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南措姐在《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二期上发表关于基督教在藏传播的论文。文章对近代西方诸国在西藏传播基督教受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基督教是以西方世界为根基的宗教,它与藏传佛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形态,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伦理道德观等许多方面,均有差异:

  • 标签: 基督教 西藏 传播 原因 外来文化 伦理道德观
  • 简介:汪达尔战争与哥特战争是查士丁尼一世为了统一帝国而发动的战争。对拜占庭帝国、汪达尔王国以及东哥特王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查士丁尼一世在国内政治局势稳定、经济以及军事实力增长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要努力实现恢复昔日罗马帝国辉煌的美梦,而选择对外战争也自然而然地成为首选。或许查士丁尼一世有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或许是为了通过战争赢得军民的尊重。汪达尔战争与哥特战争的爆发及其先后顺序既与查士丁尼一世的政治目的息息相关,又与汪达尔王国与东哥特王国自身的政治局势、经济以及军事实力等因素相关。这两次战争在拜占庭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查士丁尼时代所不能回避的两次战争,一直受到史学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两次战争都十分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文章拟对汪达尔战争先于哥特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希冀对这两次战争的认识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 标签: 汪达尔战争 哥特战争 查士丁尼 拜占庭
  • 简介:1861年8月,咸丰帝弥留之际的"后事"安排,是一种意在调适权力平衡但又必然引起权力争夺的行政措施.上谕"铃印"的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皇权不致旁落,排除了肃顺等人挟制天子的可能,但同时也为慈禧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提供了可能和保证.慈禧与肃顺等人在慈禧的太后封号、有无干预朝政权、是否垂帘听政、辛酉政变等问题上较量的胜利,在相当大程度上皆依恃皇权代表的有利地位.当时弥漫于朝野上下的正统皇权主义思想,使许多文武大臣及封建士大夫对肃顺等人赞襄政务、辅弼幼帝的合法性与可靠性表示出普遍的怀疑.这种正统皇权主义思想才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成功的决定性深层次原因.它不仅影响着当时的人们,甚至影响着当代的某些史学工作者.

  • 标签: 辛酉政变 臣权与君权 正统皇权思想 成功原因
  • 简介:山东青州龙兴寺佛造像毁于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废佛改道的诏令下达以后,佛造像窖藏系龙兴寺佛教徒集中收藏。

  • 标签: 佛教造像 宋徽宗 宣和 立道废释 改号
  • 简介:光复会计划在浙路风潮中之所以失败,一是由于绅商的两重性及清政府各级官员的自救之策弱化了朝野冲突;二是光复会本身的'异端性'及革命处于低潮、对下层民众缺乏深入细致的宣传组织工作、与立宪派较量的力度不够;三是中下层民众斗争的焦点集中在'认购路股'的方式上,及农民的相对漠然态度、宁波帮工人的特殊性、股金来源涉及面不广等因素使其计划缺乏广泛而彻底的群众基础.

  • 标签: 浙路风潮 浙路公司 光复会员 拒款保路
  • 简介:中小城市酒店招人难、留人难、人才流失严重日益成为酒店经营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制约了酒店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酒店人才流失、留住酒店人才成为酒店获得竞争优势,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泰安市酒店业人才流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特点及危害的分析,从社会、行业、个人等三个层面对泰安市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梳理,提出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更新人才管理理念,健全酒店管理机制等对策,有效改善酒店企业人才流失现状,促使酒店走上更快更好发展之路。

  • 标签: 中小城市 人才流失 原因 对策 酒店
  • 简介:“骨系”等级婚制是卓仓藏人婚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婚姻形式而言,它是一种等级婚,它的产生,主要来自阶级制度。在卓仓藏人用以强化族群属性的各种手段中,“骨系”等级婚制的保留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卓仓藏人“骨系”等级内婚制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作一浅显分析。

  • 标签: 卓仓藏人 骨系 等级内婚
  • 简介:20世纪初乌拉圭在巴特列-奥多涅斯总统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领先于整个拉美地区的改革,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民族主义、社会福利和政治民主的原则。改革调整了市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乌拉圭现代国家的基础,使乌拉圭成为拉美的模范国家。乌拉圭之所以能够率先进行这样一场改革,是由于乌拉圭的历史特性与巴特列总统个人作用的结合,前者包括乌拉圭弱势的殖民地遗产、民众对两党长期争斗导致的政治暴力的厌倦、19世纪70年代之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形成对乌拉圭政治稳定的要求,乌拉圭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新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开展等。后者包括巴特列特殊的经历、成熟的思想和超凡的领导能力。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效结合导致乌拉圭率先发生了这场较为成功的改革。

  • 标签: 乌拉圭 巴特列-奥多涅斯 经济民族主义 社会福利 集体执政
  • 简介:中国工农红军20世纪30年代长征通过康区时,面对汉藏隔阂、国民政府的"反宣传"、严酷的自然环境等困难,积极开展了"扩红"宣传工作。红军通过建构"认同"以获取藏族民众的支持,通过谈判、合作、俘获、感化等方式争取土司头人与寺院喇嘛,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康区社会的各方势力,推动了红军顺利通过康区。同时,由于康区的社会生产力限制、红军人数众多等原因,藏族民众为了红军的顺利北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 标签: “扩红”宣传 红军长征 康区 原因
  • 简介:本文从两宋之际川陕地区时局变动与中央应对的关系,探讨宣抚处置司的设置原因。认为两宋之际川陕地区战略地位突显;川陕地区地方行政运行中弊端丛生,危机四伏;朝臣关於加强地方权力与整合地方力量的呼声日益兴起等,促成了川陕宣抚处置司的设置。川陕宣抚处置司的设置,是南宋中央在新形势下所作出的积极回应。川陕宣抚处置司的设置过程,提供了一个认识两宋之交地方行政运行的绝佳个案,从中展现出南宋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互动的演变轨迹。

  • 标签: 南宋 川陕宣抚处置司 地方行政 中央与地方关系
  • 简介:<正>言古代史学者,无不推崇奠定纪传体史书体裁的大师司马迁与班固,故班马并称,确非虚誉。然而,继承纪传体史书的传统并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的时期,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在政治上虽然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烽烟弥漫,使社会经济缺乏统一规划与安定发展的条件,但是,就局部或不同地区来说,社会经济还是有所发展;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也比较显著;特别在章典制度、学术思想和民族融合等方面,仍不失为上承秦汉和下启隋唐的重要历史时期;尤其是史学的发展,不论从史学地位的提高、修史制度的改进、史

  • 标签: 魏晋南北朝时期 史学 史书体裁 起居注 修史制度 纪传体
  • 简介:太仓刘家港天妃宫是妈祖信仰北传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在郑和下西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角色,现已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然而今人对这一重要历史遗迹始建时间与变迁等历史地理的认知多有错误。文章从史源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考证后认为:路漕天妃官即刘家港天妃官,刘家港天妃宫始建时间为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午),而非官方宣称的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也不是一些地方史专家认为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亦不是一些史料记载的至正三年(1343年)或明永乐初年。至正二年(1342年)刘家港天妃宫迁建的原因是刘河河道“北徙”而非长江南岸崩坍,不能用张寅《海塘论略》中所言元代刘家港天妃宫三迁来论证明末清初长江口南支南岸的崩坍。

  • 标签: 刘家港 天妃宫 元代 始建 迁建
  • 简介:晚清招商局的创办是在官府控制、庇护下,利用上海租界文化环境优势、华人商股实现的,并由此确立官督商办的经营体制。由于官府对招商局的事实占有及侵权损害,致使股东、经理者均无法完整行使其权利义务,招商局在官府的庇护、控制下转向官督官办。

  • 标签: 轮船招商局 官督商办 商为官用
  • 简介:西医是近代西学东输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自觉接受西学的过程中,吴汝纶时传统中医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由相信走向怀疑,最终转向西医。这一转变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完成的,是与晚清中国时西洋医学的认同过程和认识水平相一致的。它既是历史推力的结果,更是吴汝纶比较、权衡后的理性抉择。

  • 标签: 清代 吴汝纶 中医 西医
  • 简介:我国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经过二十几年的蓬勃发展之后,发展势头开始有所下降。本文选择西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循化乡镇企业,针对发其发展出现滞后的状态咩重分析内因和周围环境变化,并提出了几点调整策略。

  • 标签: 乡镇企业 循化县 规模经营 科技创新 名牌创新
  • 简介:<正>科举考试是我国自隋唐以来选用官员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士大夫跻身于统治集团的必经之途,也是最高统治者用以扩大统治基础和搞平衡政治的重要手段。能不能考取进士是决定士大夫前途命运的大事。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翰林学士刘三吾、吉府纪善白信蹈奉命为会试主考官,取录了

  • 标签: 南北榜 士大夫 公元 朱元璋 统治基础 统治者
  • 简介:2003年以来,新疆在民族团结教育中,主要讲“四个认同”,即国家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四个认同”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文化的认同,它是其他认同的基础。这种认识,也是历史经验的一个总结。

  • 标签: 文化认同 深层次原因 应对之策 新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代
  • 简介:明未民族战争尤其女真的崛起,是明未农民起义的有力策应.努尔哈赤从起兵始就把矛头指向明王朝,但在具体战役的实施和轻重缓急的安排上极其谨慎.他与蒙古修好,使矛盾缓和,先统一内部,以防备明朝.在此期间,努尔哈赤为长久发展,在内政上采取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措施,包括:创建八旗,实施军政合一的制度;建国后,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西去占领辽东;发展农业,以解决各民族的生计问题;改革政诒,加强封建主义的中夹集权.再加上以德治人的统治者个人素质等综合因素,是后金军事上战胜明朝,政治上打败蒙古,使整个蒙古社会转型的重要客观原因.

  • 标签: 清代 蒙古 女真 后金 社会转型 明未
  • 简介:借助于计算机对540次欧洲战争的原因所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领土、霸权/征服和争夺权力等问题.近代早期,除领土和霸权/征服同题外,宗教问题也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主权时代,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领土问题和商业/航海问题.革命与民族主义时代,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问题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二十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维护政权自主生存和民族问题.

  • 标签: 欧洲 战争原因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