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护士护理实践环境与临床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护理实践环境对临床儿科护士临床创新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5—6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478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实践环境量表(PES-NWI)、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护理实践环境对临床儿科护士临床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478名儿科护士PES-NWI总分为(90.73±13.02)分,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量表总分为(120.79±10.84)分;儿科护士护理实践环境和创新能力得分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科护士护理实践环境中的护士参与医院事务和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对儿科护士创新能力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儿科护士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实践环境对创新能力具有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实践环境的改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创新能力。

  • 标签: 护士 儿科 护理实践环境 创新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管理实践的效果.方法通过调研儿科护士培训需求,制订各级护士培训手册,健全在职教育课程设置,实施临床专业能力评价,完善临床专业能力进阶审核程序.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技术操作、护理理论和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均提高、全院护理质量及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有助于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 标签: 能级进阶模式 分层次培训 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在儿科护士岗前培训火车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2月到 2019年 2月我院新入职的 146名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利用先后顺序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护士分 73名,进行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对照组护士分 73名,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岗前培训模式,对比两组新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试成和人文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临床不均衡性( 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儿科护士岗前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儿科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人文关怀的能力,促进了儿科护理人员的壮大及稳定,并且也为儿科提供了最好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儿科 新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临床带教不仅要求带教老师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感,而且要求带教指导老师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善于发现不同层次护士特点,因人施教,采取相应的带教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带教。

  • 标签: 新护士 临床带教实践
  • 简介:摘要同情心疲乏是当前临床护士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护理效果的提升是非常的不利的。所以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强化对护理人员同情心疲乏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

  • 标签: 儿科护士 同情心疲乏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法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对于提高儿科护士穿刺技术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管理法6个月,比较应用前后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儿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PDCA管理法之后,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与应用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法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既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能够加强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保障。

  • 标签: PDCA管理法 儿科护士 穿刺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护士离职意愿、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并分析工作家庭冲突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为儿科护士离职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及离职意愿问卷,对山东省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43名儿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儿科门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2.31±0.58)分,有47.7%的护士离职意愿较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加班时间、基于压力的冲突、基于行为的冲突是儿科门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门诊护士受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离职意愿较高,医院应针对儿科门诊工作特点采取措施减轻工作家庭冲突,降低儿科门诊护士的离职率。

  • 标签: 儿科门诊 护士 离职意愿 工作家庭冲突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医疗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无疑加大了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如何有效稳定儿科护士工作的稳定性对于儿科医疗事业发展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当前儿科护士的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儿科护士 工作满意度 现状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汪云云 武莉 方继红 王宏琴 汤玉霞 徐兵 徐海霞 张会 胡玉萍 汪昌玉 朱美云 代莉莉 赵丽 钟平 魏敏 施学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25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17期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 安徽省儿童医院护理部,合肥 23005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 23002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233004,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合肥 230012,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护理部,合肥 230000,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230061,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340200,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儿科 246003,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235000,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232007,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244000,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236804,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2370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护理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及儿科护理实践环境现状,为联盟内开展系列专科培训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运用一般资料及培训需求调查表、护士实践专业自主性量表、儿科护理人员组织授权问卷及护理实践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儿科护理联盟内不同职称层级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总分(192.66 ± 18.63)分,组织授权环境(OR=1.137,95%CI=1.084~1.194)、缺少护理团队(OR=2.763,95%CI=1.443~5.292)、缺少工作效果评价(OR=0.498,95%CI= 0.274~0.908)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OR= 0.548,95%CI=0.334~0.871)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实践。结论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处于中高水平,组织授权不足、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缺少护理团队、缺少工作效果评价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护理实践的关键因素,指导儿科护理联盟内不断深化儿科护理专业内涵,创新团队协作新模式,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养专科护理科研人才,开展多学科及跨专业协作,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专业护理服务能力及价值。

  • 标签: 儿科 护理联盟 护理实践 专业自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北京市儿科门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现状,探讨影响儿科门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9—10月对北京市5家医院儿科门诊工作的133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护士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调查北京市儿科门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情况,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3份,有效率回收率为100%。结果133名儿科门诊护士沟通能力评价量表总分为(243.41±34.68)分,总均分为(4.20±0.6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团队沟通得分最高(4.38±0.56)分,困难情景得分最低(4.09±0.64)分。不同特征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比较发现结果显示,出生地不同、医院级别不同、医院性质不同、来院前后是否参加过规范化培训及培训次数不同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儿科门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总体水平较高,团队沟通得分最高,而困难情景得分最低,二级医院、综合医院、参加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较强。故管理者应加强三级医院及专科医院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规范化培训,以提高整体水平。

  • 标签: 护士 儿科 门诊 临床沟通能力 护士沟通能力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管理法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对于提高儿科护士穿刺技术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管理法6个月,比较应用前后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儿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PDCA管理法之后,儿科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与应用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法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既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能够加强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保障。

  • 标签: PDCA管理法 儿科护士 穿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工作压力对儿科护士共情疲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录用的100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分配常规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对比两组护士的共情疲劳指数。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共情疲劳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压力影响着儿科护士的共情疲劳,工作压力越大护士共情疲劳越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强培养儿科专业护士以及增加护士量,可以有效减少儿科护士的压力,降低共情疲劳。

  • 标签: 工作压力 儿科护士 共情疲劳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儿科门诊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儿科门诊成立实习护士培训小组,制订实习护士临床教学路径计划,包括入科考核、胜任力考核及出科考核,护生实习6周后由护士长或带教组长对其评价,考核合格可出科。 结果:42名实习护士经过6周的实习培训,入科成绩为(72.69 ±11.80)分,胜任力得分为(83.86±11.85)分,出科成绩为(90.61±4.90)分,均能独立完成儿科门诊的护理工作,顺利通过出科考核。结论 制订合理的临床教学路径可提升儿科门诊实习护士的临床能力和沟通能力。

  • 标签: 儿科门诊 临床教学路径 实习护士
  • 简介:摘 要:静脉穿刺作为临床中对于各类疾病治疗的基础性方式之一,此工作需要护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操作技巧。一般会运用在静脉输液、输血以及抽血等环节中。对于儿科来讲,由于小患者的生理特殊性,相比较于其他成人科室来讲静脉穿刺的要求会比较高。在儿科临床工作中一些经验丰富的护士都会遇到静脉穿刺失败的问题,更别提刚入职不久的新护士。分析及探讨儿科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对提高儿科护士的穿刺技术及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儿科 新护士 静脉穿刺因素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儿科门诊急诊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儿科门诊所接收的对象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儿童,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往往面临着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及时的了解患儿的具体情况,就要科学合理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顺利的沟通,能够帮助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要确保态度的平和。在此基础上,该文章主要针对儿科门急诊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儿科门急诊 护患关系 交流沟通 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