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贵阳市的定点样品的采集取得的数据,分析出贵阳市大气总汞的分布与活性气态汞和大气颗粒汞的分布,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及科学基础。

  • 标签: 贵阳市 不同形态汞 分布特征
  • 简介:摘 要:土壤湿度作为路面研究过程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在地表和大气之间的物质能量转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因素,同时,土壤湿度在农作物生长方面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选取 2000-2015年的 MODIS1A2和 MODIS3A2数据,利用温度植被指数方法结合农业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反演大安市的土壤相对湿度。并揭示研究区生长季( 4-10月)土壤相对湿度时空动态分布及内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安市 16年来土壤相对湿度呈现升高趋势,其中 4、 10月份呈现减小趋势, 5-9月份呈现升高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安市农业部门合理种植及农业水文灾害系统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资料,根据陈培善等用地震发生的断裂力学模式和震源谱理论,导出的震源处峰值加速度与构造环境剪应力值的关系,计算了山东长岛地区发生的中小地震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并对应力场的分布状况和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剪应力τ值随矩震级(ML)的增大而增大,对两者作拟合得到它们之间较简单的关系为:τ=1.89ML-1.76。在所研究的区域范围内,其构造环境剪应力τ值为1.0~6.0兆帕,与陈培善对3.0~5.5级地震的τ值多在4~8兆帕之间这一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峰值加速度 环境剪应力值 山东数字地震台网
  • 简介:摘要:碳氢化合物中的碳层以两个叠叠叠湖泊为基础,由交换质的土壤层组成,这些土壤层是大多数(薄、中、高)煤层气层、高瓦斯量和空气流通不足的普遍特征。随着煤矿深度的增加,个别煤矿面临很大风险,突出燃煤电厂的发展模式是西南地区的共性。当今,对煤层气的特点和燃煤电厂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煤炭工业首先研究和试验了各种瓦特治理技术,但缺乏对适用于各种技术的条件和技术成果的概述和精练,而没有发展VW治理技术的示范体系,导致煤矿,特别是在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中。

  • 标签: 突出煤层分布特征 瓦斯防治 对策
  • 简介:摘要:在高度开发长6剩余油时,需加强挖潜技术合理应用,以此提高油田开发效率。本文具体从长6剩余油分布与挖潜技术要点两个方面予以阐述,经由合理调整井网、精控注采压力、明确注水量、治理堵塞井等举措的实施,实现深层次挖潜,由此为油藏开发项目积累丰富的经验。

  • 标签: 长6剩余油 挖潜技术 注水量
  • 简介:摘要:在高度开发长6剩余油时,需加强挖潜技术合理应用,以此提高油田开发效率。本文具体从长6剩余油分布与挖潜技术要点两个方面予以阐述,经由合理调整井网、精控注采压力、明确注水量、治理堵塞井等举措的实施,实现深层次挖潜,由此为油藏开发项目积累丰富的经验。

  • 标签: 关键词:长6剩余油;挖潜技术;注水量
  • 简介:摘要:依据温州地区2007年至2022年雷电灾情统计资料,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雷电灾害分布。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由于雷灾收集的不完整性,统计的雷灾和监测数据的地闪起数不存在线性关系。6月雷灾事故数最多,6—8月最为集中,家用电子电器设备受损最为严重。灾害类型主要包括电力线路故障、电子设备、通信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

  • 标签: 雷电 灾害 时空分布 伤亡
  • 简介:摘要:文章论述了爆堆块度空间分布评价方法所运用的原理及爆堆块度在矿山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数理统计对岩石矿体二维投影形状特征值与三维信息的转换过程进行分析实现了二维投影形状特征值到三维几何特征值的转换。通过图像提取矿岩块体二维投影形状特征值估算爆堆空间体积级配信息,建立了不同形状模型估算块体体积的方法,对三维体积级配信息进行了修正。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大型活动期间地铁客流分布特征。通过收集大型活动期间地铁客流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客流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特征。首先,客流量在活动开始和结束时呈现出明显的高峰,表现为客流的集中和分散两个阶段。其次,客流分布受到活动地点和时间的影响,活动地点附近的地铁站客流量较大,活动时间段内客流量明显增加。最后,客流分布在不同地铁线路和车站之间也存在差异,某些线路和车站客流量更为集中。这些特征对于地铁运营和活动安排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优化地铁服务和安排大型活动。

  • 标签: 地铁客流分布 大型活动 高峰时段 活动地点 地铁线路
  • 简介:以北京为例,基于出租车计价器数据和GPS数据,提取各活动空间的出租车需求发生、吸引强度,选取载客热点交通小区作为典型居民活动空间.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实现数据降维,并采用Canopy-Kmeans聚类方法,将典型活动空间划分为6类,包括居住地、就业区、商业娱乐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区及综合型区域.采用特征图谱表征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活动空间出租车出行需求分布时空特征.研究对于掌握区域出租车出行需求产生和吸引的时空分布与预测、改善出租汽车运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出租车 出行需求分布 客流分布 图谱 活动空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东省胎传梅毒发病的时空分布及宏观相关因素,为各地区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7年广东省梅毒发病监测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描述胎传梅毒在广东省的时空分布情况,同时构建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5-2017年广东省共报告胎传梅毒病例13 361例。胎传梅毒发病人数从2005年开始逐年上升,至2011年到达最高峰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高发月份集中于8-12月。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胎传梅毒发病具有空间自相关性(P<0.001),且与女性一期、二期梅毒发病率(β=0.822,P<0.0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β=3.511,P<0.001)、净迁移率(β=0.215,P=0.047)以及产妇系统管理率(β=0.017,P=0.021)呈正相关;与户籍人口密度(β=-1.167,P<0.001)、产前检查率(β=-0.038,P=0.031)呈负相关。结论2005-2017年广东省胎传梅毒发病具有季节性与空间聚集性。经济发达、净迁移率较高的地区胎传梅毒发病风险较高,需重点防治。控制女性一期、二期梅毒发病率,提高孕产妇产前检查率,有利于胎传梅毒的预防。

  • 标签: 胎传梅毒 时空分布 空间计量模型 相关因素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给出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最佳计算公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地区24个太阳辐射观测站历年各月的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并在分区基础上通过内插将日、b系数推广到内蒙古自治区108个气象站点上,从而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且不同区域的减小速率差异明显。年变化则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趋势,以5月辐射量最大,6月和7月次之,12月最小。全年和各月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形态一致,总的分布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全区年总辐射为4633---6616MJ·m-2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均在丰富级别以上,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资源最丰富区和很丰富区,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气候学计算 最小二乘法
  • 简介: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研究抢劫、抢夺犯罪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发现两抢犯罪时空分布呈现显著且稳定的规律性。犯罪时间分布与人们的起居、出行时间密切相关;两抢犯罪高发区往往犯罪目标相对集中、人口流动性较大并且作案后便于逃逸;犯罪低发区多为非生活功能的区域。外来人口、商业场所、通勤人口以及交通复杂程度等城市环境因素对两抢案件数量呈显著正向贡献。两抢案件的发生要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犯罪目标时空上的集聚、较强的人口流动性以及作案后逃逸的方便。

  • 标签: 抢劫与抢夺 犯罪 时空分布 城市环 上海浦东
  • 简介:摘要:大兴安岭的古生代的地质变化,成就了优越了成矿环境,并且在矿层的叠加上形成了多种矿床结构,为找矿工作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开展大兴安岭地区富克山-霍洛台一带密集分布矿点的关联性研究,进行矿床时空分布,构造控矿机制研究,充分分析区域成矿潜力,总结成矿规律,为实现该区域的找矿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成矿时代 空间分布 成因类型 富克山-霍洛台一带
  • 简介:摘要洞弄地区出露基性岩主要为辉绿岩,少量辉长辉绿岩。岩体经历有绿泥石化、斜黝帘石化、次闪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蚀变作用。绿泥石化分两期,早期表现为交代暗色矿物形成团块状,晚期分布在靠近地表附近岩石中,呈零散状。斜黝帘石化表现为交代辉绿岩中斜长石。次闪石化表现为交代普通辉石形成的透闪石,或者与绿泥石一起产出的透闪石、阳起石。绢云母化主要交代辉长辉绿岩中的斜长石。碳酸盐化主要分布在靠近地表附近,有呈脉状及矿物假晶状产出。

  • 标签: 辉绿岩 蚀变作用 绿泥石化 斜黝帘石
  • 简介:摘要选取陕西省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区域,运用ARCGIS克里格插值法分析土壤氮的分布时空变化,并探讨土壤质地、深度、坡度以及化学性质对氮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柳塔区土壤TN没有达到五级标准,氮素流失严重,土壤氮的空间异质性较大,均属于中等变异;表层土壤氮显著高于下层土壤,且坡上(耕作区)含量最高;TN和碱解氮与有机质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92和0.82,与速效磷呈对数正相关。

  • 标签: 土壤氮 不同质地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利用1971~2016年清水河降水量月值资料,对清水河降水分布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清水河近46年来降水量主要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是7.126mm/10a,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存在极大的周期动荡性分布,降水量为正距平的年份为21年,占45.7%;降水量为负距平的有25年,占54.3%。影响清水河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涉及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方面。

  • 标签: 清水河 降水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同的献血场所进行全血献血人群的分布情况。方法:汇总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市固定献血点和流动献血车全血献血人群分布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结果:固定献血点和流动献血车的全血献血人群在年龄、性别、学历、献血量选择、职业、初次献血、多次献血以及血液复检淘汰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P

  • 标签: 全血献血 不同献血场所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煤层赋存规律和分布的分析对于煤矿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煤层的沉积环境、地质构造和火山活动等因素,可以揭示煤层形成的机制和控制因素,并预测煤层的分布范围和储量。这对于煤矿资源评价、选矿设计和安全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地质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信心在煤层赋存规律和分布研究中取得更多突破,为煤矿地质工作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和方法。在进行煤矿开发和利用时,我们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 标签: 煤矿地质 煤层赋存规律 分布特征
  • 简介:背景:测量分析肱骨近端显微骨硬度分布规律可以较好地评价该部位骨组织不同区域的物理性能。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不同部位骨硬度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共选用了62岁男性、45岁女性和58岁男性3具遗体捐献者标本,于肱骨肩关节盂水平及外科颈水平垂直其长轴取多层面标本,使用显微硬度计在样品表面不同区域进行维氏硬度测试,统计分析骨骼硬度的分布规律。结果:3具标本的肱骨近端共测量84个部位,测得肱骨近端区域总体硬度为(37.62±8.82)HV,硬度最大处为肱骨外科颈内侧(45.82±5.55)HV,其次为外科颈外侧与后侧,此三处硬度大于肱骨近端其他部位(P<0.05);硬度最小处为大结节处松质骨(28.32±4.35)HV。从解剖部位来看,外科颈硬度为(44.07±6.45)HV,大于肱骨头及大、小结节硬度(P<0.001);大结节硬度最小为(29.56±5.68)HV(P<0.01)。肱骨头前半部硬度大于后半部,小结节硬度大于大结节,肱骨外科颈前方硬度低于其他方位(P<0.05)。结论:肱骨近端不同区域骨硬度的分布具有规律性;肱骨近端骨硬度分布数据可为肱骨近端内固定策略的选择、新型植入材料的研究提供基础,并为3D打印仿生骨的设计开辟新的视角。

  • 标签: 肱骨近端 骨硬度 人体骨骼 内固定 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