉采血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10月在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60例患者,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研究组出血、肿胀、淤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门诊静脉采血的患者,应用臂伸展位止血,可以预防出血、肿胀、淤斑等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臂伸展位止血法 静脉采血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不同方法在牙体牙髓病中C形根管充填治疗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从2018年1月开始,到2021年1月完成病例采集工作,收录94例牙体牙髓病病人,根据予以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区别,予以分别对比,每组病人数量均为47名。研究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对照组采用iRoot SP冷测。最后收集并分析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术后疼痛感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iRoot SP冷测法 C形根管充填 牙体牙髓病
  • 简介: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40只6周雌性SD大鼠,在七氟烷麻醉下于胫骨注入MRMT-1(1×104/L)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运用放射线和HE染色法来判断骨癌形成与否。注入MRMT-1后第3天,将PE-10导管置入蛛网膜下隙,用于鞘内注射0.9%氯化钠或帕瑞昔布钠。第10天,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五组,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0.1、0.3、1.0和3.0g/L组,每组8只。通过vonFrey纤维细丝测定大鼠机械缩爪阈值,观察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结果放射线、病理学以及行为学结果共同表明注入MRMT-1肿瘤细胞后100%成功建立骨癌痛模型。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0.1、0.3、1.0和3.0g/L组的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分别为(13.89±4.17)%、(7.54±3.91)%、(57.47±11.47)%、(85.72±9.42)%和(100.00±0.00)%,与对照组相比,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机械缩爪阈值(P〈0.05)。结论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有效抑制大鼠骨癌痛。

  • 标签: 骨癌痛 帕瑞昔布钠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老年慢病患者输液护理服务模型创建对输液安全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院内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100名老年慢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服务模型,对比护理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总满意度为96.00%,超过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出现液体外渗、皮肤瘀斑青紫的概率较低,为4.00%,对照组为18.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见,在输液护理服务中以患者为导向创建服务模型的方式应用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老年慢病 输液护理 服务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名常规教学,观察组30名解剖教学中应用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回顾分析两组学生的解剖教学效果。结果:评价不同学生的理论解剖知识、阅片能力、外科基础知识、技能考核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评价学生对教学满意率以及感兴趣程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剖教学中应用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能够提高解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满意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数字化人体图像 三维模型 解剖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L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PEST模型剖析医院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机会和威胁分析中,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对应发展战略。

  • 标签: []  SWOT  PEST  医院战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ano模型在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月01日—12月31日我院住院患者292名,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了解护理服务需求指标的Kano属性,根据Kano模型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明确改进关键点。结果:住院患者服务需求的4个维度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医疗环境以及护理技术,必备属性2个,期望属性1个,魅力属性1个,对满意度的关键点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意度情况。结论:应用Kano模型对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保障必备属性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魅力属性项目内容,明确薄弱服务项目,针对性进行关键点改进,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

  • 标签: Kano模型 住院患者 护理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教育理念和重要举措,强调在专业课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十分重要。各门课程都应守好一门课,种好责任田,使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基于BOPPPS原理,将课堂教学分为6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约15分钟,也可以根据知识点对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研究对象为院内髋关节置换患者,共计80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模式、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开展两组护理工作,将两组护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将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系统中处理得出结果P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延续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患者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抽签分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 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风险管理、心率管理、血压管理、低体温控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低体温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 手术室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