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入2015年8月—2016年8月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收治该院的病例数共78例,按就诊日期单号与双号差异分组。单号就诊进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有39例。双号就诊进入研究组,实施多样性护理,有39例。护理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FPG和2hPG改善明显,依从性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采用多样化护理方式,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依从性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有效,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多样性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功能、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社交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喘息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血糖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 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T2DN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20例为对照组。根据HbA1c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值组(12例,HbA1c〉10.0%)、中值组(19例,7.0%≤HbA1c≤10.0%)及低值组(8例,HbA1c〈7.0%)。结果观察组HbA1c和u-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随着HbA1c水平提高,u-ALB水平上升。结论HbA1c联合u-ALB水平检测可于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肾病。

  • 标签: HbA1c水平 u-ALB水平 2型糖尿病肾病(T2DN)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在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左心室功能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3月大庆市人民医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糖化血红蛋白大小分为2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6.5%纳入A组,共纳入40例;其余38例糖化血红蛋白均≥6.5%,纳入B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受试者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左技术产生的心室功能数据。结果3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质量大、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中左心室质量、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或可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检测的敏感指标。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室功能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良 糖化血红蛋白 超声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对症治疗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抽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占60例。一组患者单纯使用对症治疗,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即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脑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结果完成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实验组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为(4.52±1.33)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效果更佳,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 对症治疗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