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药用植物学知识点多且分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野外实习又安排在理论课之后。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利用校园常见植物引发学生兴趣,在实验课部分增加一次实践课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其他交叉学科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药用植物学 教学方法创新 授课效果
  • 简介:降香黄檀带果荚直接播种较其他处理发芽率高,不同处理对降香黄檀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  降香黄檀种子带荚直接播种发芽率和发芽势都很高

  • 标签: 初步研究 条件萌发 濒危药用植物
  • 简介:【摘要】在中药学的课程体系中,药用植物学是中药鉴定技术的基础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使药用植物学更好的服务于中药鉴定技术,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药识别、鉴定能力。

  • 标签: 药用植物学 中药鉴定 铺垫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托叶在各种类之间的形态学差别。方法:测量长度、与叶柄合生的距离,观察分裂程度、形状及毛茸附属物等。结果:空心莓组托叶合生,狭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组内各种在长度、与叶柄合生距离、分裂程度及毛茸附属物等方面有差别;木莓组植物托叶离生,较宽,分裂。其中尖叶亚组为掌状全裂,裂片5。线状。长叶亚组为掌状深裂,裂片6或5。裂片线形。结论:托叶的形态及附属物在各种之间互有差别,有生药学鉴定意义。

  • 标签: 悬钩子属 药用植物 托叶
  • 简介:针对人工分类方法辨别药用植物种类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药用植物叶片图像的自动分类方法:首先。对药用植物叶片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其次,计算叶片图像的10个形状特征和5个纹理特征;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实现药用植物叶片的分类.实验对12种药用植物叶片图像进行分类,平均识别率达到93.3%.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图像多特征提取与sVM相结合的方法对实现药用植物自动分类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药用植物分类系统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药用植物 灰度共生矩阵 HU不变矩 支持向量机
  • 简介:结果中国缬草、宽叶缬草、蜘蛛香、黑水缬草均具有镇静催眠活性,其中中国缬草4g/kg剂量时小鼠入睡率为90%(见表2),不同种缬草以蜘蛛香及宽叶缬草醇提取物的作用较强(见表1)

  • 标签: 作用比较 催眠作用 属药用植物
  • 简介:尝试着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药用植物野外实训基地的中药养生旅游进行充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药用植物野外实训基地发展中药养生旅游提供了参考。

  • 标签: SWOT分析 药用植物野外实训基地 中药养生旅游
  • 简介:为了提高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教学水平,通过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上台讲课”的问卷调查,明确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开展上台讲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教学实践,提出教学改革模式。

  • 标签: 药用植物栽培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大学生上台讲课 教学改革
  • 简介: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基础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需要优选教学内容。围绕常用中药和生活中常见植物或药食同源植物,选择理论教学中植物的形态、药用植物分类、植物的内部构造以及实验和野外见习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在课程学习中分清主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标签: 中药专业 药用植物学 教学内容 内容优选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标准化的5种列当属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鉴别方法。方法:采集5种列当属药用植物,所有样品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得到相应的序列,测序结果使用CONTIG、BioEdit、MEGA6.0软件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得5种列当属植物的ITS、rbcL、tmL-F和matK全长序列共200条,4种序列长度范围在364—1240bp,其中ITS、tmLiF和matK可将其鉴别出来。结论:rbcL序列无法有效鉴别5种列当属药用植物,trnL—F与ITS序列能够成功鉴别,可作为列当属植物的分子鉴别方法。

  • 标签: 分子鉴别 DNA条形码 列当属
  • 简介:摘要中药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种常见的名贵中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穿心莲内酯是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之一,易吸收、药效作用时间长、利用度高,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配伍用药临床效果更好。本文以穿心莲内酯为主,从其植物现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环境因子对其形成的影响;有效成分的稳定性与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的穿心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穿心莲 成分 检测 药用植物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国药用植物的丰富资源,研究者们在探索各种新的技术。与以往的对植物的提取技术进行比较发现,超声波技术对植物的提取更为常用,主要是因为超声波技术他特有的多种物理和超声化学效应对植物的危害性不大,所以才得到广泛的应用。现阶段,把超声波技术运用到植物的栽培当中,已经在社会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他在提取药用植物的功能上面有着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超声波在药用植物上的超声波空化作用,超声波对植物的萃取机理,以及超声波在进行植物萃取时候的应用。重点阐述超声波在药用植物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 简介:文章在总结福建省野生植物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福建 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 简介:广东省从化市共有野生经济植物152科450属666种.其中蕨类植物18科25属33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130科421属628种;药用植物398种、观赏植物118种,用材树种111种、野生水果69种、油脂植物39种、芳香植物38种、淀粉植物27种、纤维植物27种、鞣料植物26种、蜜源植物20种.文章在分析这些野生经济植物的基础上,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 标签: 野生经济植物 保护 开发利用 从化市
  • 简介:摘要:野生植物对于我国生态系统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人们大肆开发,野生植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严重影响了野生植物的丰富性,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修复活动的开展。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野生植物的主要阵地,需要重视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此来避免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被破坏。基于此,本文结合广东五华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植物现状,分析了野生植物的保护策略,以期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野生植物 资源调查 思考
  • 简介:本文以乌拉山地区野生园林花卉植物调查为切入点,讨论依靠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园林,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乡土植物 野生花卉 生态园林
  • 简介:结合新形势下社会状况,报道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分批实习,限制标本采集数量,培养观察描述能力、检索鉴定能力,改革考核模式,从而保证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质量。

  • 标签: 新形势 药用植物学 野外实习 教学策略
  • 简介:在对上聚源农业观光园药用植物园及其周围环境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与园林艺术,阐述了药用植物园的规划宗旨和原则.并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一环五带”的规划结构,由此将药用植物园划分为8个景区.同时深入探讨各个景区的规划选址、景观设计和种植规划,突出药用植物园集文化、科研、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功能.

  • 标签: 药用植物园 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艺术
  • 简介:本文仅就本室十余年来,对人参、西洋参、刺五加和刺楸等4种五加科药用植物皂苷的化学研究进行综述。从人参地下部位(根和根茎)和地上部位(种子、茎、叶、花蕾和果实)中共分得G-Ro、G-Rb1、G-Rb2、G-Rb3、G-Rc、G-Rd、G-Re、G-Rf、20-gluco-Rf、GRg1、G-Rg2、20(R)-Rg2、20(S)-Rg3、G-F1和Z-R1等15种已知皂苷。从西洋参叶中分得G-Rb2、G-Rb3、G-Rd、G-Re、G-Rg1、G-F2、P-F11和P-RT5等8种已知皂苷。从刺五加叶分得HederasaponinB、Eleutheroside和Saponin-1等3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CiwujianosideA1、A2、A3、A4、B、C2、C2、C3、C4、D1、D2、D3和E等13种新皂苷。从刺楸根中分得KalopanaxSaponinA和B、ChikusetsuCaponinIV(C-IV)和SpinaSaponinA等4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KalopanaxSaponinC、D和F等3种新皂苷。又从刺揪叶中分得KalopanaxSaponinA和B,Eleuthero-sideK、Aekbosidestb和SaponinPg等5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KalopanaxLa、Lb和Lc等3种新皂苷;还发现1种新皂苷配基即Kalopanax-geninL1。以上从人参、西洋参(我国引种品)、刺五加(叶)和刺锹(根和叶)4种五加科药用植物中共分得35种已知皂苷;19种新皂苷和1种新皂苷配基。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植物化学分类学、生物活性,以及药物资开发和利用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人参 人参皂苷 西洋参叶 西洋参皂苷 刺五加叶 刺五加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