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创新为改善的EOR新技术应用开辟了道路。在这些最新的技术革新中,有油藏描述新方法、改进的井下工具、应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工程的新型化学剂。这些仅仅是地质家和工程师们为更好地进行油藏描述和应用改进的EOR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所使用的一部分先进技术。美国能源部(USDOE)已经支持了很多这类技术的开发。本文重点阐述了美国能源部所属的重点试验室和油田在蒸汽驱、微生物技术、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驱和二氧化碳增粘剂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情况。同时还讨论了在EOR中使用微井眼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在蒸汽驱技术方面的新进展表现在为更好地弄清流体和受热流动条件而进行的机理研究。微生物技术研究讨论了使用微生物残骸来选择性地堵塞孔隙,提高原油采收率。ASP驱技术总结了室内和现场浅层应用情况。还讨论了试验室筛选二氧化碳增粘剂技术。微井眼技术——即井筒直径小于21/4英寸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次讨论的内容包括开发应用工具,开拓市场,微井眼中所用化学剂的运移预测等难题。

  • 标签: 美国能源部 应用技术 三次采油 提高原油采收率 提高采收率技术 微井眼技术
  • 简介:印度-亚洲新闻服务网(Indo-AsianNewsService)报油天然气公司(OilandNaturalGasCorporation,ONGC)道,印度国有石即将在该国东北部地区的特里普拉省(Tripura)展开大规模油气开采活动,该地区已探明的天然气储藏量高达400×10^8立方米。

  • 标签: 东北部地区 采油气 石油公司 印度 天然气公司 开采活动
  • 简介:2004年1~7月份,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尤格尔地区开采凝析油141.7×10^6吨和144×10^8立方米天然气,比2003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0.4%和6.6%。

  • 标签: 石油公司 俄罗斯 采油量 2004年 2003年 7月份
  • 简介:2004年1~7月份,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尤格尔地区开采凝析油141.7×10^6吨和144×10^8立方米天然气,比2003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0.4%和6.6%。

  • 标签: 石油公司 俄罗斯 采油量 天然气 凝析油
  • 简介:以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方法为基础,结合Aspenplus对考虑积碳情形下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对CO2/CH4比(0.5~3)、反应温度(573~1473K)和压力(1~25个大气压)对平衡转化率、产物组分和积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费托合成中生产合成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高于1173K、CO2/CH4比为1,此时2摩尔的反应物可以生成约4摩尔的合成气(H2/CO=1),且仅生成极少量的碳,可以忽略不计。尽管高于973K的温度可以抑制积碳形成,但此时生成水的量也增加了,当CO2/CH4比较高(2或3)时更是如此。生成的水量增多可能是由RWGS反应引起的,CO摩尔数增加、H2摩尔数减少以及CO2转化率逐渐增大就是最好的证据。为了找到甲烷CO2重整的真实情况与热力学平衡状态间的区别,本文将模拟的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分布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要使乙烯、乙烷、甲醇和二甲醚的产率达到较高的水平,就必须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有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刑。受甲烷分解和CO歧化反应的影响,较高的压力减轻了温度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增加了积碳量,并减少了CO和H2产率。对利用等量CH4和CO2进行的甲烷加氧二氧化碳重整的分析结果表明,要想使反应物转化率和合成气产率都在90%以上,需要的操作温度和进料比分别为1073K和CO2:CH4:O2=1:1:0.1。H2/CO比值始终保持为1,同时产水产率最大限低地减少且不会形成积碳。

  • 标签: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热力学分析 积碳 CO2转化率 平衡转化率 H2/CO
  • 简介:底水锥进是导致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双层完井排水采油技术可以解放油层生产潜力。基于其原理并结合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3油藏的储集层参数,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理想单井模型下有效排水采油油层厚度下限,研究结果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5表3参3

  • 标签: 薄层底水油藏 双层完井 排水采油 油厚比
  • 简介:进行多年的室内研究表明,注较低矿化度水(约低于5000ppm)能够提高采收率。虽然采油机理还不确定,但是看来似乎与在碱驱中发现的机理相似。最近矿场试验的成功使人们对低矿化度水驱EOR的油田规模应用进行了认真的评价。

  • 标签: 低矿化度 采油机理 EOR 阿拉斯加 水驱 北坡
  • 简介:利用时延地震时差预测剩余油是一项崭新的尝试.本文以Sh56区块为例,在时延地震时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时延地震时差与剩余油饱和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其相关性,综合解释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拓展了时延地震的实用性.

  • 标签: 剩余油分布 时延地震 属性差异 动态指标 Sh56区块
  • 简介:本文描述了微生物技术的室内试验结果和用吞吐方法处理的5口油井的采油动态。该项目是于2000年7月在Bokor油田实施的先导性试验项目之后的第二个微生物增产项目。

  • 标签: 微生物技术 采油量 油田 沙捞越 评价 试验项目
  • 简介:1987年在普鲁德霍湾油田实施了大规模混相WAG项目。由于井网开采程度较高并且EOR效果减小,原来的井网不再吸收混相注入剂(MI)。现在通过用水平侧钻井将Ⅻ注入现有常规WAG井网(这些井网含有大量剩余油)内的不同位置,使普鲁德霍湾油田水驱地区重力控制的东部(集油站)2(FS2)EOR项目恢复活力。

  • 标签: EOR项目 普鲁德霍湾 开采程度 WAG 井网 采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