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增强CT检查中进行造影护理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进行造影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研究组,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均为100例,对比两组患者造影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共有9例出现不良事件,其中1例为穿刺渗漏,剩下的8例为全身热感,而对照组患者则有20例出现不良事件,其中17例为全身热感,另外3例为穿刺渗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增强CT检查的患者,进行造影综合护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增强CT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增强CT检查 造影剂 护理干预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儿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相比于正常细胞,癌细胞从抗氧化物得到的获益更多,这一发现增加了人们对于癌症病人食用饮食中抗氧化物的担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石黄退热灌肠的制备、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用石黄退热灌肠直肠推入保留灌肠法,治疗104例外感发热患者,单次退热时间为0.9±0.2小时,热程为1.5±1.2天,总有效率96%以上,优于对照组。结论石黄退热灌肠处方合理,质量可控,工艺可行,给药途径独特,疗效显著,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 标签: 石黄退热灌肠剂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中药颗粒是中药的常用剂型之一,综合了中药制剂理论的传统性和新颖性。目前,随着各种工艺技术如提取、纯化分离、制粒等不断发展,因其剂量较小,服用、携带、储存、运输均较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中药颗粒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制备工艺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ASMq)对不同抑郁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探讨ASMq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应激、利血平拮抗实验以及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实验,分别用ASMq低、中、高剂量(小鼠2.0、4.0、8.0g·kg-1;大鼠1.5、3.0、6.0g·kg-1)对上述模型进行全程干预,观察ASMq的抗抑郁作用效果。结果:ASMq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1)、悬尾不动时间(P〈0.01);具有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下降(P〈0.01)、眼睑下垂(P〈0.01)及运动不能(P〈0.01)作用,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与正常组相比,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大鼠糖水摄入量减少,敞箱实验中水平运动、站立次数明显下降,处于抑郁状态。ASMq干预组能够增加糖水摄入量、水平运动及站立次数(P〈0.01)。结论:ASMq能够改善不同抑郁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缺损,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 标签: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 不同抑郁动物模型 抗抑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隐性牙髓炎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隐性牙髓炎病人92例,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隐性牙髓炎病人92例,对照组病人实施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病人则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短期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短期疗效相比,实验组病人的临床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且经统计检验比较,P=0.044;一年后长期疗效相比,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成功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且差异经统计检验,P<0.05。结论对隐性牙髓炎病人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其短期及长期疗效明显优于多次根管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隐裂性牙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会阴伤口侧切与自然伤后缝合后的愈合状况。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会阴伤口类型分为侧切组和伤组,对所有产妇均进行会阴伤口缝合,对比两组产妇愈合状况。结果伤组产妇Ⅰ期愈合率与侧切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伤组产妇出血量与侧切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伤组产妇伤口疼痛率与侧切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会阴自然伤缝合后更利于产妇恢复,临床需根据产妇实际状况选择合适会阴切口方法,尽可能减少产妇会阴侧切。

  • 标签: 会阴伤口 侧切 自然裂伤 缝合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隐牙牙髓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法。先给予抗生素静滴,解热镇痛药物控制症状。稳定后备好患牙,排龈取模,观察7~10d无异常后粘贴牙冠;观察组采取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冠修复与根管治疗隐牙牙髓病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根管治疗 冠修复 隐裂牙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腰椎峡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经DR平片检查显示或未显示腰椎峡部患者,后经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PC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成像及手术治疗确诊腰椎峡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腰椎峡部的显示率。结果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MPR、PCR、VR等后处理技术成像发现腰椎峡部65处,漏诊1处,其显示率为98.48%(65/66),其中腰椎多椎体双侧峡部伴腰椎滑脱3例,腰椎单椎体双侧峡部伴腰椎滑脱20例,腰椎双侧峡部不伴腰椎滑脱5例,腰椎单侧峡部不伴腰椎滑脱3例,腰椎单侧不完全性峡部1例。DR发现腰椎峡部为43处,漏诊23处,显示率为65.15%(43/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直观、立体、多方位的观察腰椎峡部的数目、宽度及其周围情况,诊断准确率高,是目前检查腰椎峡部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16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腰椎峡部裂 诊断
  • 简介:过敏性鼻炎是IgE介导的鼻黏膜组织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加剧了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综述了参与过敏反应的关键介质和地氯雷他定炎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组胺药物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地氯雷他定 病理生理学 抗炎特性
  • 简介: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使用双联血小板策略可以减少再次发生缺血几率,但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术后双血小板(DAPT)至少一年已经成为共识,但一年后患者是否应该继续服用双抗药物?近日,来自美国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Yeh教授等在JAMA网站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许能给你提示.

  • 标签: PCI术后 经皮冠脉介入术 治疗 抗血小板 JAMA 医疗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药的治疗及药学监护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高血压药用药及监护情况。结果了解高血压的分类,做到合理用药。结论加强高血压药治疗的药学监护力度,促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高血压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