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以全球视角重读对外关系史已成为当下学界潮流。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应该在此基础上重新解释17—18世纪作为区域体系领袖的中国,尤其是自我定位和总体外交关系的构想。中国当时领导的朝贡体系,存续关键在于经济支持和文化认同,比较17—18世纪朝贡体系与其他区域国际体系,从"东亚—周边—全球"三个层次可以说明全球化早期大国对外关系的共性与特性。通过比较分析明清易代时的朝贡体系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两者势力的消长,可以发现,两大体系几乎同时存在,关联十分密切:很早就开始正面的竞争和较量,最终朝贡体系并非输在落后,而是维持成本拖垮了清廷财政。此外,由于耶稣会士往来于东西之间,两种国际体系也始终存在着直接互鉴,这同时影响了东西方大国国内政治的发展。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史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区域国际体系
  • 简介: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亦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经济全球化为世界格局多极化提供物质基础,并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也会对世界格局多极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世界格局多极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和影响。世界格局的演变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结果的一种反映并对其进程产生影响,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利于并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性,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全面把握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并采取可行的应对策略。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世界格局多极化 互动关系
  • 简介:告别传统帝国之后,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主要靠两大动力机制:一是革命,二足改革。前者在于制度的更替,以建屯新社会、新国家;后者在于制度的修正,以创造新动力、新发展。今天看来,不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成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社会发展 自我革新 新民主主义革命 能力 新社会
  • 简介:中印两国关系是中国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中印两国自建交以来,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了友好关系,也经受了暂时的冲突和一度的挫折,并在关系恢复中走向成熟.时至今日,中印两国关系又有着新的发展合作的空间与领域更加广阔,在边界问题上双方已进行了三轮会晤,以期达成基本满意的方案.印度新政府继续推动中印两国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地发展,两国关系进入成熟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 标签: 两国关系 新阶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友好关系 建交 边界问题
  • 简介:邓小平借助系统思维方法,深刻地论述了发展、改革、稳定之间的关系.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改革、稳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双向作用关系,而且存在着交叉作用关系;同时,发展、改革、稳定系统的内在关系是经常变化的,每一要素作为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也是变动不定的,必须把该系统当作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来对待,才能把握三者的真实关系.

  • 标签: 邓小平 系统论 发展 改革 稳定 关系
  • 简介:<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迄今已经50年了。这场战争进行的过程以及基本结局,对战后的世界事务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历史性影响。战后世界50年以来的发展,不但同这场战争的发生和结束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至今还笼罩在这场战争胜利的伟大光辉之下。即使在战争中,一些思想家已敏锐地指出,自从东罗马帝国崩溃以来1500年的世界历史中,尚找不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可以同二战的反法西斯胜利相提并论。美

  • 标签: 战后国际关系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意识形态 联合国 核武器 后国际体系
  • 简介:2019年1月1日,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纪念日。4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美关系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不仅受世界格局的影响,同时也形塑着世界格局。当前,两国均处于新的结构性调整期,中美关系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那么,中美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两国关系如何影响着世界格局?怎样看待当前美国这场规模空前的对华战略反思与调整?在中美贸易摩擦急剧升级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中美之争的实质该如何界定?经历了40年曲折发展的中美关系将走向何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美关系领域知名专家、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前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三卷本《中美关系史》作者陶文钊,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 标签: 中美关系 世界格局 特朗普
  • 简介:当前,国际关系理论呈现出多元演进的态势。众多学者赞同以理论的综合应用来应对现实的挑战,对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有所忽视。国际关系理论的合成是有条件限制的,只有在维护理论一致性的同时又能完善解释力的理论合成才是成功的。因此,本文借助科学哲学的分析视角来探析国际关系理论合成的条件性,在历史与逻辑结合的基础上试图对此问题做出初步的解答。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科学哲学 合成 研究纲领 研究传统
  • 简介:<正>一、序言现代世界的特征之一就是国民国家的框架正面临着失去作为人们政治生活单位的自明性。因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如欧共体的实践显示的那样国民国家的相对化在不断发展,经常爆发的民族纠纷加深了“国民国家的空洞化”,以及像外国劳工大量涌入发达国家所表明的那样,把人的多种欲望限制在

  • 标签: 国民国家 普遍价值 诸问题 民族差异 差异性 现代世界
  • 简介:站在宪法以及行政法角度,宪法是行政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概括作用,宪法的法律效力最大,而行政法仅仅是宪法的一部分,属于子法,与宪法是从属关系。政府是执行行政法的主体,应该尽力帮助宪法实现行政化,发挥其监督职能。本文从宪法与行政的关系出发,针对生存权,分析了其保护问题。

  • 标签: 宪法 行政法 关系 生存权 保护
  • 简介:经过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磋商,中美在汇率问题方面达成了"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方承诺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一初步共识,随后,美方也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自此,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似乎回归平静。人民币汇率之争真的平息下去了吗?未来是否会再度成为中美争论的焦点?

  • 标签: 人民币汇率 中美 经贸关系 政治化 过度波动 汇率弹性
  • 简介: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4382条师生关系文章题录(1959~2014年)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的研究在1993年后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发表的期刊比较广泛,但以教育学类期刊和一般刊物为主;(3)研究考察各层次教育的师生关系,但以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为主;(4)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师生关系建构策略的探讨;(5)研究以理论或思辨方法为主,亟需实证性研究;(6)研究方式以独撰为主,缺乏合作研究;(7)研究大多缺乏课题资助;(8)以师范院校的研究者为主。

  • 标签: 师生关系 文献计量学 现状
  • 简介: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种种言论引发了外界对中美关系、特别是两国经贸合作前景的忧虑。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目前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利益,人们有理由相信,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未来中美关系仍然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 标签: 中美关系 特朗普 稳定 中美经贸关系 人民的根本利益 合作前景
  • 简介:21世纪的日中关系向着什么方向前进呢?又应当怎样去做呢?值此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能有机会以此重要课题向中国的朋友们讲述自己的见解,深致谢意。贵国的江主席曾于9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友好交流大会上,面对出席大会的13000多名日本各界人士发表了祝词。

  • 标签: 21世纪 中日关系 中国 外交关系 外交政策 国家主义
  • 简介:2008年11月13—14日,以“市场、社会、历史和人类的变化”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会议厅召开,来自法国、中国、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智利、巴西等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该研讨会由法国加布里埃·佩里基金会、法共理论刊物《思想》杂志以及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联合主办,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大会设立了学术支持委员会,由萨米尔·阿明、保尔·波卡拉等数十位知名左翼学者组成,在会议准备阶段负责确定大会议题,并从学术角度对大会发言进行筛选和把关。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市场 国家 社会 人类
  • 简介: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强烈地暗示我们,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其他亚洲国家为维持稳定的均势一定会动员自身资源并寻求相互间更紧密的合作。虽然已有证据显示,过去20年里这种制衡机制已在发挥作用,但直到最近这

  • 标签: 东亚大国关系 均势 美国 评估 失衡 国际关系理论
  • 简介:未成年人收容处遇与未成年人刑罚处遇的逐步分野归因于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进发展,并以此推动未成年人刑事处遇多元化格局的实证选择,但其社会防卫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刑法视角又无疑构筑了看似足以影响其内在品格的向度悖论关系,进而引发对其本体架构的适用现实阻却。由此,着眼于关系论的立场与方法,探寻这种向度悖论关系的时代情势变迁,自然成为调和与破解现实阻却的思绪指引。未成年人收容处遇也正是在这种向度悖论关系的调整与变迁之中清晰自己的发展路径。

  • 标签: 未成年人 收容处遇 现实阻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