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自由优先于平等,正义优先于效率,是罗尔斯新自由主义“正义论”的两个信条。他批评功利主义把人当作手段来看待:可能导致对某些基本权利的漠视乃至侵犯:不能避免利益分配的不公平。诺齐克提出“持有的正义”理论,以对抗罗尔斯“分配的正义”理论,从自由主义内部对罗尔斯“正义论”进行批评。表现了现代西方社会里中上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对立。麦金太尔则倡导社群主义,批评罗尔斯和诺齐克的自由主义正义理论都没有“应得”所必需的共同体概念。麦金太尔等思想家对西方现代社会所作的否定性批判,揭示了从启蒙运动以来,摈弃德性传统,追求全面功利化所造成的难以克服的道德困境。

  • 标签: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正义 理论评析
  • 简介:当前,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与影响日益深化,而中国化民主理论建构的进程也在逐步推进。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化民主理论的建构具有民主理念、国家结构和民主范式等层面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化民主理论的建构具有破坏传统道德体系,引起政治认知分裂与民主理念的混乱以及强化民主的"精英化"倾向等消极影响。因此,在民主理论的中国化建构背景下,必须辩证地看待新自由主义思潮,坚持中国化民主理论建构的科学性、方向性,加强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建设,构建合乎民族传统、体现时代与现实的民主理论。

  • 标签: 新自由主义 民主 建构
  • 简介: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观点,不是真正的、普遍适用的经济科学的观点,它们代表着的是不同国家统治阶级或同一国家统治阶级内不同集团的利益。因而,两种观点的争论背后,掩藏着不同集团利益间的斗争。了解这些争论和斗争,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正确制定外贸政策,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由贸易 贸易保护 利益
  • 简介: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试图构造一种纯粹“政治的”自由主义理论,但批评者们认为,民主政治的过程与议题本身却在其中却被排除了,这使得“政治”自由主义的可能性成了疑问。本文力图证明,政治自由主义的理论目标不在民主的政治行动本身,而是寻求这种民主得以可能的条件。同时,它对这些条件的寻求乃是以公共理性与协商民主的方式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政治自由主义一方面保证了自己的政治性质,同时又把民主政治与公共领域的力量推进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结果,国家的强制性权力成了公共领域的产物,而不是其对立面。这一点体现了罗尔斯与哈贝马斯之闻的一个根本区别。

  • 标签: 政治自由主义 民主 公共理性 协商民主 公共领域
  • 简介:行政法的利益代表模式是由美国著名行政法学家斯图尔特针对行政法的传统模式而在《美国行政法的重构》一书中提出来的,该模式强调公民参与在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中的作用。但是,利益代表模式作为一种控制行政自由裁量问题的普遍方案存在诸多缺陷。

  • 标签: 行政法 利益代表模式 行政自由裁量权 公民参与
  • 简介:以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来看,改革开放30年的最大成就就是提高了人的可行能力,扩展了人的实质自由;其基本历程就是通过自由来促进发展的过程。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对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所存在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标签: 阿马蒂亚·森 自由发展观 改革开放 基本经验
  • 简介: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破产所带来的恶果。从这一点来说。它是一段历史的终结。随着上世纪8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退潮,以弗里德曼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开始兴起。世界政治舞台上诞生了美国的里根政府和英国的撒切尔政府。

  • 标签: 新自由主义理论 美国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公司破产 金融危机
  • 简介:所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违法行为是否适用和如何适用行政处罚进行裁量的权限。目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法规和规章中赋予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权时的自由裁量空间非常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法规800多部,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和规章4000多件。其中,授予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条款众多,弹性很大。

  • 标签: 自由裁量权 行政处罚权 国家法律法规 行政违法行为 实践 行政执法机关
  • 简介:契约自由是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商品交换领域中的基本规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商品的分析作为出发点,阐明了劳动力作为商品既是剩余价值的来源,又是契约自由形式化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它也是现代劳动法产生的起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劳动法的兴起既是对契约自由形式化的修正,又是对于商品社会中劳动者权利的维护和保障,是对社会正义的法理念的追求。

  • 标签: 契约自由 劳动法 法哲学 《资本论》
  •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这种思潮,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为名,行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之实。十年来,这种反动思潮不断泛滥,四个坚持同它的对立一直存在,我们同这种思潮的斗争也从未停息。为了提高对这场斗争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长期性的认识,追寻历史的踪迹,作一些前瞻和思考,想必是有裨益的。

  • 标签: 资产阶级自由化 反对精神污染 党的领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反革命暴乱 中央工作会议
  • 简介:竞业限制制度对于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保护用人单位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投入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同时,其自由择业权也受到了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从设置承担竞业限制的义务主体范围、规定劳动者承担义务的期限、要求用人单位给付合理数额的竞业限制补偿费、设计完整规范的竞业限制协议等方面加以妥善解决。

  • 标签: 竞业限制 自由择业权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商业秘密
  • 简介:弗洛姆从人的心理与性格解构入手,阐述了自由的二维结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并揭示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和根源,他倡导通过积极的自由之路来构建健全的社会。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自由的困惑以及人生价值观上的迷茫。“逃避自由”理论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人文关怀,最终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 标签: 弗洛姆 逃避自由 大学生 国家认同
  • 简介: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是多维度的中国梦,但不管是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还是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新时代"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最高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标签: 多维度 中国梦 价值维度
  • 简介:价值取向规定着户籍制度改革的理性方向和价值认同.城镇化是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城镇化本身以及改革内生性四个层面的分析,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不应该是城镇化,而应该重新界定为迁徒自由,这是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 标签: 户籍制度改革 价值取向 城镇化 迁徙自由 反思
  • 简介: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是对标榜公正与平等、繁荣与富足的全球化的一个极大贬讽,它构成了全球化时代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反全球化的实质是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第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缺乏基本的公正性,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第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第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并冲击和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各种探寻和求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从理论上提供了对当今全球化进行治理的多种路径。

  • 标签: 全球化 反全球化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 简介:中国梦是多维度的中国梦,但不管是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还是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新时代"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下中国的最高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遵循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

  • 标签: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中国梦
  • 简介:中国应以网络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牵引,在打击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和维护国家数据安排等领域积极展开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构建起大平台支撑、中平台补充和小平台务实的三层级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架构,根据不同来源、性质和程度网络安全威胁多手段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合作态势,联合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

  • 标签: 中国 网络空间 国际合作
  • 简介:朋友们: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教师。由于语言的方便,我很早地接触到西方家庭观念的变迁,去年去欧洲做了实地考察。我对单亲家庭的研究是本着妇女本位、儿童本位的原则,说得通俗点儿,就是站在单亲家庭的角度同社会商量、讨论有关事宜。我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各界得以客观地了解、理解我们,给我们一方快乐空间。《单亲之旅》离不开您的参与和监督,来信请寄:北京西三环北路25号《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单亲之旅”栏目组收100081。

  • 标签: 单亲家庭 母亲 家庭亲子关系 自我调适 少年儿童 父亲形象
  • 简介:福柯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在其权力一知识概念内自然不会放过对技术这一重要的现代性现象进行哲学的思考,并从微观政治学视角把技术看作是人操控自身的“自我技术”。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从全景敞视主义出发就工厂、医院、学校等空间单元讨论了技术与权力的特定关系,其政治批判直接指向的是任何情景化的技术都是对人体的权力控制并由此造就了作为技术权力效应的“肉体-机器”这一“敌托邦”。沿此政治批判线索,其追随者和其他学者更是把全景敞视主义方法拓展到了对实验室、工业区域、互联网络和基因技术等的政治哲学分析,从“生物-权力”视角提出诸如“半机械人”、“半生物人”等概念,由此显现新兴技术对人体产生的权力控制效应.为了激发对这种技术控制的有效对抗,福柯试图复兴一种具有“生存美学”特征的地方性知识或技术,以摆脱占据统治地位的技术权力控制。

  • 标签: 全景敞视主义 权力-知识 生物-权力 生存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