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家庭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而言至关重要,家庭作为孩子出生后成长的主要环境,而父母又是儿童学习各种知识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因素的好与坏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环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从家庭环境的概念出发,从狭义的角度探析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当前良好家庭环境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家庭环境 儿童 心理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儿科心理护理临床实践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儿科2016年1月~2017年2月住院患儿中抽取60例患儿,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试验组护理差错率、纠纷率均明显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的家属满意率、积极行为参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采取循证的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可以使患儿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 标签: 循证护理 儿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净化护理心理护理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血液净化患者109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进行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在手外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患者。根据患者手伤部位、手伤程度以及其它实际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整个阶段应用常规手伤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价,干预后进行疼痛评价,并且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定结果对比,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评价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同组间对比,心理状态评价均有好转,两组间对比,实验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实验组轻度疼痛与重度疼痛相比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96.15%,对照组总满意率80.77%。结论心理护理在手外伤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信心。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外伤 临床应用 观察
  • 简介:摘要ICU作为一个重症患者治疗和康复的特殊场所,当患者身处其中时,往往更容易产出各种样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在给病人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容易忽视或不够重视患者的一些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治疗结果欠佳。本文通过分析ICU病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对ICU患者心理护理的一些可行措施,以期望心理护理能在ICU护理中逐渐得到重视及应用。

  • 标签: ICU 心理护理 精神支持 心理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家庭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护理及综合心理护理等,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结果经过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得到改善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反应,利于治疗和疾病恢复

  • 标签: 乳腺癌 女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因此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应激障碍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60例急性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应激障碍患者施行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复速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应激障碍 心理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ICU中证护理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护理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ICU重症护理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样本,以45例为一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6.15±0.08)分、抑郁评分(6.27±0.04)、依从性97.78%,无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心理护理用于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中,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老年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老年重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人)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观察组(32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加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最后将两组的护理的结果与满意度进行评分分析,评分标准参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HAMD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78.13%,P<0.05。结论在ICU老年重症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是研究护理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患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影响或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患者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众所周知,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又是精神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所以,对住院期间的精神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对疾病的转归、预后和防止精神残疾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神疾病 护士 心理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当做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利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实验组病人在一般护理模式的前提下,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产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运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普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追求也在时刻倒逼着医疗服务的改革。医疗服务通常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医生主导的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与治疗的服务,其最终目的是让患者的疾病痊愈或者得到控制;另一部分则是由护理人员所主导的对于患者在住院期间各种情况的监控以及对医生医嘱进行执行,以加快病人的病情康复或者控制并且保证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各类护理方面的需求。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第二部分即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问题。护理人员在医院中的不同科室也有着不同的任务,虽然大同小异但是这些不一样的地方也值得我们深究,尤其是在眼科这种较为特殊的科室,其护理活动的种类与作用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了。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养老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文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随机抽取150所养老院至少工作半年405名养老护理人员,运用心理资本量表(PCQ-2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实施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达到91.0%。结果通过分析,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以及乐观得分分别为(3.73±0.52)分,(3.65±9.58)分,(3.53±0.62)分及(3.70±0.34)分,所得分值均比中点数值高,同时各个维度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心理资本与SCL-90的各个因子之间呈负相关,而社会支持与SCL-90的一些因子表现为负相关(P<0.05)。心理资本SCL-90因子具有明显的预测效果。结论心理资本与养老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社会支持与养老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未见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养老护理 心理资本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