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人类感受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眼睛所接受的信息占人体所接受信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当眼睛因外伤而出现视觉障碍时,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都将出现极度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幼儿患者来讲,由于疼痛、紧张、恐惧等因素的影响,其通常会出现哭闹不安等现象,这对于幼儿的康复与痊愈都尤为不利。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如何结合幼儿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这无疑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选择。

  • 标签: 眼外伤 幼儿护理 特点
  • 简介:摘要我国外伤专业在几代外伤人的不懈努力下,在救治技术、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回顾70年发展历程,希望以此缅怀前辈,激励后来人继续为中国外伤事业的进步努力进取。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01-804)

  • 标签: 眼外伤 眼外科手术 回顾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0例外伤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度表进行心理干预,对心理干预前1周和心理干预后1周焦虑情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焦虑程度在心理干预前后经t检验,t=6.701,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理干预可有助于降低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眼外伤患者 心理干预 焦虑程度 生活满意度 焦虑水平 焦虑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 ,以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2013 年 7月— 2017 年 3 月,回顾性分析我院此期间收治的 110 例外伤患者 ,对其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预后 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 经适当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其中眼球摘除 12,视力无光感 7,视力低于 0.05以下 21, 0.05—0.3者 37, 0. 4~ 0. 5者 27, 0. 6~ 1.0者 26。结论 外伤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及时救治能不同程度地挽救视功能,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是预防外伤的关键。

  • 标签: 眼外伤 住院患者 临床诊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碱性外伤患者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ERG)的表现,明确FERG检查在碱性外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的化学性外伤表热烧伤的患者22例(27只),其中男性20例(25只),女性2例(2只);年龄19~60岁(中位数为41岁)。碱性外伤17只、热烧伤7只、酸性外伤3只;另纳入单眼机械性外伤患者的17只健康。选取碱性外伤患眼中有视力记录的14只按视力损伤程度进一步观察。所有受试者均依据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标准在不同闪光强度的光刺激下行双眼明、暗适应FERG,比较其波形特征。不同类型患者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不同视力的碱性外伤检查结果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碱性外伤、热烧伤、酸性外伤及健康在0.01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b波振幅分别为(135±85)、(169±55)、(112±43)及(341±53)μV,与健康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38;q=8.94,5.70,5.45;P均<0.01)。碱性外伤、热烧伤、酸性外伤及健康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a波振幅分别为(178±78)、(172±35)、(99±53)及(334±60)μV,与健康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33;q=7.04,5.60,5.80;P均<0.01)。碱性外伤、热烧伤、酸性外伤及健康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b波振幅分别为(354±79)、(342±77)、(352±201)及(600±78)μV,与健康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8;q=8.11,6.51,4.48;P均<0.01)。碱性外伤、热烧伤、酸性外伤及健康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振荡电位振幅分别为(97±54)、(107±41)、(45±22)及(206±32)μV,与健康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03;q=7.36,5.13,5.96;P均<0.01)。碱性外伤后,视力≥0.2和视力<0.2的患者FERG 6项反应振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外伤FERG 6项参数的波形振幅普遍下降,提示碱性外伤可造成视网膜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损伤。FERG可客观判断碱性外伤患者的视网膜功能状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14-518)

  • 标签: 眼烧伤 烧伤 化学 视网膜电描记术
  • 简介:我国的外伤职业眼病研究人员队伍,这些会议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外伤职业眼病基础研究、临床诊断、预防、治疗等各方面学术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的临床外伤研究

  • 标签: 我国眼外伤 眼外伤研究 研究成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机械性外伤患者视力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外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0例患者当中,致伤原因以眼球开放性外伤和附属器挫伤最为多见,在眼球开放性外伤当中,又以异物伤最为多见(29.36%)。伤眼109例,并发症以外伤性白内障和玻璃体积血最为常见,发生例数分别为45(41.28%)和31(28.44%)。在1天内接受医疗处理的患者比例约占半数(48.62%),大部分患者还是能够得到较为及时的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外伤后处理时间是影响患者的视力危险因素。结论机械性外伤患者的视力预后总体尚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外伤后处理时间是影响患者的视力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在受伤后尽早到医院进行伤口处理或手术处理。同时,加强健康宣教,让青少年儿童、工地人员等高危人群了解外伤的严重性,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 标签: 机械性眼外伤 视力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外伤性青光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4岁425例儿童外伤中继发性青光共67例(67只)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外伤继发青光组52例(52只),开放性外伤继发青光组15例(15只)。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效果。随访时间1个月~2年。结果425例儿童外伤中有251例闭合性外伤和174例开放性外伤。闭合性外伤继发青光的发生率(20.72%,52/251),高于开放性外伤继发青光的发生率(8.62%,15/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3,P=0.001)。闭合性外伤继发青光的发病时间早于开放性外伤继发青光。前房积血是闭合性外伤青光的主要病因(40.38%,21/52),混合型机制是开放性外伤青光的主要病因(73.33%,11/15)。患者均经常规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者闭合性外伤青光组有22例行手术治疗(42.31%,22/52),开放性外伤继发青光组有3例(20.00%,3/1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477,P=0.116)。末次随访闭合性外伤青光组患者的平均眼压高于开放性外伤青光组(t=2.828,P=0.006)。两组患者末次随访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4,P=0.218)。结论闭合性外伤继发青光较开放性外伤继发青光常见。前房积血和混合型机制分别是闭合性外伤继发青光和开放性外伤继发青光的常见发病原因。药物治疗仍是首选,但滤过手术是控制闭合性外伤继发青光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青光眼,外伤性,儿童 外伤,眼,闭合性 外伤,眼,开放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鞭炮所致儿童外伤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及急救措施。方法 对 66倒 (80 )外伤儿童,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急救,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 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后, 66例外伤患儿,出院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及保存了视功能。结论 鞭炮伤所致儿童外伤严重而复杂,正确及时的救治对挽救伤眼极为重要,以保存眼球的完整性,恢复视功能,但加强宣传预防及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仍应放在首位。

  • 标签: 儿童 眼外伤 鞭炮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伤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儿童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手术急救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0例患儿均能配合治疗,无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发生,视力提高,达到预期目的。结论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并发症较多,应加强预防知识和外伤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避免造成重大的事故。

  • 标签: 儿童 眼外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眼外伤检查中CT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及研究。方法 于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判断外伤应用CT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 本次60例患者(87)CT检查结果证实,眼眶骨折、软组织损伤、眼球损伤分别为50、55、12。本次研究60例患者中2例存在漏诊,CT检查准确率为96.67%(58/60)。结论 外伤病变种类繁多且疾病情况复杂,临床中可以通过CT检查判断病变情况,准确评估眼球、眼科及相邻组织的受损程度,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重视并推广应用。

  • 标签: 眼外伤 CT检查 损伤程度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目的对我院不同时期收治的外伤住院患者情况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外伤的预防重点与健康教育方向。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我院间隔十年收治的374例与457例住院外伤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外伤患者的发病时间、性别比例、左右眼的比例、患者年龄、职业、婚姻等情况及受伤后的就诊时间、致伤地点环境、致伤物、外伤的种类性质、受累组织程度、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我院间隔10年外伤住院患者数增多,眼球摘除者减少。住院患者男性仍占大多数,已婚者、中年组人群增多人群的职业分布发生变化。从致伤物及致伤原因分析,球类、有机溶液致伤明显增加。外伤后12小时以内就诊率上升。角膜巩膜挫裂伤、虹膜睫状体挫伤、眼内异物发病增加。并发症方面继发性青光发现率增多,眼内炎减少。结论深圳社会人员结构和职业已发生明显变化,需要对发病明显增加的致伤类型的相关人群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

  • 标签: 十年跨度 眼外伤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外伤患者中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儿童外伤提供指导。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0月就诊的209例儿童外伤患者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儿童外伤患者明显多于城镇,处于校外监管外的时间也是儿童外伤的好发因素。结论加强儿童的监管及提高患儿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外伤,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 标签: 儿童 眼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外伤住院病人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186例外伤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视力<0.2者明显减少(χ2=19.177,P<0.05),视力>0.6者明显增多(χ2=15.145,P<0.05)。结论外伤病人应及时就诊,临床医生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以取得更好的预后。

  • 标签: 眼外伤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