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肢体局部在受到创伤后气血运行受阻,形成瘀血、水肿。瘀血可以用活血类消除,而水肿时常难以消退。水肿会影响肢体功能的康复,以补气、温阳、活血、行气、祛风的原则为理论指导能较快的将水肿退去,局部不适感觉消失,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病人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 标签: 创伤后水肿 五原则 水肿消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全县范围内对岁以下儿童腹泻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掌握了腹泻发病的八个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八项具体防治措施,降低了发病率,保护了儿童身心健康。

  • 标签: 儿童 腹泻 发病 因素
  • 简介:10月14日是世界肺功能日。专家建议,5类人群应该定期检查肺功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肺功能 定期检查
  • 简介: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心爱的女人能幸福满足,尤其在性方面,她能否满足往往被认为是男人“行不行”的标志。那如何知道女人是否获得了性满足呢?美国《男性健康》杂志对3289名女性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女性性满足的5种普遍表现。

  • 标签: 人性 男性健康 女人 男人 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医中药补阳还汤治疗眩晕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运用补阳还汤治疗患者110例,采取回顾和跟踪的方式对患者用药治疗后进行调查、分析及病情转归进行整理研究。结果从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用补阳还汤加减治疗眩晕患者110例,有效率达93%,治愈率达9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通过临床上的观察,本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并且安全无副作用。

  • 标签: 眩晕症 补阳还五汤治验
  • 简介:科学家通过对多种蔬菜营养成分的分析,发现蔬菜的营养价值与蔬菜的颜色密切相关。颜色深的营养价值高,颜色浅的营养价值低,其排列顺序是“绿色的蔬菜-黄色、红色蔬菜-无色蔬菜”。

  • 标签: 蔬菜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科学家 颜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医认为“神安则眠”。枸杞是常用的安神中药材,近年,临床上新增中药材味子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枸杞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痿贵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 标签: 枸杞 失眠 神经衰弱 肝肾亏虚 头晕目眩 腰膝酸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补阳还汤临床运用对机体的效果。方法直接采用补阳还汤运用治疗脑血管病、中风、高血压性肢麻、跛行、颅脑外伤后遗症的病患。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脑血管病总有效率为96.8%;中风总有效率94.5%,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7%,气虚血瘀型中风总有效率为98%,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4.4%,中风后遗症总有效率为86.7%,中风偏瘫总有效率为93.5%;高血压性肢麻、跛行总有效率96.7%;颅脑外伤后遗症总有效率为97.2%。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补阳还汤加味治疗脑血管病、中风、高血压性肢麻、跛行,颅脑外伤后遗症病患均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临床运用
  • 简介:你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女人吗?如果是,你的性爱质量应该不错!美国性学专家研究发现,热衷有氧运动的女人中,83%的人一周至少能享受三次美妙的性爱;与运动方案开始施行前比较,40%的女人在锻炼后明显增强了对做爱的渴望,31%的女人做爱频率更为频繁,而20%的女人感到性欲高潮更容易到顶点。

  • 标签: 性能力 性学 妇科疾病 肌肉力量 血液循环 泳姿
  • 简介:摘要眩晕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可为为气血亏虚型、肝阳上亢型、肾精不足型、痰湿中阻型,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发病季节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补益气血、平肝潜阳、益肾填精、祛痰燥湿、健脾和胃治疗,根据症型给予相应的药物。而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苓散治疗眩晕有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典型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浅谈笔者运用苓散治疗眩晕病的临床体会。

  • 标签: 五苓散 眩晕 临床体会
  • 作者: 赵青马光怀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东阳市中医院浙江东阳322100)【中图分类号】R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23-011古人对食疗的重视民以食为天,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饮食保健,主张药疗不如食疗。《素间·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用大枣、生姜、紫苏、乌梅、赤小豆、薏苡仁、山药等“药食同源”之品治疗外感杂病,可见其对食疗的重视。药王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其所著《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有云:“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又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足见其对食疗的重视。宋代《圣济总录》专设“食治”门,介绍各种疾病的食疗方法。《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饮膳正要》《随息居饮食谱》等著作的出现,充分体现了食疗的重要性。2四气五味理论2.1所谓四气就是四性,即寒、凉、温和热性(连同不寒不热的平性,亦有人称五性)。中医认为,能治热证的药物大多性寒或凉;能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性温或热。因此,热性、温性食物,适宜寒证或阳气不足的人;寒性、凉性食物,适宜热证或阳气旺盛的人。即前者忌吃寒凉性食品,后者忌吃温热性食物。凡寒凉性的食品,如绿豆、芹菜、马兰头、枸杞子、柿子、梨、香蕉、冬瓜、丝瓜、西瓜、鸭肉、螺蛳等,都具有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解暑、止渴的作用,阳气旺盛、内火偏重的人比较适宜;羊肉、狗肉、辣椒、生姜、茴香、砂仁、肉桂、红参、白酒等热性或温性食物,都具有温中、补阳、散寒、暖胃等功效,阳虚怕冷、虚寒的人比较适用,而热病及阴虚火旺的人忌食。食性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其道也。”即寒凉季节要少吃寒凉性食品,炎热季节要少吃温热性食物,饮食宜忌要随四季气温而变化。食性犹如药性,饮食要根据食性,结合身体状况、疾病性质、四时气温变化而灵活掌握,合理选择,科学搭配。2.2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辛味宜散,能行气,通血脉。研究发现辛味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提高淀粉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立夏之日起至立秋之日止,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蓬勃。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为适应夏季炎热的气候,人的皮肤毛孔张开,汗液排出。而出汗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津液受伤,出现口渴、唇干、口燥、多饮等;而且出汗过多,不仅伤阴耗气,且毛孔开放,易使机体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的侵袭;

  • 标签: 五味子 出汗过多 新陈代谢 风寒湿热 炎热 气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据经文“脏六腑皆令人咳”及“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说明脏功能失调可导致咳嗽,但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发生的关键,因此可从调治脏入手治疗咳嗽。脏间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脏咳各具特点,遣方用药各不相同。

  • 标签: 浅析咳嗽 五脏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