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张若虚是唐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并非职业诗人。在《全唐诗》里他的诗仅存两篇,《春江花月夜》一篇,就确定了他在唐诗史上很高的文学地位,该篇被称为"孤篇盖全唐"。《春江花月夜》,因其淡雅清丽的绘画,余音绕梁的音乐,清幽邈远的意境,诗话时空的哲理,千百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咏叹、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诗篇由情入境,最后以景结情,写春江花月夜美景,写宇宙人生之哲理,写普通人世间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汇成了一种情、境、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编织了一幅完美的画卷。

  • 标签: 《春江花月夜》 诗情 意境 优美
  • 简介:诗歌具有同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性,它在语言外在形式上体现为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在内质上体现为诗人情感的起伏与心灵的律动。"九叶"诗人陈敬容注重诗歌的韵律、节奏等外在形式,更关注诗歌的内在音乐性,其诗依情感之需要,发生或长或短、或疏或密、或整齐或参差的变化,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标签: 陈敬容 诗歌 音乐性 节奏 自由诗
  • 简介:为了庆祝中法文化之春活动开设5年,法国将在华举办近200场活动(舞蹈、戏剧、音乐、电影、展览),并在27个大中城市巡演。这次盛会几乎涵盖了所有文化艺术领域,最负盛名的法国艺术家和最有才华的中国艺术创造者将联袂谱写这首春之序曲。

  • 标签: 法文化 大中城市 文化艺术 中国艺术 创造者 艺术家
  • 简介:<正>从新闻史的角度看,首先将中国红军的信息透露给西方世界的并不是斯诺。但第一个将红军、红区、中国共产党的内幕忠实而深入地向西方世界传播的是斯诺,写出堪称中国革命史诗的《西行漫记》是斯诺。斯诺这部书以确凿的事实、朴实的笔墨、精彩的故事吸引了西方世界。它改变了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动员了如白求恩这样一批知识分子卷入了中国革命,带动了贝特兰、尼姆·威尔斯、贝尔登、白修德、爱泼斯坦等许多西

  • 标签: 中国革命史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 宋庆龄 二十世纪
  • 简介:鲁迅在作品《野草》中,多处运用丰富的色彩搭配意象来表达独特的生命情怀和人生感受,在《好的故事》中,鲁迅以和谐的色彩配合营造了神往中的美的意境,而在《死火》中则以冲突性的对比色彩形成奇诡的异景来表达痛苦、激越的现实生命感受,对比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色彩搭配意象,能更真切地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哲学。

  • 标签: 《野草》 色彩搭配 意象
  • 简介:隐喻绝非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意昧着人对自己存在的诗性发现,既是人对世界加以符号化的过程,又是人超越自然、超越自身的精神努力。可是,19世纪末踏入诗坛的康斯坦丁诺斯·卡瓦菲斯却自觉走上了一条放弃修辞隐喻和语法隐喻的书写道路。这位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蒂斯认为堪与艾略特“并驾齐驱”的希腊现代诗人在诗中基本不使用隐喻和意象,而是遵循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自觉地挖掘词与句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的原生态,也很少使用形容词和感叹词,力求回到语言的原初意义上从事创作。诗人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实际根源于他本身浓厚的抒情气质,他这种有意识的压抑令情感在反弹中产生了更大的能量,从而获得了理性与激情相互交融、相互提升的美学效果。

  • 标签: 卡瓦菲斯 历史诗人 诗歌的叙事性
  • 简介:2017年是韩愈研究会成立廿五年,也是我会理事的换届会。第一次研究会在孟县举办,同时成立了“韩愈研究会”。这次会最令人难忘的:一是在省委的支持下,由省委宣传部报请中宣部,中宣部专文批示,并让文化部发文,批准由《文学遗产》、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河南大学等联合举办,河南孟县承办;

  • 标签: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卞孝萱 纪念 逝世 《文学遗产》 对外文化交流
  • 简介:2009年是“世界经济看中国”的重要年份,中国经济以其稳健、积极的形象登上世界舞台。在8月9日这个融财经、人文与时尚交汇起舞的夜晚.300多位商界精英和名流们欢聚一堂,共谱中国商业文明进程新乐章。

  • 标签: BOSS 财经 上海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文明进程
  • 简介:一代宗师范存忠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个春秋了。抚昔思今,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十年了,先生的大作《英国文学史提纲》和《英国史提要》备受读者青睐,历久不衰。十年了,先生的遗著《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曾获国家社科成果一等奖,海

  • 标签: 翻译理论 翻译工作 《天演论》 马建忠 英语 翻译的原则
  • 简介: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从1911年秋天武昌城头震惊世界的一声枪响,到今天中国大地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图景,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巨变,蕴含丰富的历史启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标明了走向未来的前进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回顾百年波澜壮阔历程,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和崇高精神,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深刻阐述辛亥革命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意义,深情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必将极大地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 标签: 辛亥革命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纪念 奋斗 历史启示
  • 简介:在60-80年代的三十年间,他是多么重要而又有影响,每年每天都响彻着他的声音,人们争论着他的作品,可是当今,在政客、市场和反文化的时代,他似乎被疏远和遗忘了,不为今天的作家和读者所熟悉!应从哪些方面来勾勒一下他的情形呢?他曾是多民族苏联文学的骄傲,是国际主义和各民族友谊造就而成的:一个吉尔吉斯人,能用俄语写作而且其作品能在世界上如此大量发行,以至使他成为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成为整个星球的作家……现在如何给他定位呢?定在什么文学史上?对

  • 标签: 文学评论 俄罗斯 艾特玛托夫 文学创作 创作视角
  • 简介:半个世纪前过世的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所留给后世的遗产不仅是那些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版权已为世人共有的戏剧作品,而且更是在这些作品中和作品外所体现的奥尼尔精神.奥尼尔自觉地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汲取思想和艺术创作的养分,他的剧作又在大半个世纪中对我国的戏剧文学、戏剧艺术、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奥尼尔无形中成了促进中美文化深层次交流和融汇的杰出使者.

  • 标签: 奥尼尔 戏剧 中美文化交流
  • 简介:今年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诞辰一百年.这位作家是"精神战胜肉体的光辉榜样",值得纪念.二十世纪,他的小说风靡全球,是一部曾经对苏联和世界各国的读者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品.二十一世纪,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形象继续保持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他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超越时空,永远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支柱.因此,这部小说仍然有自己的读者,有研究的价值.

  • 标签: 俄罗斯 作家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诞辰一百周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
  • 简介:<正>1991年6月20日,由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中苏比较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苏联汉学奠基人阿列克谢耶夫(1881—1951)院士诞辰110年纪念会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译协、中国作协、人

  • 标签: 东方文化 周年纪念 语言文学 阿列克谢耶夫 比较文学研究 奠基人
  • 简介:<正>古往今来,在众星争辉的诗的星空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少数星斗闪射出耀眼的光芒,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伟大诗人莱蒙托夫,就是这样一颗放着异彩的诗歌巨星。莱蒙托夫(1814—1841)只活了二十七岁,生前始终是个青年诗人,但他是不朽的,他比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活得更久长,他死后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上知道他名字的人越来越多。莱蒙托夫的诗歌天才,由于他过早地离开人世而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成为一曲没有唱完的歌,但他身后所留下的文学遗产,就足以显示它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了。沙皇尼古拉一世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枪声,惊醒了包括莱蒙托夫在内的整整一代人,而作为这一代人的杰出代表的他,又被沙皇走卒致普希金于死命的枪声进一步唤

  • 标签: 抒情诗 诗人之死 四十年代 当代英雄 莱蒙托夫 思想深度
  • 简介:"80后"批评家明全以"跨界"与"在场"的方式,一方面有针对性与有选择性地开掘了在文坛活跃的"80后"批评家,另一方面另辟蹊径地勾勒出了正在崛起的一代批评家文学批评的图景。他在"80后"批评家的开掘与推介中,引入了文学史与批评史的维度,更进一步在"绝境突围"的判断中构造出了"80后"批评家群体"枪"与"玫瑰"并置的主要特征,其中隐含的方法论意义,更加值得关注与重视。

  • 标签: 周明全 “80后” 文学批评
  • 简介:2016年10月29—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纪念亨利·詹姆斯逝世一百年专题研讨会“理解·亨利·詹姆斯”在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地二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唐纳德·斯通(DonaldStone)教授(他也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研究中心的荣誉教授)、美国克瑞顿大学(CreightonUni—versity)的格雷格·扎卡赖亚斯(GregZacharias)教授(他也是美国亨利·詹姆斯协会的执行主席,

  • 标签: 专题研讨会 詹姆斯 亨利 学术讲座 逝世 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