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在普拉东诺夫的艺术世界中,包含有大量以“欲望批判”或“自然礼赞”为指向的生态“微情节”和从属主题,不仅反映了作家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思考和求索,而且还折射出其以探寻人与自然的双主体存在意义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思想,同时也赋予作品一定的生态文学内涵和色彩。本文通过分析作家代表性小说著作中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情节与主题,揭示出其哲学追求和艺术思维的特异性及突出点。

  • 标签: 普拉东诺夫 生态思想 生态文学 欲望批判 自然礼赞
  • 简介:《远离埃尔斯米尔之地》是加拿大作家艾丽莎·范·赫克的一部地理小说,这是她自创的一种小说体裁。该文本不仅是地图绘制和小说写作的结合,而且是“一部女性地理小说”。此外,小说还将《安娜·卡列尼娜》纳入叙事,并对之进行重新解读。本文利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了《远离埃尔斯米尔之地》中的互文性和对话性,探讨其中体现出来的颠覆性特征:对男性话语主宰的文本写作的颠覆。对加拿大北方传统叙事的颠覆。同时,本文指出了小说中的建构性策略,即女性与自然的结合,从而为女性探索新的疆界和空间,建立不带偏见的女性表征提出了可行之路。

  • 标签: 《远离埃尔斯米尔之地》 《安娜·卡列尼娜》 互文性 对话 女性空间
  • 简介:新型宗教活动在各地的普遍出现是带有全球化性质的现代现象。在俄罗斯,苏联体系崩溃之后.旋即出现了新型宗教,以适时地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深刻变化。本文以西伯利亚不同地区收集的田野资料为基础,分析1990年代普遍存在的新型宗教活动的特点。“新时代”宗教对生态问题给予特别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被认为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西伯利亚农村作家的创作是西伯利亚新型宗教出现的思想前提。作为社会乌托邦的现代形式,新型宗教活动回应了社会需求,为解决一系列道德与生态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新型宗教活动 西伯利亚地区 生态问题
  • 简介:俄罗斯宇宙论既被视为俄罗斯文化的“黄金资源”和20世纪末俄罗斯理念的基础,也是当今俄罗斯生态世界观的重要思想根源。它是全球性历史转变的现象,也是俄罗斯理性在思考未来时的独特突破,其潜能在于从历史的危机中制定整个人类和俄罗斯未来出路的方案。俄罗斯宇宙论和生态世界观具有两个重要使命:理解人在整个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中的位置;寻找“人类在21世纪生存的绝对律令”的答案的精神道德和科学理论基础。作为俄罗斯文化的产物和俄罗斯文明的精神反映,它们呈现出两个共同特征:责任意识与超越精神。

  • 标签: 俄罗斯宇宙论 生态世界观 智慧圈 俄罗斯理念
  • 简介:在解冻语境下,西方概念主义思想传至苏联地下艺术圈,催生出了莫斯科概念主义流派,后者在发展出独具俄苏文化特色的美学内涵的同时,还提出了针对苏联文化中的乌托邦神话的解构策略。笔者通过梳理该流派的形成过程,总结其文化意义,旨在将其定位为一种针对乌托邦神话的解构艺术。

  • 标签: 莫斯科概念主义 解冻 解构 乌托邦神话
  • 简介:苏联解体后俄国民众的文学观念发生了怎样变化?当下俄国大学和中学如何面对本土的文学史?在普通居民阅读中(俄国是世界上最热爱阅读文学的国度之一)哪些作家属于经典?这种阅读对支撑当代俄国社会转型有怎样的积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是国际社会和中国人颇为关注的。然而,局限于当代俄国学者所编撰的《俄国文学史》教科书是找不到答案的。因为这次文学史变动、文学观念变迁、审美革命等远不是学术界同仁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一个宏大语境下发生的社会性行动:20-21世纪之交因为疆域变动、民族国家重构、政治制度重建等原因,俄国这种社会性巨变导致文化也随之发生转型,而且当代俄国文化转型具体语境是相

  • 标签: 民族主义 俄罗斯 本土文学史 审美导向 审美价值 文学研究
  • 简介:在本尼特眼中,俄国形式主义建构了一种科学美学,通过对科学美学的批判,本尼特完成了对俄国形式主义批判的文化研究和意识形态维度的介入。本尼特通过文化研究的立场强调了文本符号的文化生成性,他反对和批判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并非绝对纯粹性的自我体系,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化组织的表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文学一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现实、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表征。

  • 标签: 本尼特 俄国形式主义 科学美学 意识形态批判
  • 简介:俄国文学在《伊戈尔远征记》的辉煌之后蛰伏了500年,从彼得一世起开始对西欧文学进行模仿和追赶,到了普希金时代开始表现出独立的意识,到了30年代完成了自立的蜕变,其标志就是普希金与司汤达在相近的时间各自独立地完成了本国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探索并创作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 标签: 俄国文学 普希金 现实主义 自立
  • 简介:列维坦是公认的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风景画大师。作为能引起人们“诗意情绪”的画家,大自然在画家的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宽广的河流、姿态万千的树林、瞬息万变的天空、静穆的教堂和墓地——典型的俄罗斯自然景色给画家带来无穷的艺术灵感。在一幅幅风景画里,列维坦不仅把俄罗斯大自然描绘得出神入化,而且在其中注入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体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自然观。

  • 标签: 列维坦 风景画 生态观
  • 简介:曾思艺教授等著《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与创作》是一部融思想内涵与审美意蕴于一体的佳作。它结合多种批评方法全面梳理了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理论,并对唯美主义诗歌创作进行了回归艺术本体的分析解读,兼顾了文学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实现了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结合。同时,该著还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探究了俄国唯美主义的文学关系,论述了其继承发展与影响接受。该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的著作,对完善俄国文学发展史、文艺理论史和美学发展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曾思艺 《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 理论与创作》 唯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