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是由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2001年,双月刊,主要面向神经科学工作者,也兼顾神经内科、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骨科、普通外科.内科医生,以及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等多层次的医学科技工作人员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需要。刊物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医学教育、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报道、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及学术动态等栏目。

  • 标签: 神经外科疾病 杂志 中华 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第四军医大学 科学工作者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瑞士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款柔软且可延伸的植入设备,能与瘫痪实验鼠的脊髓直接相连,并在外部设备的帮助下,让其重新走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一共有943例,对943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43例患者当中,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一共有99例,占总体的10.49%。感染多发于脑卒中患者,其中以脑梗死以及脑出血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以及侵入性操作有关。结论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基础疾病以及侵入性操作,并要对上述危险因素给予监控以及预防,进而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减少。

  • 标签: 危险因素 患者感染 神经内科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64-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NECL1在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以及诱导其分化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在胶质瘤U251细胞系中,经过Transwell以及划痕实验等方法对神经黏附分子在恢复表达后对肿瘤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进行观察,为证明神经黏附分子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进行细胞外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检测等.结果在胶质瘤U251细胞系中,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在NECL1恢复表达后会遭到抑制,同时U251细胞中恢复表达后,具有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趋势等.结论在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中神经黏附分子NECL1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可具有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的诱导作用.关键词神经黏附分子NECL1;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alysisNECL1insuppressingtheinvasionofgliomacells,theeffectintheprocessofmigrationandinducingthedifferentiaGtion.MethodsingliomacelllineU251,afterTranswellandscratchtestmethodofneuraladhesionmoleculeexpressedinrecoveryafterthetumorcellinvasionandtoobservetheinfluenceofthemigration,toprovethattheneuraladhesionmoleculeNECL1recoveryexpressionoftumorinvasionabilityaftertheinfluenceofexGtracellularproteaseactivityofmetaldetection.ResultsingliomacelllineU251,tumorcellinvasionandmigrationinNECL1expressionafterbeingsuppressed,afGterUrecover251cellsexpressatthesametime,havetoastrocytesdifferentiationtrend,etc.ConclusionsintumorcellmigrationandinvasionofneuraladhesionmolecuKleeyNwEorCdLs1hasdifferentdegreeofinhibition,andcanbeonU251gliomacelldifferentiationtowardsastrocytesinducedeffect.neuraladhesionmoleculeNECL1;Inhibition;Gliomacells.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78-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减压术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痛性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行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后神经主干及其分支显微减压术,术后分别应用丹红注射液和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获得50%以上和30%以上疼痛缓解率者分别占47.0%和64.7%,实验组为72.2%和94.4%;实验组腓、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改善5m/s以上的比例为72.2%和83.3%,优于对照组47.1%和70.6%;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改善,实验组为(6.71±1.98)分同样优于对照组(4.93±2.50)分。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术后辅以丹红注射液可获得更佳疗效。

  • 标签: 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下肢 显微减压手术 丹红注射液
  • 简介:目的研究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的机理,为周围神经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修复治疗策略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切断坐骨神经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实施电刺激)和实验组(实施电刺激),每组12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荧光法),检测相应脊髓节段及背根神经节中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并对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阳性神经元进行计数。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术后第3d实验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pCREB阳性神经元数大于对照组(P〈0.05),且经RT—qPCR分析,术后第3d实验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BDNF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刺激作用于周围神经损伤近端,可上调相应脊髓节段及背根神经神经元内pCREB和BDNF的表达水平。

  • 标签: 电刺激 周围神经 脊髓 背根神经节
  • 简介: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n=40)单用加巴喷丁药物治疗,B组(n=40)单用交感神经阻滞疗法,C组(n=44)采用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疗法,三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治疗效果,睡眠障碍指数(SP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三组VAS评分及SPI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及SPI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组VAS评分及SPI值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1)。结论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疗法显著优于单用加巴喷丁及单用交感神经阻滞疗法,能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w、4w的NRS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w、4w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痛
  • 简介:目的腰5和腰6脊神经根共同结扎是目前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鼠模型,但结扎后大鼠的机械触诱发痛会在24-72h内迅速发展,时间窗过短,本课题组探索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鼠模型。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腰5和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及假手术组,除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18只外,其余3组每组6只大鼠;分别检测其50%机械缩爪阈值(50%PWT)。另取5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腰5和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各组大鼠只数分别为6只、24只、24只。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脊髓背角胶质纤丝酸性蛋白(GFAP)在结扎术后第1d、第7d、第14d和第28d的表达。结果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产生了长期发展的机械触诱发痛(1-14d);且大鼠同侧脊髓背角GFAP表达随之升高。结论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鼠模型可以作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发展期具体机制的有效模型。

  • 标签: 大鼠模型 脊神经根结扎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卡西平与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奥卡西平药物治疗)、B(神经阻滞疗法)和AB(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共3组,各19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所减轻,缓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B组>B组>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AB组患者各时间点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观察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比较安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副作用。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联合使用奥卡西平和神经阻滞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减少用药剂量,比单独服用奥卡西平或使用神经阻滞疗法,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奥卡西平 神经阻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性疼痛患者,行脊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注重倾听、有效疏导;评估疼痛、有效干预;提供支持、满足需要;增强信心、提高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及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手术效果确切,疼痛消失,心态积极,生活及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存价值。

  • 标签: 脊神经根切断术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顽固性疼痛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多种引流管的护理经验及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置管术后患者138例,回顾性分析我科各种引流管放置术后相关护理措施操作过程以及护理效果。结果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4年2月发生的院内感染为6例,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实施之前一年的5.9%,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不同类型引流管标准护理后,患者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比实施之前一年有显著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可显著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