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以国际化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股权结构下(合资和独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关键风险识别和测度,进而构建基于股权结构的跨国经营风险防范的治理机制,以期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及时规避风险以及实施更为有效的治理提供借鉴。

  • 标签: 跨国经营 股权结构 国际风险 治理机制
  • 简介: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和关键,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 标签: 法制政府 依法行政 县政府 法治政府 统一思想 行政作为
  • 简介:本文提出立足于创新是当前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从改变观念着手,更要在拓宽内容和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上不断创新。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 创新
  • 简介: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中国如何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做好2009年的经济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也格外举世瞩目。

  • 标签:
  • 简介:针对国有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模式选择多因素影响研究的缺乏,本文基于多家中国国有集团母子公司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在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与情景化特征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因素组合对管控模式选择的内在影响。结果表明:(1)母公司管控能力、子公司战略地位及子公司管理成熟度是影响中国国有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2)模式选择是母公司对管控重要性、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综合考量,体现为“价值一能力一需求”的多因素影响决策过程;(3)历史因素是关键因素形成与差异化分布的前因条件,而制度因素则对模式选择过程起着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并发展了国有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模式理论,能够为处于转型期、面临“子强母弱”等特殊问题的国有集团提供模式选择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 标签: 母子公司管控模式 国有集团 多关键因素 扎根理论
  • 简介:加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关键在于治理权力。历史唯物主义权力理论认为,权力的产生和运行状况受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辩证决定,权力既可以为恶也可以为善。治理权力不能只局限于权力之间的制约等治标之策,更应从决定权力产生与运行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治本,并发扬权力为人民服务的功能。标本兼治治理权力,才能有效保障人民主权、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权力理论 治理权力 密切联系群众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进行了全新的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深度开放的大幕徐徐展开。五年多来,在改革推进到“深水区”时,我们以“涉险滩”“啃硬骨头”的精神,“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 标签: 改革开放 最后一公里 对接 落地 顶层设计 党中央
  • 简介:一.开发治理荒漠化上地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意义中国现有的荒漠化地区,在公元10世纪前的秦汉唐时,曾是气候暖湿的农牧业区,当时西北地区的人口超过现代4倍。10世纪后由于气候日趋干燥和寒冷,土地才逐步退化为荒漠。在气候变异后,尽管多数人口南迁,但仍留在西北荒漠的居民为了生存,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建起了以节水灌溉为主的抗逆性农牧业并经营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及迅速增长的人口压力,中国对荒漠化地区的开发治理也相应加强。今天中国的荒漠化地区居住了互.7亿多人口,分布着中国20%的耕地和85%的草原,也是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产地和储藏区。从今后20-30年中国工业化和城

  • 标签: 荒漠化地区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开发治理 荒漠化治理 执委会 荒漠化土地
  • 简介:2月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日内瓦表示,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去年显著增长,增幅达56.2%,创全球最高,目前已跃居世界第四大国际专利申请国。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的大幅上升,表明中国经济正在沿着创新的道路前进。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对中国创新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有些外国媒体甚至称中国将成为未来创新的领头羊。

  • 标签: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国际专利申请 新中国 创新 能力体系 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