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斑秃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斑秃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毛囊自身免疫性疾病11l。笔者应用薄芝片口服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57例轻度斑秃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薄芝片 曲安奈德注射液 斑秃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主因双侧臀部出现红色硬结15d,于2014年12月2日就诊。患者15d前于外院妇产科行辅助受孕,予黄体酮臀部肌内注射40mg/d(10mg/ml),共15d(积累注射量600mg),期间双侧臀部注射部位周围逐渐出现局部红肿、硬结,渐加重,有轻度压痛。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关节痛等。

  • 标签: 脂膜炎 人工性 黄体酮
  • 简介: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可以采用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由于人们对美容要求的不断提升和减少全身系统化疗的不良反应的需求,目前,对于部分皮肤恶性肿瘤,其外科手术不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皮肤恶性肿瘤已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该文主要论述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基底细胞癌、皮肤B细胞淋巴瘤的适应证、禁忌证、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 标签: 基底细胞 淋巴瘤 B细胞 皮肤 治疗
  • 简介:外阴白色病变是目前病因尚未阐明之疾病,尚无确切疗法。我院自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用5-氟脲嘧啶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外阴白色病变5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标签: 复合丹参注射液 外阴白色病变 5-氟脲嘧啶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30例,并与复方青黛胶囊治疗30例作对照,对治疗前后PASI均值及皮损消退时间、总有效率、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PASI积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皮损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7.7%,对照组复发率为1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疗效优于复方青黛胶囊。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复方苦参注射液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薄芝菌注射液联合米诺地尔溶液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薄芝菌注射液肌肉注射加皮损局部外涂2%米诺地尔溶液;对照组仅皮损局部外涂2%米诺地尔溶液。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和记录患区毛发再生情况,判定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菌注射液与米诺地尔溶液联合应用治疗斑秃疗效满意。

  • 标签: 薄芝菌注射液 米诺地尔溶液 斑秃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93例中度以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和丹参注射液400mg,对照组1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400mg,对照组2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均为每日1次,连续用药10天。三组的基础治疗药物均为阿维A胶囊10mg口服,1天3次,连续用药10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1、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5.04、5.36,P值均〈0.01);治疗组的PASI下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2(P值均〈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较二者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疗效更确切。

  • 标签: 银屑病 复方甘草酸苷 丹参
  • 简介:目的:探讨囊肿型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5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异维A口服,对照组65例单用异维A口服治疗,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8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71.7%,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率27.7%,总有效率6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9,P〈0.05)。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异维A口服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安奈德 异维A 囊肿型痤疮
  • 简介:目的:分析曲安奈德结合利多卡因皮损内局部注射对疥疮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疥疮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曲安奈德结合利多卡因(1∶2)皮损内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疥疮结节外涂肤轻松软膏,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结节平均消退时间为(9.4±5.2)d,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节消退时间(12.3±6.7)d,差异有显著性(t=2.327,P<0.05);观察组在治疗7d、14d及21d时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及21d时大结节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结合利多卡因皮损内局部注射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疥疮结节 利多卡因 曲安奈德
  • 简介:尖锐湿疣fcondyloma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好发于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柔软赘生物,可呈菜花状,少数患者可诱发癌变,又称为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本病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复发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位居我国性传播性疾病的第二位,故日益受到重视。我科2009年8月~2013年1月对收治的CA患者采用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并辅以人文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尖锐湿疣 激光 二氧化碳 干扰素 护理
  • 简介:目的:应用裂区设计探讨胸腺五肽、山莨菪碱、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四联围针皮下注射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的有效性、相互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A1B1、A1B2、A2B1、A2B2四组,每组6例.A因子:用四联围针皮下注射患者疼痛区.B因子:口服加巴喷丁.A1B1:同时应用A、B两种治疗方法;A1B2:用A不用B治疗;A2B1:不用A用B治疗;A2B2:不用A与B治疗,仅服维生素C片.每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用裂区设计处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每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分别为:A1B1组:7.50±1.05分,A1B2组:6.50±1.38分,A2B1组:5.50±1.87分,A2B2组:2.00±0.89分;裂区方差分析:A与B治疗PHN均有效,A更好,二者有交互作用.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围针皮下注射 加巴喷丁 裂区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斑秃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52例)及对照治疗组(49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针注射治疗,对照治疗组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患者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①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与对照治疗组(7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斑秃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上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治疗组治疗后CD3+T细胞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后CD3+T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治疗后与自身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外周血CD8+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⑥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与自身治疗前比较,CD4+/CD8+比值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调节斑秃患者Th1/Th2免疫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斑秃的目的,二者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斑秃 复方甘草酸苷 卡介菌多糖核酸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检测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观察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作疗效评估,进一步作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正常人,而Th2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美能治疗后,患者Th1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h2细胞因子水平下降。Th1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呈正相关,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美能通过逆转慢性荨麻疹患者失衡的Th1/Th2免疫反应是其达到临床疗效的可能机制之一。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治疗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TH1/TH2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确诊的1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均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B组、C组分别以1倍最小红斑量(MED)、3倍MED、6倍MED为初始剂量实施308nm准分子光治疗,D组不照射,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4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临床疗效、照射次数、照射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PASI和DL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ASI和DLQI评分方面,D组>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33%、77.08%、91.67%、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照射次数、照射剂量方面,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采用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治疗的3组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组综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大剂量308nm准分子光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较佳,能减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与皮肤生活质量,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加以注意。

  • 标签: 银屑病 308nm准分子光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生活质量
  • 简介:背景一项18个月的有效性研究报告表明,使用小颗粒透明质酸凝胶(SGP-HA)填充剂在一次重复注射后纠正鼻唇沟皱褶有效期可持续至18个月。本文评估使用治疗鼻唇沟皱褶(NLF)持续至36个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透明质酸凝胶 鼻唇沟 有效期 填充剂 皱褶 重复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