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介绍二十种中药饮片荧光快检法,以期用于打击假冒药品不法行为,该鉴别方法简便,快捷,易行。

  • 标签: 中药饮片 荧光 鉴别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荧光试剂,在卵巢癌诊断中可检测出1毫米以下的微小肿瘤,有助提高卵巢癌手术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4例为中央动脉阻塞合并中央静脉阻塞,有明确医源性病史诱发的9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进行了荧光血管造影,FFA表现为早期中央动脉静脉充盈迟缓

  • 标签: 医源性眼部 眼部血管 荧光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前、中、后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做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48例,通过造影前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和常规准备,造影中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和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影后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和潜在风险的干预,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造影效果良好,仅3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结论造影前充分的准备,造影中密切的观察,造影后有效的指导,可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荧光素钠 眼底血管造影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原位杂交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简称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是将分子杂交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它是利用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在组织、细胞及染色体上检测特异的DNA或RNA序列的核酸杂交技术。Orth(1970)应用3H标记的兔乳头状瘤病毒cRNA探针与兔乳头状瘤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杂交,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临床应用 核酸杂交技术 CRNA探针 乳头状瘤病毒 RNA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乙肝病毒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为乙肝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5月1日-31日,研究对象为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患者均实施荧光定量PCR检验以及实验室血清学检查,分析检验结果。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表达模式中大三阳阳性率最高,同时对应乙型肝炎病毒含量水平最高,较其它模式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验乙肝病毒可作为乙肝诊断的重要依据,为乙肝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乙肝 乙肝病毒 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现代环境已经受到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已经受到影响。针对环境污染和检测这一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量子点由于其特殊的荧光特性,广泛应用于物质检测等领域。

  • 标签: 量子点 荧光机制 合成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荧光定量PCR在乙肝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1年4月,选取我中心收治的乙肝患者94例,客观性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血常规,试验组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查,血常规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与诊断时间。结果:检出率与检验时间均为试验组更佳,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乙肝方面应用荧光定量PCR效果更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血常规 乙肝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介绍荧光定量PCR技术,并详细说明了其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为广大动物实验爱好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动物实验检测 PCR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介绍荧光定量PCR技术,并详细说明了其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为广大动物实验爱好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动物实验检测 PCR技术
  • 简介:目的:构建含解耦联蛋白2(UCP2)-3’非翻译区(UTR)序列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探讨微小RNA(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15b的靶基因,分别将预测靶基因UCP2的3’UTR及其突变体克隆到荧光素酶载体DsiCHECK-2骨架中,构建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采用测序方法鉴定DsiCHECK-2-UCP2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将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分别与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鉴定证实psiCHECK-2-UCP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转染UCP2野生型和UCP2突变型报告基因的293T细胞过表达miR-15b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下调31%(P=0.003),过表达miR-15b抑制剂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加,上调46%(P=0.01)。而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对UCP2突变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UCP2是miR-15b直接作用的靶基因,且miR-15b结合于UCP2基因3’UTR区域.转录后水平对UCP2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解耦联蛋白2 微小RNA-15b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方法对输尿管下端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7例经手术、病理及药物排石证实的输尿管下端梗阻患者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显示177例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159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最后诊断为输尿管下端结石99例,输尿管囊肿30例,输尿管狭窄17例,输尿管肿瘤10例,膀胱肿瘤浸润21例.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93.2%(165/177).结论输尿管梗阻位置和梗阻病因不同,肾积水和输尿管的扩张程度也各不相同,超声显像对输尿管下端梗阻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超声显像诊断 梗阻 诊断评价 病因 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体骨内血管显像方法,分析其临床意义,补充相关骨科疾患诊治依据。方法通过改进显影剂来增加局部浓度实现显影,以Lijianmin-Chengkun(LC)复合通路研究为基础,利用磁性微球理论,使用外壳为氨基(携负电荷)的Fe3O4磁性微球,吸附聚集离子型显影剂泛影葡胺(泛影酸根携正电荷),即通过改进显影剂的方法,使磁性微球携带显影剂,制成新的纳米粒子-磁影复合微粒,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血液循环带来的磁影复合微粒不断在磁场区域血管内滞留聚集,磁场区域血管内磁性微球携带的显影剂浓聚达到显像浓度,实现活体骨内血管显像。并且通过调整两种试剂配比,可适度中和电荷凝结成小的集团,提高显影效率。由此分步进行了电镜实验、CT活体实验兔成像实验、实验兔组织学检查证实、CT活体人体成像试验。结果电镜实验:泛影葡胺,扫描电镜,微粒直径约20 nm。氨基Fe3O4磁性微球,扫描电镜,微粒直径约100 nm,分布较疏散均匀。两种试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中和电荷凝结成小的集团,但仍具备磁流体性能、强顺磁性。活体实验兔成像实验:捕捉到了理想的胫骨近端骨内血管成像。实验兔组织学检查证实:有磁场一侧胫骨近端内血管明显可见四氧化三铁分布,无磁场一侧未见。活体人体成像试验:捕捉到了理想的腓骨近端骨内血管成像。结论通过磁影复合微粒(磁性微球+泛影葡胺)新试剂的制作,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达到活体骨内显影剂浓聚,在CT薄层扫描下可实现活体外径≥0.5 mm骨内血管成像。

  • 标签: 诊断显像 磁场 造影剂 X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剥夺状态下健康志愿者脑葡萄糖代谢和血流灌注的改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睡眠剥夺后脑功能损伤的具体脑区定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的17名健康志愿者[男8名、女9名,年龄(22.5±1.7)岁],对志愿者进行2次磁共振三维(3D)动脉自旋标记(ASL)及18F-FDG PET/CT显像,第1次在正常睡眠后2 h,第2次在睡眠剥夺24 h后。应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对3D-ASL图像和18F-FDG PET/CT图像处理,分别得到睡眠剥夺前后脑代谢及灌注差异激活图,再获得代谢及灌注差异共同激活脑区图。将异常激活的脑区设为ROI,获得其脑血流量(CBF)值及SUV比(SUVR)值(以小脑为参考区),采用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受试者睡眠剥夺后脑代谢与脑灌注均减低,且异常脑区相似,脑代谢减低的脑区明显多于灌注减低的脑区;睡眠剥夺后代谢及灌注共同减低的脑区集中于额叶、颞叶、顶叶等脑区;睡眠剥夺后受试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CBF值及SUVR值有相关性(r=0.58,P=0.014)。受试者睡眠剥夺后全脑平均CBF值[(46.32±7.39) ml·100 g-1·min-1]及SUVR值(1.46±0.04)均低于睡眠剥夺前全脑平均CBF值[(54.91±6.51) ml·100 g-1·min-1]及SUVR值(1.53±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67、-3.72,P值:0.012、0.001)。结论初步揭示了睡眠剥夺后受试者脑功能损伤的具体脑区定位。对于睡眠剥夺脑功能研究,18F-FDG PET/CT与3D-ASL具有一致性且前者更为敏感。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可能是睡眠剥夺后脑功能损伤的核心脑区。

  • 标签: 睡眠剥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沟疝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80例腹沟疝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并经过手术证实。结果本组病例80例,其中腹沟疝斜疝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8﹪。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沟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腹沟疝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腹股沟疝 超声诊断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像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方法通过42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显像分析,明确超声特征与诊断。结果患儿腹腔均可见肿大的腹腔淋巴结,符合临床资料。结论高频探头超声能清晰显示腹腔肿大淋巴结,并确定分布位置、数目、大小与形态,为临床诊断肠系膜结炎提供影像学资料。

  • 标签: 高频超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