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成文法的法律传统之下,民法典常常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表达了一个民族对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基本立场,我国正在编纂的民法典也不例外。2017年3月15日审议通过,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编纂的开篇之作,该法就如何看待人,如何看待家,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国家,如何看待自然,表明了立场和态度,展现了其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为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民法总则 社会 国家 自然
  • 简介:由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未真正确立,加之受传统核心刑法以处罚实害犯为中心的思想影响,我国现行刑法在总则中对危险犯的设置与认定缺乏明确、合理的规定,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在刑法的立场上,应当将犯罪结果(客观危害)明确化为实际损害与危险,并以这样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犯罪成立的基础,实现犯罪的客观化与实质化,从而奠定刑法的客观主义基本立场;在刑法模式上,我国刑法总则应当实现刑法模式的转型,将核心刑法发展为以实害犯与危险犯并列的二元刑法;在刑法具体理论上,应当分别对犯罪的概念、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犯罪中止等概念与理论进行修改与调整;在刑法修辞学上,应当剔除“损害”、“危害”这样含义模糊不清、立场不明确的词语,应当替换为含义清楚、立场明确、操作性强的修辞。

  • 标签: 刑法总则 刑法客观主义 刑法模式 危险犯
  • 简介: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标志着民法典总则的形成。从1986年的民法通则到如今的民法总则,一字之变,背后却是立法理念、精神的变化和制度的创新发展。民法总则有哪些新亮点?笔者采访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泽林、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

  • 标签: 民法总则 民法通则 法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何新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民法总则》第126条作为"民事权利"一章的兜底性条款规定"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受本条保护,大部分学者认为这里的"权利和利益"都必须由"法律规定"才能获得保护。但是从权利概念的本质上来看,我国通说法力说认为权利乃是法律赋予强制力的利益,也就是说强调利益必须由法律做出规定的解释模式会产生对第126条中的利益在实质上是一种"权利"的困境,从而使第126条的兜底性范围大大限缩。所以,正确的解释模式应当将"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并列理解,在回归权利的法力说本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益的补充性作用。

  • 标签: 权利 利益 法律规定 法力说
  • 简介:近年来,对于侮辱诋毁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鮮.在此背景下,新通过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对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保护.但该条文引发了很多争议,最主要表现为该条款是否与民法平等原则和公民言论自由相冲突.因而,有必要对该条款做进一步的探讨,以促进该条款的完善.

  • 标签: 英雄烈士 人格利益 平等原则 言论自由
  • 简介:据人民网6月27日报道,在6月27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民法总则草案被提交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分11章,包括基本原则、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期间的计算、附则,共186条。换言之,几乎所有在民事商事领域进行的行为,都要接受这部总则内容的规范。

  • 标签: 媒体搜索 人民网 非法人组织 民事法律行为 遗产继承 除斥期间
  • 简介: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写入将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中。

  •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资源 民法总则 建设生态文明 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
  • 简介: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的诞生,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民法总则》把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一部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当代中国的"民事权利宣言"。一、《民法总则》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法安天下,以德润人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标签: 法安 德润 民事主体地位 网络虚拟财产 民事活动 公序良俗
  • 简介:11月9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了民法总则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建成主持座谈会并讲话。于建成副主任指出,民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编纂民法典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

  • 标签: 征求意见座谈会 省人大常委会 民法总则 草案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