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着重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运用护理干预对其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80例该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FBG为(6.62±1.35)mmol/L,2hPG为(7.31±2.16)mmol/L,HbAlc为(5.63±1.42)%,低血糖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改善其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强化治疗期 护理干预 低血糖发生率 影响
  • 简介:将2016年11月-2017年10月106例T2DM患者,按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加以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FBG、2hPG、HbA1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老年T2DM的治疗中兼具了安全性与有效性双重优势。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二甲双胍 血糖水平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血糖,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优于对照组75.9%(P〈0.05);观察组FPG、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

  • 标签: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 作者: 欧阳明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分泌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卫生院,湖南 岳阳 414511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8例探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收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将“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参考依据,分为参照组(n=49例)执行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组(n=49例)执行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的糖脂代谢指标。结果:探究组糖脂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与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相比,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具有突出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冠心病;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讨论酮康唑与保妇康栓联合用药治疗阴道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52例阴道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单用酮康唑)与观察组(酮康唑联合保妇康栓),每组分别为26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阴道症状评分(阴道健康状况、阴道炎性症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阴道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酮康唑与保妇康栓联合用药治疗阴道炎合并糖尿病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炎合并糖尿病 酮康唑 保妇康栓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对症治疗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抽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占60例。一组患者单纯使用对症治疗,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即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脑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结果完成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实验组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为(4.52±1.33)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效果更佳,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 对症治疗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