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报道,近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在高性能纳米发电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生物医学微系统供能的倍频高输出纳米发电机。该纳米发电机基于摩擦生电原理,通过采用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材料和“三明治”结构,成功克服了传统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不高的缺陷,其输出电压高达465V,输出电流为107.5μA,功率密度为53.4mW/cm3.

  • 标签: 纳米发电机 输出性能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三明治”结构 生物医学 摩擦生电
  • 简介:通过前处理,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表面形成活性中心,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在微球表面沉积镍合金层,制成了单分散PMMA/Ni复合粒子,采用XPS、XRD、SEM、比表面分析仪、微米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制得的复合粒子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粒子大小约10μm,呈单分散性,分散度在0.025左右,包覆层呈较好的球形,结构致密,形状规则,具有一点的柔软度,合金层大约在0.5μm,主要成分为含高磷的镍磷合金。

  • 标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化学液相沉积 单分散 复合微球
  • 简介:钛酸钡因具有高介电常数、压电铁电性及正温度系数等优异性能而成为重要的陶瓷材料。烧结工艺对钛酸钡陶瓷的致密化与显微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钛酸钡陶瓷存在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率较大、介电损耗高、击穿场强低、本身存在薄层时吸收强度弱和带宽窄等缺点,常常通过掺杂改性来提高钛酸钡陶瓷的性能,而不同掺杂材料对钛酸钡陶瓷的影响各异。综述了近年来高性能钛酸钡陶瓷烧结工艺和掺杂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并列举了钛酸钡陶瓷的主要应用场合。钛酸钡陶瓷应用前景广阔,进一步研究更优良的钛酸钡陶瓷烧结工艺及掺杂工艺意义重大。

  • 标签: 钛酸钡陶瓷 高性能 烧结工艺 掺杂工艺
  • 简介: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聚合物基体,添加氢氧化铝(ATH)、有机改性磷酸锆(0ZrP)为阻燃剂,探讨了这类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ATH与OZrP复配使用能有效抑制聚合物材料燃烧时的融滴并产生协同阻燃效应。锥形量热实验(CCT)和微燃烧量热(MCC)测试表明.LDPE/EVA/ATH/OZrP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比LDPE/EVA和LDPE/EVA/ATH阻燃体系有明显降低。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试验也表明,添加5%0(质量分数)OZrP可使复合材料氧指数达到32,通过UL94V-O测试。

  • 标签: 低密度聚乙烯 氢氧化铝 协同 热释放速率
  • 简介:文章主要介绍了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原理,以及气相法纳米合成装置的设计与组装。在气相法制备纳米材料原理基础上,以反应原理简单、可调可控为原则,设计组装了气相纳米合成装置,并研究了其工艺。

  • 标签: 纳米材料 气相法 工艺
  • 简介:介绍了高铬高钴耐热钢成分设计的理论,研究了耐热钢的微观组织、热处理工艺和力学性能;根据裂纹产生的机制,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了恰当的热处理工艺,有效地防止了淬火裂纹的产生。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成分设计和热处理的高铬高钴耐热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标签: 耐热钢 强化理论 DV—Xa分子轨道法 热处理工艺
  • 简介: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和模拟缺陷结构的超原胞的方法,通过计算比较ZnO、Zn15Y1O16Zn16O15、Zn15O16和Zn14Y1O16五个体系的自旋极化电子态密度,分析了O空位和Zn空位两种点缺陷对Y掺杂ZnO薄膜磁性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氧化锌和钇掺杂氧化锌薄膜的磁性都来源于Zn空位周围被极化的O原子。

  • 标签: ZNO薄膜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稀土元素在镁合金中具有阻燃、净化熔体等作用,能有效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可细化显微组织、形成准晶相、抑制形变织构,提高镁合金的室温及高温强度和塑韧性等力学性能;并改变镁合金表面腐蚀层结构、控制阴极相数量和分布以及影响电化学过程,从而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总结了利用稀土元素改善镁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对稀土镁合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稀土 镁合金 组织 性能 现状
  • 简介:在室温200℃的范围内,对磁控溅射制备NZnO薄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以ZnO为阴极靶材,通过温度调节器对基片溅射温度进行控制,以实现对ZnO溅射薄膜特性的控制。系统真空度为3×10^4Pa,溅射气压为5.5Pa,溅射时N90min,通过XRD进行表征,用Jade5.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ZnO薄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具有高度c轴择优取向;在室温20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002)衍射峰的位置趋向34.4°。

  • 标签: ZNO薄膜 磁控溅射 X射线衍射
  • 简介:世界各国对电磁波屏蔽、吸收材料的研究日益重视,国内多家单位致力于该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我国还未形成电磁波屏蔽、吸收材料产业,只是小范围的进行材料的制备。电磁波屏蔽、吸收材料的研发、产业化、市场化显得尤其重要,对其研究应增加投入力度,产业化步伐应逐渐加大,并迅速形成较大规模。

  • 标签: 电磁波吸收材料 国内 电磁波屏蔽 材料产业 产业化 市场化
  • 简介:由欧盟发起了一项投资2000万欧元旨在加强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所使用的有机聚合物进行基础性研究的科研项目。这些有机聚合物在通电状态下发出光,可应用于信息技术和照明行业。该项目的合作者包括荷兰飞利浦和德国西门子公司,以及来自法国、德国、波兰、比利时、意大利、芬兰、荷兰和瑞士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最近几年,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已获得长足进步,预计它们将成为新一代固态光源。

  • 标签: 发光聚合物 欧盟 德国西门子公司 有机聚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技术
  • 简介:综述了高活性金属粉,特别是高活性纳米铝粉的研究进展。详述了纳米铝粉的粒径对其熔点、表面氧化层厚度、氧化起始温度以及纳米铝粉的点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高活性纳米金属铝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高活性纳米金属铝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材料科学 高活性金属 纳米金属铝
  • 简介:通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均匀分散在乙醇中,对改性前后的ZnO分别通过XRD、IR、SEM表征,并测定Zn0/乙醇分散液和通过SD将纳米ZnO涂覆到雨伞布料后的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nO通过偶联剂的改性后,晶体结构无明显变化,ZnO表面羟基与偶联剂分子结合后可均匀分散在乙醇中;在Zn0/乙醇分散液中,ZnO质量浓度仅需0.2‰,紫外线透过便可控制在5%以下;在布料涂敷少量的纳米ZnO后,其抗紫外性能可明显提高。

  • 标签: 纳米ZNO 表面改性 抗紫外 纳米材料表征 硅烷偶联剂
  • 简介:介绍了激光表面改性的方法,综述了几种表面激光改性的研究现状。激光表面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表面熔凝、激光熔覆、激光冲击硬化及激光诱导沉积技术,利用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可改善合金表面耐磨和耐蚀等性能。

  • 标签: 合金 激光表面改性 耐磨性 耐蚀性
  • 简介:选用普通石英砂为骨料,加入水玻璃作为粘结剂,采用颗粒堆积并添加造孔剂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可用于污水处理的多孔陶瓷滤球。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造孔剂的含量和骨料颗粒大小对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多孔陶瓷的微观结构,并初步研究了烧结动力学问题,探讨了烧结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烧结理论和烧结模型。

  • 标签: 多孔陶瓷 颗粒堆积法 烧结动力学
  • 简介:研究了低吸水率高强页岩陶粒配制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HSLC)的干缩变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轻集料含量和减小最大粒径的方式来提高轻集料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的干缩变形有明显不利影响;预湿处理对采用低吸水率陶粒HSLC的干缩变形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灰比对HSLC干缩变形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存在临界水灰比使混凝土收缩变形最大.试验测得的临界水灰比为0.45;水泥用量较低时,HSLC干缩变形对水泥用量增加敏感,当水泥用量接近临界用量时,其敏感性大大降低。

  • 标签: 高强轻集料混凝土 干缩变形 预湿处理 水灰比 水泥用量
  • 简介: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S-H凝胶,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制备工艺、原材料与钙硅比对C-S-H凝胶结构的影响。经过详尽的X衍射(XRD)与核磁共振(NMR)分析表明,制备的样品都具备C-S-H凝胶的峰型特征;活性反应法相对于沉淀反应法制备的C-S-H凝胶层间距小、聚合度低;证实了C-S-H凝胶的层状结构,且层间距随钙硅比的增大而减小;Q^2/Q^1值与直链平均长度随钙硅比的增大而减小。

  • 标签: C-S-H凝胶 凝胶结构 水热合成 插层反应
  • 简介:据媒体近日报道,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研究人员使用以蓝宝石为衬底的GaN晶片,成功研制出GaN核电池原型器件。该电池采用30微居的Ni-63同位素作为能量源,开路电压为0.1V,转换效率为0.32%,电荷收集效率为29%。

  • 标签: 核电池 GAN 电荷收集效率 纳米技术 研究人员 开路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