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耳穴贴压在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接诊的120名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人,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耳穴贴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眩晕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眩晕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眩晕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耳穴贴压,患者眩晕改善情况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耳穴贴压 眩晕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弱视治疗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其应用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起于2021年3月,结束于2023年3月,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全面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情绪状态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普通组和全面组情绪状态和满意度对照中,普通组情绪状态为57.26±3.11(分)、全面组为42.62±3.07(分),普通组满意度为86.39±3.27(分)、全面组为96.04±2.08(分),(t=14.882,p=0.014),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儿童弱视治疗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方式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儿童弱视 全面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中风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其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风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筛选我院急诊科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运用电脑随机选取法将所有病例分成两组,组别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人数各有30例,对照组抢救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将两组最终取得的急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急诊急救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急诊抢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抢救过程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最终取得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部整形手术在整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6月—2023年4月治疗的100名进行眼部整形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整体眼部护理。并对比术后拆线时间、红肿消退时间、面部不良反应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拆线时间、红肿消退时间、面部不良反应率均较对照租患者少,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通过对眼部整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为患者提供系统化的眼部治理,提高患者的眼部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论文旨在探讨新生儿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和改进护理实践。方法 研究纳入本院在2022年4月至10月的80例新生儿,遵循公平性原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n=40)。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的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疼痛护理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在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指标水平。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在体温升降幅度(0.35±0.45)和暖箱时间(13.27±0.35)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的体温升降幅度(0.65±0.31)和暖箱时间(16.87±0.29)。同时研究组在睡眠时间(20.41±0.20)和血氧饱和度(97.12±1.21)上均高于对照组( 16.72±0.74; 91.73±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中采用心理安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观察本院接收的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心理安全护理干预,分析各组护理之后患者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SAS、SDS有关心理评分上,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 心里安全理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痛镇静护理措施护理ICU患者的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ICU患者110例被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对照组,除此之外,再加上镇痛镇静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镇痛镇静疗效总有效率为96.97%,其比对照组(83.33%)高了13.64%;观察组51例(86.36%)患者不再焦虑,其比对照组57.57%高了28.79%;中度焦虑患者观察组1.52%比对照组13.64%低了12.12%;观察组重度焦虑比对照组低了12.12%;差异均较显著(P

  • 标签: 重症病危患者 镇痛镇静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患者治疗时采取优质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患者为我科治疗的白内障100例,观察开始于2023年3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5月,并且将患者分成参考组与对比组,参考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比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参考组和对比组护理效果中,参考组满意为94.00%,对比组满意为80.00%;参考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6.00%,对比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42.00%;(x2=16.297,p=0.009),结果有差异。结论:白内障患者治疗时使用优质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老年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在骨科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护理。结果:观察组VAS评分(1.2±0.3)和ADL评分(92.21±5.45)均高于对照组(3.1±0.2)和(77.37±5.14)(P<0.05);结论:无痛护理管理系统在骨科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整体康复效果。它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痛护理 骨科术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病护理中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70例肝病患者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1日入院,奇偶数做组别分配,参比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护理期间实施人文关怀,效果比对。结果:患者不良情绪评测,试验组得分较低,生活质量评测,试验组得分较高(P<0.05)。结论:肝病护理期间,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干预作用显著。

  • 标签: 人文关怀 肝病护理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安全干预,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时间开始于2021年9月,结束于2022年8月,将11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和护理安全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操作合格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护理操作合格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中,常规组护理操作合格率为85.96%、观察组为98.27%,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79%、观察组为3.44%,(x2=13.891,p=0.012),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眼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眼科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干预 效果
  • 作者: 吴皓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江油市武都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绵阳621702
  • 简介:目的:观察急腹症患者分诊及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定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就诊的16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讨论对象,将160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对照组(n=80)与研究组(n=80)。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及分诊流程,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急诊指标、护理质量及整体急诊效果。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长、确诊时长、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急诊室留观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及护理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分诊正确率、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重复诊断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急腹症患者的问诊效率,治疗成功率较高,可广泛的应用于急腹症的问诊接待护理工作中。

  • 标签: 急诊;急腹症;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疝气手术患者给与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作出探究。 方法 样本选取于 2018 年 01 月 -2020 年 05 月期间内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 的 20 例 疝气患者,按照平均原则,随机分配为各 10 例 给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与给与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统计对比组间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舒张压、收缩压和血糖方面观察组指标水平更好,比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通过对比统计实验证明,对疝气手术患者给与优质护理干预要比普通护理效果更显著,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术后康复,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疝气手术 血压 血糖
  • 简介:氧气雾化吸人适用于哮喘患儿的吸入治疗[1],是治疗哮喘的主要给药方法,可迅速解除患儿气道平滑肌的痉挛,改善低氧症状.本院呼吸内科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共收治96例哮喘患儿,经过对患儿氧气雾化吸入前后呼吸频率及哮鸣音增减率的监测,发现护士的操作因素及吸入时气雾量大小明显影响氧气雾化吸人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氧气 雾化吸入 哮喘 给药方法 呼吸频率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为其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服务,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社区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 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在2018年 4月 -2019年 8月 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0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肿瘤护理,即外周静脉留置针;实验组患者在术后采用PICC技术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 VAS评分,静脉炎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 。结果:经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在接受肿瘤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静脉炎分级,并发症发生率 等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均存在差异,即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由两组的实验数据可见,在肿瘤护理中,PICC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除了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外,还增加了留置导管的时间,降低了患者因肿瘤造成的疼痛程度,更是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使得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很可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技术 肿瘤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58例行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0例,试验组运用经循证后的新清洁灌肠法,而对照组运用教科书上传统的清洁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及灌肠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采用新清洁灌肠法灌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灌肠液外溢、腹痛腹胀、肛周水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的清洁灌肠法能减少灌肠次数,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清洁灌肠 舒适度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胃管置入法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7月需置入胃管的129例急诊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式胃管置入组(n=68)和常规置管组(n=6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改良式胃管置入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置管组(P〈0.01),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置管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置管组(P〈0.05)。结论改良式胃管置入法不仅具有置入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的优点,而且改良式胃管结构简单,置管时操作快捷、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胃管 置管 改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择近期我院244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而对比两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结果: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实验组产妇1d内乳汁分泌率、母乳喂养率明显更高;实验组患者乳房胀痛率更低。结论:针对性产后护理对于乳汁分泌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

  • 标签: 产后护理 乳汁分泌 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