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肺动脉靶向治疗的进展及围手术期心肺支持水平的提高,门静脉性肺动脉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PoPH)患者接受肝移植的临床预后有所改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功开展重度PoPH患者肝移植1例,该受者经过肺动脉靶向治疗及体外膜氧合支持,成功度过了肝移植围手术期,术后随访22个月,心肺功能稳定,移植肝功能良好。

  • 标签: 肝移植 肺动脉高压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因其全身情况差且常合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内镜治疗的难度及风险增加。正确的围手术期管理是减少相关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患者全身情况能否耐受内镜治疗、手术术式和时机的选择以及术者的操作手法是影响内镜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围手术期管理应做到全面评估、精准治疗、严格监测,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内镜治疗 围手术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彩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8年 01月 ~2019年 01月期间收治的 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时期我院的健康体检者 5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在我院进行腹部彩超检查,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腹部彩超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胆石症同期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PHT合并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积极的处理,纠正贫血,静滴Vitkl;术前1d输注浓缩血小板5个单位;选择最佳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注意术后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同期行胆囊单纯切除3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10例。经治疗后,4例患者切除胆囊时失血量大于1000ml,经给予积极处理后止血;术后并发腹水症7例,胸腔积液3例,切口感染4例,2例患者死亡。结论PHT合并胆石症同期手术患者应全面细致地行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胆石症 外科手术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中行脾动脉结扎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对照组患者共33例仅进行肝癌切除术,试验组患者共38例于肝癌切除术中行脾脏动脉结扎。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门静脉压力、血常规检测、脾静脉血流流量等上述指标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1、2、3个月血象(血细胞三系)和脾静脉血流数值:试验组患者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457、2.876、2.987;2.975、3.112、2.986;2.964、3.587、3.457。P〈0.05),试验组患者脾静脉血流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91、2.989、2.891,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脾动脉结扎在短期(4个月)内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状况。术后4个月,两组患者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及脾静脉血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中行脾动脉结扎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短期内可有效缓解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状况。

  • 标签: 肝肿瘤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结扎
  • 简介: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1995—01/1998—12收治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5例。全组病人均施行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其中急诊手术3例,相对择期手术于止血后1周内手术11例,2周内8例,3周内3例。结果全组病人近期止血率100%,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稳妥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病人选择 围手术期处理 止血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解毒通络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益气解毒通络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医辨证属于“毒损肝络、气虚络闭”证型患者30例,并以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70.00%,经统计学分析处理,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治疗组在减轻症状、体征,降低转氨酶、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脏超声以及胃镜食管胃静脉曲张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解毒通络方具有明显的减轻症状、改善体征及保肝降酶、修复增生变性的肝纤维结缔组织、改善微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

  • 标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络病 益气解毒通络方 临床观察
  • 简介:背景: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出血较急,肝功能遭到严重损伤,选择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近些年逐渐应用介入穿刺微创栓塞止血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证实效果显著。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0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颈静脉行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手术结束后患者门静脉压力下降(P〈0.05)。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以及内氨酸转氨酶没有明显变化(P〉005),白蛋白以及血小板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没有患者出现严重性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提示,经颈静脉行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性高,有助于降低门脉压力。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消化道大出血 介入治疗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期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利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肝胆外科在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1日这段期间内诊断治疗的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将所有参与研究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并且记录比较两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以此来分析同期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但是同期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的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胆石症 同期手术 临床效果
  • 作者: 陈世耀 黄晓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的病因各异,食管胃静脉曲张类型多样,合并疾病危重,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门静脉高压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从病例讨论中发现问题,总结特点,进一步通过开展临床研究评价内镜治疗静脉曲张的效果,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组织胶治疗的安全性,从失败中总结治疗经验,重视不明原因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学检查,对特殊状态门静脉高压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为门静脉高压患者不同阶段和不同状态的治疗选择提供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实现对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风险分层和个体化精准诊疗。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多学科团队协作 风险分层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中,肝硬化属于一种常见病,慢性弥漫性肝细胞损伤后产生窦性门静脉高压症,也就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通常是由血液瘀滞、门静脉血流受阻造成门静脉压力升高的一种综合疾病。我国90%的门静脉高压症都是由肝硬化引发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该病症具有手术较危险、死亡率高、出血量大等特点。目前,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已经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研究重点,手术原理是通过降低肝门腔压力梯度与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的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致伤24h内)和对照组(致伤24h后)各40例,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以及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天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纠正呼吸衰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轻、中、重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对症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分析
  • 简介:在当前微创外科时代,门奇静脉断流术取得一系列大的进展,例如,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提出和应用、断流术时行脾切除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新一代外科手术器械和腹腔镜技术在断流术和脾切除术中的应用等。实践表明,腹腔镜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安全、简单和有效的手术术式,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也适用。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新门奇静脉断流术的疗效,今后有待开展前瞻性、随机性、大样本的研究。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高血压 门静脉 腹腔镜 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口服卡维地洛制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卡维地洛(山东齐鲁药业金洛)8周,对照组不针对门静脉高压治疗,其余检查、治疗均相同。于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门静脉(PV)、脾静脉(SV)、胃左静脉(LGV)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完成疗程治疗后使用卡维地洛的组别相比较对照组各项参数下调,存在统计学差异。门静脉血流量(QPV)下降9.92%,脾静脉血流量(QSV)下降31.97%。门静脉流速两组分别为(16.42±2.03)cm/s和(16.47±1.87)cm/s,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改善门静脉高动力状态同时降低门静脉阻力,降低门静脉压力,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卡维地洛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外营养(PN)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营养治疗,研究组给予PN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机体营养指标均发生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患者PN较安全有效,可改善营养状况及肝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 标签: 肠外营养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彩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171~2020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腹部彩超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脾静脉主干内径大于对照组,门静脉血流量与血流速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静脉内径<14mm、脾静脉内径10mm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显著高于门静脉内径14mm、脾静脉内径<10mm患者(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腹部彩超检查,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为该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腹部彩超
  • 简介:探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7月56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经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吻合器食道下段横断再吻合术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随访0.5~5年,随访率96.4%(54/56)。术后再出血率3.6%(2/56),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8.2%(55/56),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1.8%(1/56),术后无吻合狭窄及肝性脑病病例。1例术后3年死于肝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安全有效。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45例,另选自愿参与研究的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脾静脉主干内径与门静脉主干内径。结果门静脉主干内径比较,对照组为(0.65±0.38)cm,观察组为(1.25±0.21)cm;脾静脉主干内径比较,对照组为(1.02±0.26)cm,观察组为(1.49±0.53)cm,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9例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1.4cm上下及脾静脉内径1.0cm上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B超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还可以分析出其脾静脉和脾脏的病变情况,值得在临床借鉴、广泛应用。

  • 标签: 腹部超声技术 肝硬化 门脉高压
  • 简介:目的分析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口服普萘洛尔,对照组口服5-单硝酸异山梨酯,观察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及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iL、ALB、A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进而降低门静脉、脾静脉压力及TBiL、ALB及ALT水平。

  • 标签: 肝硬化 门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症涉及的外科治疗中,是否都需要行脾切除术存在争议。当人们从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中逐渐关注和重视免疫功能后,就有诸多关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保脾或切脾术后发生免疫变化的研究。本文对相关研究观点结论及本团队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借鉴。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脾切除术 免疫抑制 免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