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把"现代化"主要看做一个有特定内涵的全球历史大变革进程,看做一个并不具备终极目标价值而且道路模式选择多样的历史范畴,从而使之成为史学研究的对象.它和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现代化论有原则上的不同,也不同于建立在"五种生产方式序列"基础上的"革命范式".东、西方两种对立的单线演进历史模式,在史学方法论上都有绝对主义和排他性色彩.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则是开放的、包容的、多面向的.现代化范式的出现打破了史学长期由单一范式支配的局面.史学范式的多样化,是中国史学繁荣之道.

  • 标签: 一元多线论 现代化 现代化范式 史学范式
  • 简介:由于明代制度设计导致的理想与现实双重失意,根植于皇权社会儒学普范性共识,晚明儒生重构道统论,开始新一轮儒学革新浪潮,但也导致儒生集团分裂及与皇权关系更加紧张。清初孙奇逢率先通过重构道统论来重建儒学体系,费密则通过对孙奇逢道统的展开与重构,建构其"中实之道",走向"王道政治"和汉唐儒学,体现了清初儒生建设新社会和重构儒学体系的一种蓝图。由于书生论政,外王方面,费密虽把道统论建构转化为"王道政治"构想,但除鼓励儒生更加积极、全面向专制权力靠拢外,了无新意,内圣方面,虽转化为对汉唐儒学的重视却又不从事具体考据学的开拓,所以隐而不彰。宏观来看,清学也正是在皇权社会儒学普范性共识基础上,在清朝不断汉化的制度设计中,通过各立道统的方式,各学派由此展开。

  • 标签: 孙奇逢 费密 道统论 皇权社会 儒学普范性共识 制度设计
  • 简介:基础教育实行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大量的实践表明,当一类教育已经或即将进入普及阶段后,要加快普及进程,必须实行均衡发展方略。可以说,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推动基础教育实现普及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略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我国自1985年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到2000年,

  • 标签: 教育均衡发展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天祝藏族自治县 甘肃省 调查 教育改革与发展
  • 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法双方达成了800万两白银的赔偿协议,并明确规定其中100万两用于赔偿遭受损失的法国商人、受法国保护者以及传教士,剩余700万两纳入军费。本文从法国外交部档案馆所藏相关史料出发,考察法国对这100万两战争赔款进行分配的方案和进程。

  • 标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赔款 法国 外交部档案
  • 简介: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一书中,作者对于建国初期的一系列思想政治运动十分关注,用了较多的篇幅对这一专题作了详尽的论述。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之所以把这些思想政治运动作为他们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一个重点,主要是因为这些运动提供了说明执政的共产党与知识分子阶层之间关系的背景材料。也就是说,作者是围绕党的干部与知识分子阶层的关系来研究这些思想政治运动的。作者的这一研究思路,有一定的道理。

  • 标签: 知识分子阶层 国史 干部 执政 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