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重度痔疮时探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和外剥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该阶段对研究样本进行明确,主要来源于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痔疮患者,选取典型代表90例进行具体分析,采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使用软件分组。其中接受外剥的45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4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视为研究组。对两组护理期间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手术、住院较短和出血量较少的小组为研究组,且优于按照组(P<0.05)。进行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较高的小组为参照组,优势不如研究组(P<0.05)。结论:在重度痔疮治疗的过程中无论外剥治疗,还是痔上黏膜环型切除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后者效果明显优于前者,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重度痔疮 外剥内扎术 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重度痔疮时探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和外剥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该阶段对研究样本进行明确,主要来源于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痔疮患者,选取典型代表90例进行具体分析,采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使用软件分组。其中接受外剥的45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4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视为研究组。对两组护理期间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手术、住院较短和出血量较少的小组为研究组,且优于按照组(P<0.05)。进行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较高的小组为参照组,优势不如研究组(P<0.05)。结论:在重度痔疮治疗的过程中无论外剥治疗,还是痔上黏膜环型切除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后者效果明显优于前者,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重度痔疮 外剥内扎术 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度痔疮患者治疗中使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和外剥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重度痔疮患者为观察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使用外剥治疗方式,后者使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治疗,治疗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疾病改善情况对比了解不同治疗方式起到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知,使用痔上黏膜环型切除的观察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伤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治疗方式相比于外剥治疗方式起到的效果更优,应用中能够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也能从治疗效果保障中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 外剥内扎术 重度痔疮 治疗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下抗反流黏膜切除(anti-reflux mucosectomy,ARMS)和贲门缩窄(endoscopic cardial constriction ligation,ECCL)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ARMS或ECCL治疗,并定期随访的4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例资料,其中20例行ARMS(ARMS组),28例行ECCL(ECCL组),比较两种式短期及长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种式的操作成功率均为100.0%,ECCL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RMS组[(8.43±1.59)min比(34.05±12.35)min,t=-9.227,P<0.001]。术后2个月随访,ECCL组和ARMS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9.3%(25/28)和6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8,P=0.042),ECCL组GERD Q评分低于ARMS组[(6.24±1.22)分比(7.35±1.79)分,t=-2.400,P=0.023]。术后1年随访,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GERD Q评分,以及DeMeester评分和pH<4时间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MS和ECCL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长期临床疗效相当,但ECCL短期疗效更具优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对比研究 抗反流黏膜切除术 贲门缩窄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阑尾切除(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与传统剖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10例行LA,另一组190例行OA,比较两种式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LA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镇痛剂应用率、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与OA比较,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大多数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行内切除治疗易发非治愈性切除下特征,并尝试以此构建一项非治愈性切除危险度的评估工具以量化非治愈性切除风险。方法2006年8月—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切除治疗,病理为早期胃癌的378处病变纳入病例对照研究。其中78处(20.6%)为非治愈性切除纳入观察组,剩余300处治愈性切除病变中按操作年份相差±1年以1∶3的比例匹配纳入对照组(共234处)。采用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非治愈性切除易发因素,将最小β系数对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赋1分,其余因素按其β系数与该最小β系数的比值进行赋分,以此建立非治愈性切除预测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完整的378处病变进行分析,观察各评分段的非治愈性切除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直径、位置、发红、溃疡或溃疡瘢痕、皱襞中断、皱襞纠集和超声提示浸润深度与早期胃癌病变非治愈性切除相关(P<0.05),而接触或自发出血可能与非治愈性切除相关(P=0.068)。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US提示累及黏膜下层(VS局限于黏膜:β=0.901,P=0.011,OR=2.46,95%CI:1.23~4.92)、病变直径3~<5 cm(VS <3 cm:β=0.723,P=0.038,OR=2.06,95%CI:1.04~4.09)、病变直径≥5 cm(VS <3 cm:β=2.078,P=0.003,OR=7.99,95%CI:2.02~31.66)、病变位于胃上1/3(VS胃下1/3:β=1.540,P<0.001,OR=4.66,95%CI:2.30~9.45)、有皱襞中断(β=2.287,P=0.008,OR=1.93,95%CI:0.95~3.93)均是早期胃癌病变发生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因素直径3~<5 cm赋1分,超声提示累及SM层赋1分,病变位于胃上1/3赋2分,直径≥5 cm和有皱襞中断各赋3分,其他因素均赋0分,再对完整的378处病变进行分析后发现,评分≥2分时病变发生非治愈性切除的概率达41.9%(37/93),约是评分0分时[11.5%(25/217)]的4倍。结论直径≥3 cm、位于胃上1/3、有皱襞中断和超声提示累及黏膜下层是早期胃癌行内切除治疗易发生非治愈性切除,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还需积累病例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危险因素 早期胃癌 内镜下切除术 非治愈性切除
  • 简介:摘要宫腔镜技术是当前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在当前临床中正在广泛发展,对于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手术患者在手术开展过程中,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制定统一的规范,下面本文针对我科室宫腔镜下子宫黏膜切除手术患者在围期的医护工作开展情况加以分析和认识,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和矛盾,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黏膜 肌瘤切除术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取石与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82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1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胆囊切除,研究组患者行内微创保胆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9%,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能有效减少胆结石患者的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内镜取石术 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手术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子下肠息肉切除中配合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到2021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肠息肉患者按自愿原则以数字抽签法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均为43例。均通过电子下肠息肉切除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中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效果。结果①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1例,占2.33%)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例,占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中护理应用在电子下结肠切除中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值得推荐。

  • 标签: 电子内镜 肠息肉 切除术 术中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性护理对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患者为研究考察对象,随机分成35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51.42%高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17.14%(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结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黏膜下大肌瘤切除的时候采用腹腔与宫腔镜的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共计11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手术治疗。观察指标为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宫腔镜手术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加,其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所上升,观察组在治疗肿瘤直径较大的手术中,其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有所提升。结论:腹腔和宫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肿瘤的直径而定。对于肌瘤直径较大的患者,应采用腹腔手术。对于肌瘤直径小的患者,可以使用宫腔镜。

  • 标签: 腹腔镜 宫腔镜 子宫黏膜 切除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壁血肿是黏膜切除后罕见并发症,本文报道了1例黏膜切除后十二指肠壁血肿病例,由于血肿逐渐增大压迫十二指肠乳头继发急性胰腺炎,经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抗感染、减少胰液分泌、止血、胃肠营养等保守治疗痊愈。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十二指肠壁内血肿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切口胆囊切除(MTC)与腹腔胆囊切除(LC)2种式的特点。方法对比研究60例MTC与同期开展的60例LC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医疗费用上LC明显高于MTC。结论MTC与LC微创程度相近,但MTC对Calot三角操作直接,安全,且费用低,更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切口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腹腔胆囊切除(LC)中转小切口胆囊切除(MC)在临床中的应用,得出结论LC中转MC后操作容易、安全,创伤相对较小,不失微创的理念,对患者有利。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胆囊切除(LC)和开腹胆囊切除(OC)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OC,观察组50例,行LC,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3±0.08)h,平均住院时间为(7.76±1.10)h,术后疼痛为(4.87±0.55)分,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95±0.11)h,平均住院时间为(5.50±0.86)h,术后疼痛为(4.07±0.59)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操作方便快捷,创伤小,缩短了手术时间,是一种胆囊切除的好方法。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黏膜切除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均接受下粘膜切除治疗,术后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血栓形成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栓形成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低,而满意度则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为胃癌下粘膜切除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较好地避免血栓形成,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胃癌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