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的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使用计算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36例术后均两侧头颅对称,外形良好,基本恢复了头颅原始状态,无感染,1例额叶血肿约20ml,保守治疗治愈,2例头皮下积液,行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处理后痊愈。结论计算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外形美观等优点。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颅骨缺损 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颅骨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24例采用传统手工方式治疗的为对比组,24例采用三维钛网方式治疗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时间、钛钉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1年患者对修补后外观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应用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钛钉用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修补 颅骨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儿童眼调节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室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阶段收入的近视儿童84例共计168患眼,根据疗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2例共计84患眼)和对照组(42例共计84患眼)。观察组儿童佩戴角膜镜,对照组儿童佩戴框架眼镜。结果:两组患儿佩戴前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佩戴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调节幅度均较佩戴前有所提升,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滞后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近视 儿童 调节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采用角膜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过程中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集到的被确诊的近视青少年病例,共计100例,将其纳入本次研究中,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配戴角膜镜的干预治疗,分别对治疗的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统计,在采取配戴角膜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显著提高了,经过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青少年近视患者在配戴角膜镜后,其视力能够明显得到改善,而且这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较高,一般不会产生并发症,效果良好。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途径,探究在青少年近视防治过程中,角膜镜发挥的具体作用。方法:近些年,青少年近视问题已较为常见,本院也接诊过多例,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19例(34眼)参与实验。实验的有效性应体现在佩戴角膜镜前后视力、屈光度的变化方面。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视力有明显的改善,屈光度也较之前更高,且少有并发症出现。结论:为患者佩戴角膜镜后,其视力及屈光度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后续再应用恰当的护理举措,配镜效果将直线上升,并发症风险也更低。

  • 标签: 青少年 角膜塑形镜 防治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3年1月进行近视防控的青少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光镜片,实验组采取角膜镜,对比患者的视力、屈光度、角膜厚度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视力水平、屈光度、角膜厚度等指标对比无较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再次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就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结膜炎、角膜炎、高低眼和畏光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眼轴长度、瞳孔直径、等效球镜、角膜参数等指标均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治疗中采用角膜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睛状态,避免青少年近视进一步加重,同时角膜镜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防控 青少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3年1月进行近视防控的青少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光镜片,实验组采取角膜镜,对比患者的视力、屈光度、角膜厚度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视力水平、屈光度、角膜厚度等指标对比无较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再次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就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结膜炎、角膜炎、高低眼和畏光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眼轴长度、瞳孔直径、等效球镜、角膜参数等指标均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治疗中采用角膜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睛状态,避免青少年近视进一步加重,同时角膜镜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防控 青少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音乐在舞蹈中作为直入人心的存在,一直为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舞台氛围的营造、叙事结构的推进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何在舞蹈创作过程中更好将音乐融入舞蹈,使两者相得益彰,将舞蹈的肢体语言转化为听得见的听觉感受,将音乐的乐符转化为看得着的视觉感受,则需要从最始的配乐乐器的选择、组合以及与舞蹈叙述的配合上着手。才能够更好地在舞蹈中给所创造的其形象以准确的艺术定位和意蕴的艺术营造。

  • 标签: 孔子 音乐叙事 舞蹈叙事 人物形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镜对青少年低中度近视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患者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低中度近视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通过单光镜片进行防控,观察组则采用角膜镜,对比两组防控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两组裸眼视力明显提升,且屈光度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角膜曲率以及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膜曲率以及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1.049,P=0.306)。结论:角膜镜在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中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不仅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还能够改善屈光度以及角膜曲率,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 低中度近视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近视青少年患者80例80眼,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40眼,仅使用角膜镜治疗)和试验组(40例40眼,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镜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远近视力无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眼轴无差异(P>0.05),但试验组的眼轴增长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角膜曲率和屈光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瞳孔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近视青少年患者实施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角膜镜治疗时,能够加强对患者的近视控制效果,有较优的治疗效果。

  • 标签: 0.01%阿托品滴眼液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近视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配戴角膜镜(OK镜)后对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对侧眼近视进展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至2020年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因单眼近视初次验配OK镜或单光框架眼镜的屈光参差[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儿童,年龄8~13岁,近视眼的SE为-4.00~-0.75 D,随访时间为1年。根据屈光状态和矫正方式分为:OK镜组50例,其中配戴OK镜眼为OK-近视眼组,未配戴OK镜的非近视眼为OK-非近视眼组;单光框架眼镜组(SP组)54例,其中近视眼为SP-近视眼组,非近视眼为SP-非近视眼组。分析戴镜前及戴镜1年后的双眼眼轴长度、双眼眼轴差值及角膜曲率平坦轴(Kf)等参数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眼轴变化:戴镜1年后,OK-近视眼组与OK-非近视眼组的眼轴分别增长了(0.13±0.19)mm、(0.43±0.25)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P<0.001);SP-近视眼组与SP-非近视眼组的眼轴分别增长了(0.33±0.19)mm、(0.27±0.2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K-近视眼组眼轴增长明显慢于SP-近视眼组(β=-0.11,P=0.006),OK-非近视眼组眼轴增长明显快于SP-非近视眼组(β=0.16,P=0.001)。OK-非近视眼组眼轴增长量()与年龄(X)呈负相关:=-0.104X+1.564(R2=0.27,P<0.001)。②双眼眼轴差值变化:OK镜组双眼眼轴差值由基线时的(1.06±0.41)mm减少至(0.77±0.4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P<0.001)。SP组双眼眼轴差值由基线时的(0.81±0.34)mm变为(0.87±0.3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角膜曲率:OK-近视眼组基线平坦子午线上的Kf (42.42±1.30)D被压平坦至(40.73±1.33)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6,P<0.001),OK-非近视眼组基线Kf(42.31±1.30)D变平坦至(42.18±1.27)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P=0.003)。而SP-近视眼组、SP-非近视眼组的基线Kf与戴镜1年后的Kf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配戴OK镜能有效控制单眼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近视眼眼轴增长,但对于年龄较小患者可能反而会加速对侧非近视眼的近视进展,且年龄越小,近视进展速度越快。

  • 标签: 近视 屈光参差 角膜塑形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戴角膜镜者近距离用眼时长对眼轴长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视光中心佩戴角膜镜的少年儿童90例(180眼),依据每天不同近距离用眼时长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例(60眼)。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6 h以下者归为A组、6~9 h者归为B组、9 h以上者归为C组。3组间的男女比例及年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3组之间1年的眼轴长度增加值有无差异。结果眼轴增加量:A、B两组间,B、C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0. 156、-1.572,P=0. 877、0.127),A组少于C组(q=-2.105,P=0.044)。眼轴增加量与近距离用眼时长相关性分析:A组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r=0.082,P=0.730),B组两者间呈弱正相关性(r=0.409,P=0.038)、C组两者间呈正相关(r=0.667,P=0.003)。结论佩戴角膜镜的少年儿童近视者,其近距离用眼超过一定时长者才会导致眼轴的明显增加。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时长,用眼,近距离 长度,眼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镜对角膜前表面平坦曲率(Kf<41.00 D)相对平缓患者的近视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唐山市眼科医院配镜中心就诊并验配角膜镜的患者80例(120眼)纳入研究组,验配框架眼镜患者76例(120眼)纳入对照组,按照等效球镜度(SE)将2组又分别分成低度数组(-3.00~0 D)和中度数组(-6.00~-3.25 D)。对各组近视增长幅度、眼轴增长幅度、内皮细胞数量、角膜厚度以及角膜点染等情况进行分析。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戴镜6个月、1年和1.5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近视度数增长幅度(低度数组6个月:t=2.314,P=0.023;1年:t=3.215,P=0.002;1.5年:t=4.159,P<0.001。中度数组6个月:t=3.204,P=0.002;1年:t=4.613,P<0.001;1.5年:t=5.160,P<0.001)和眼轴增长幅度(低度数组6个月:t=-2.103,P=0.038;1年:t=-2.129,P=0.037;1.5年:t=-2.398,P=0.020。中度数组6个月:t=-2.094,P=0.039;1年:t=-2.402,P=0.019;1.5年:t=-2.464,P=0.018)均较小。配戴角膜镜后1.5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细胞比率、角膜厚度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配戴角膜镜期间,眼部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角膜曲率相对平缓的患者,与框架眼镜比较,角膜镜在控制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方面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近视控制手段。

  • 标签: 角膜塑形术 曲率 近视 眼轴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配戴角膜镜后近视眼控制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完成验配并坚持配戴角膜镜24个月的137例近视眼儿童的资料,均选取右眼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随机法随机选取其中91例为建模组[男性53例,女性38例;年龄(11.24±1.69)岁],其余46例为验证组[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11.09±1.66)岁]。记录戴镜前的情况,包括年龄、等效球镜度数、瞳孔面积及角膜形态学参数,并测量角膜镜偏心及戴镜前和戴镜24个月眼轴长度。分析建模组儿童基线情况和戴镜稳定后的变化与戴镜24个月后眼轴长度变化的关系并构建回归方程,将验证组相关因素导入回归方程中计算期戴镜后24个月的眼轴长度,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戴镜前和戴镜后24个月,建模组眼轴长度分别为(25.16±0.90)和(25.56±082)mm(t=-10.12,P<0.001),验证组分别为(25.29±0.71)和(25.67±0.6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2,-8.79;均P<0.001)。戴镜24个月后眼轴长度变化量与基线年龄(r=-0.37,P<0.001)、基线等效球镜度数(r=0.31,P=0.003)、偏心距离(r=-0.35,P=0.001)和瞳孔面积(r=-0.26,P=0.013)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年龄(β=-0.056,P=0.001)、偏心距离(β=-0.315,P=0.001)、瞳孔面积(β=-0.009,P=0.004)、基线等效球镜度数(β=0.054,P=0.021)均与戴镜24个月眼轴长度变化有关,构建回归方程y=1.609-0.056a-0.315b-0.009c+0.054d(y为眼轴变化,a为基线年龄,b为偏心距离,c为瞳孔面积,d为基线等效球镜度数;R2=0.31)。将验证组对应参数导入方程,得到戴镜24个月眼轴长度变化量为(0.40±0.20)mm,与实际眼轴长度变化量(0.40±0.32)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971)。结论近视眼儿童的年龄、等效球镜度数、瞳孔面积以及戴镜稳定后的偏心距离对其配戴角膜镜后的近视眼控制效果影响较大,可以通过这些因素预测戴镜后的近视眼控制效果。

  • 标签: 近视 接触镜 轴长度,眼 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加压迫系数(ICF)的角膜镜矫正儿童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验配角膜镜的近视眼患儿资料,纳入右眼进行研究。依据患儿情况验配角膜镜,近视度数<3.00 D者为低度近视,≥3.00 D者为中度近视,低度和中度近视的患儿分别采用Excel随机数分为低度近视试验组、低度近视对照组和中度近视试验组、中度近视对照组,分别验配ICF和常规压迫系数的角膜镜。对比各组戴镜1年期间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SE)、最佳矫正视力(BCVA)、近视力、眼前节情况(Efron分级)、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补偿眼压(IOPcc)、泪膜破裂时间(BUT)、高阶像差、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AF)。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戴镜1年后,低度近视试验组与低度近视对照组的AL、SE、BCVA、NVA、Efron分级、CH、CRF、IOPcc、BUT、高阶像差、调节幅度和A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6个月后,中度近视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了(0.05±0.03)mm,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08±0.04)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6,P=0.001)。戴镜1年后,中度近视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了(0.12±0.04)mm,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16±0.05)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P<0.001);中度近视试验组的SE为(-0.16±0.40)D,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58±0.60)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P=0.001);两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及AF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BCVA、近视力、眼前节情况、CH、CRF、IOPcc、BUT及调节幅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F角膜镜在观察期内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儿童近视眼,对中度近视眼的进展控制效果更好。

  • 标签: 近视 接触镜 角膜塑形术 结果可重复性 增强压迫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镜对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验配角膜镜的近视患者60例(60眼),根据患者所选择的角膜镜基弧区设计不同进行分组,非球面组30例(30眼)配戴基弧区非球面设计的角膜镜;球面组30例(30眼)配戴基弧区球面设计的角膜镜。在戴镜前和戴镜后6个月测量2组患者在5 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和角膜的高阶像差(HOA)、球差(SA)、彗差、三叶草差和调制传递函数(MTF)、斯特列尔比值(SR)等。取左眼数据用于统计分析。组内戴镜前后波前像差及MTF、SR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组间各项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与戴镜前相比,2组患者配戴角膜镜后全眼和角膜的HOA、SA、彗差均增加,SR、MTF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球面组、非球面组戴镜后角膜的三叶草差均较戴镜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P=0.001;t=-3.41,P=0.002)。组间全眼HOA、SA、彗差增加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P<0.001;t=2.13,P=0.038;t=4.51,P<0.001),组间角膜HOA、彗差增加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06;t=2.69,P=0.009);组间其余像差和SR、MTF改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镜基弧区的不同设计影响患者的客观视觉质量。相比于基弧区球面设计角膜镜,患者配戴非球面设计角膜镜后客观视觉质量更好。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 客观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面部年轻化及面部轮廓中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面部年轻化及治疗者37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对所有治疗者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7例治疗者中26例接受1次手术后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余11例治疗者接受2~3次手术后达到满意效果。所有治疗者中2例出现红肿、结节的不良反应,1例出现过度充填。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整形手术,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 面部年轻化 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