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日愈受到重视今天,如何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特别是县级医院),是我们医院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介绍该院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方面的具体做法,从制定职业安全防护相关管理制度;更新各类职业防护用具,提高护理用具的安全性;熟练应用防护技术,做好标准预防;感控部门加强防护措施应用的监督力度;完善职业暴露监测系统等方面着手。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导致的职业感染。

  • 标签: 县级医院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主要以30岁以下、工龄小于4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其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87.5%,医生居第二位占10.0%;职业暴露地点以病房为主,占85.0%;暴露方式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77.5%;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以输液拔针处理针头最多见,占45.0%;暴露源病原体以HBV为主,占47.5%;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经随访均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制定严格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及操作技术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被患者的感染性的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感染的几率很大,其职业安全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加强对各医疗机构内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是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随着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逐步发展,消费者对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也日益增强,适时地采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到侵害。对医院来说,病人就是消费者,是医院服务对象,他享有病人的权力和利益,这里包括法律所赋予的,同时也包括成为病人角色后医学道德所赋予的。

  • 标签: 医务人员 病人权力 病人利益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化内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分析发生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05年~2014年消化内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预防对策。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86人次,其中护士45人次(52.33%)、医师33人次(38.37%)、保洁员8人次(9.30%)。2005年到2014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呈降低趋势。2005年职业暴露医务人员5人次,2014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3人次。其中20人次(30.77%)为针头复帽、20人次(30.77%)为抽腹水时,16人次(24.62%)为处理使用后锐器,15人次(23.08%)为处理医疗垃圾。45人次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按照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防护方法进行现场局部处理的占100.00%,33人次医师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按照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防护方法进行现场局部挤血处理占96.97%职业暴露者目前尚无一人被感染。结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液传染性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标准预防知识的宣教,医护人员普遍提高了职业安全意识及有效处理职业暴露的能力。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26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区医务人员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67%;②社区医务人员SCL-90评估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较高;③社区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项目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以强迫、抑郁、焦虑为主要表现。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市场波峰迭起,对医务人员医德约束力减弱;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医患间信任度下降,医疗纠纷增多;医患关系紧张,恶性事件增多等。这都给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暴露了问题与失误。医学生是医务人员的未来与希望,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当从医学生培养。这是重视医务人员的医德基石培养,同时也给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可增进和谐社会建立,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德修养 医务人员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备案的锐器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锐器伤44例,其中护士32例,占72.73%;医师10例,占22.73%,其中手术室医师7例,占15.91%;其他人员2例,占4.55%。锐器伤的种类主要是注射器等针头刺伤及刀片划伤,42例,占95.45%。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指、手掌等部位。锐器伤的操作环节多为锐器物用后处置。结论护士及手术科室医师易发生职业暴露,主要原因是安全防护意识差、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不规范以及医护配比不足所致。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加强自身防护、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报告制度、合理人员配置等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 标签: 医务人员 锐器伤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所市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合格答卷290份(82.86%)。被调查人员中,医生114人(39.31%),护士164人(56.55%),技术员12人(4.14%);及格141人(48.62%),其中护士及格率(60.94%)最高,其次为医生(37.47%)、技术员(1.59%);平均分为55.21分。调查内容中,手部卫生、职业防护、消毒液使用三方面回答较好,抗菌药物使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回答较差。提示应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教育,提高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医疗废物管理及职业防护意识等。

  • 标签: 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感染控制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选择咸阳市某医院26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问卷评测其职业倦怠现状。结果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为92.95%,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占39.73%、41.96%和18.3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职称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18,P=0.028<0.05)。结论咸阳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较严重,需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运用在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的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理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SDS和S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干预后,医务人员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职业暴露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193名医务人员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医务人员发生过职业暴露者146名(75.6%);62名(32.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局部紧急处理,27名(14.0%)医务人员对被血液、体液污染持无所谓态度,96名(49.7%)医务人员不了解标准预防的内容,能做到I级防护的只占7.8%。结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较高,普遍缺乏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对标准预防的内容不够了解。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有效防护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31例工作人员相关情况。结果 职业暴露人群以工作年限0-5年的低年资医务人员发生率最高;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暴露方式以锐器伤占首位;暴露部位主要是手部;暴露场所主要是手术室;暴露环节主要是术中操作时;发生暴露医务人员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1例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关注职业暴露的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强培训和督查,规范操作流程,落实标准预防,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和管理,强化防护意识,是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开展临床工作时遇到的针刺伤时间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针对性抽调我院2019年247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甲组,2020年326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乙组,对乙组326名医院人员分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及医疗垃圾处置流程相关培训,最后对比甲乙组临床医务人员遭所遇的针刺伤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组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率较甲组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其下降9.6%,通过对比分析来看,发生针刺伤事件的主要为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而发生原因主要有:整理医疗物品、套回针头套及未对准或戳破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应注重对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开展严格的职业防护培训,提升其安全防护观念,减少错误的诊疗操作,以免发生血缘性传播疾病不良事件。

  • 标签: 医务人员 针刺伤 调查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新冠肺炎隔离轮休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依据心理疏导和分类管理,对2020年2-3月在简阳市新东南国际大酒店实行隔离轮休的63名简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务人员实施多维度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所有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期间情绪稳定,高度配合隔离轮休。结论:及时了解和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系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加强关心,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协助等措施,能够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期间的心理适应性和稳定性。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轮休 医务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