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医疗卫生领域,尤其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上,信息的获取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思考是否有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可能性。通过实践观察,笔者发现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传染病防治、卫生工作监督管理和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信息系统都有着巨大作用。

  • 标签: 信息技术 医疗卫生 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活动中引入健康教育措施的价值。方法 2023.1-2023.12,选择48例我院高血压患者,选择掷骰子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血压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成效更显著,患者血压水平更稳定,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

  • 标签: 健康教育,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加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防治,探究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社区门诊就诊的慢性病患者中选取60例参与实验研究,护理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健康管理,比较患者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共有29名患者的血压控制达到目标值,28名患者的血脂水平达标,同样有29名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相比之下,对照组分别有20名、18名和22名患者在血压、血脂、血糖控制上达到标准。此外,在非药物治疗认知方面,观察组内有28名患者明确表示了解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有27名患者对慢性疾病的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知晓。而对照组分别为16名和18名患者。从患者的行为变化上来说,观察组维持良好生活方式的患者有27例,遵医行为良好的患者有28例,服药依从性良好的也有28例,坚持规律运动的患者达到了26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将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到达标状态,同时会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认知,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积极的根据医嘱进行合理用药,改变生活习惯,坚持规律运动,确保睡眠充足,对于慢性病的防治更为有效。

  • 标签: 老年慢性病 健康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2021年开发区退管人员健康体检结果情况,并对比2019年和2020年体检结果,了解退管人群的健康状况,为老年人及老年前期人群防病、治病,慢性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21年开发区1271例退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并对比2020年2149例、2019年1324例退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结果:2021年1146名老年人体检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常见且可改善的为体重腰围超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对比2020年及2019年体检结果,严重情况稍有好转。存在不足:对慢病认识有所提高但仍不足;老年及老年前期保健知识宣传力度不足;饮食不合理;运动不足或者不运动;服药不规律。建议和对策:继续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治未病理念;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习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宣传;加强社区基层的慢性病管理等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对其心理健康以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健康评分以及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健康 社区护理 血压水平 护理效果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干预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某社区160名中年和老年人,2020年11月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80名,未采取干预措施,试验组80名,行社区干预,一年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合理饮食、按时用药、按时体检、体育锻炼评分、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中年和老年人群发生高血压和脑卒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社区干预 高血压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社区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效果。方法:从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我社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2例患者参与研究。数字编号后随机均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叠加社区药学服务,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数据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药学服务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药学服务 2型糖尿病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社区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效果。方法:从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我社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2例患者参与研究。数字编号后随机均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叠加社区药学服务,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数据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药学服务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药学服务 2型糖尿病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复合式营养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08月-2020年12月本社区纳入的86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后分别实行常规干预(参照组)和复合式营养干预(观察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参照组其血压水平显著降低;比较参照组的干预满意度,观察组较高(P

  • 标签: 复合式营养干预 社区高血压 满意度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不同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5~11月随机抽取哈尔滨市南岗疾控中心辖区某社区600名≥15岁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的知晓情况,了解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态度和实际行为。将所有统计数据进行总体计算,并依据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等情况对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全体研究对象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得分为(39.04±13.68)分,态度得分为(4.33±1.66)分,行为得分为(10.32±3.70)分。男女常住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行为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在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扩散中的作用,以期为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择本社区300户家里有幼儿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300户居民均分为两组,每组150户,对照组的150户居民并不接受手足口病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实验组的150户居民接受手足口病社区健康教育管理,经过一年时间后,对两组居民对于手足口病防控的认识程度以及对于手足口病的重视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接受了社区健康教育管理的实验组居民,其对于手足口病防控的认识程度明显较对照组的理想,对于此疫情的重视程度也较对照组重视,以上两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疫情扩散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42例(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的观察组(21例)与常规护理对照组(21例),观察患者血糖水平、生活方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生活方式改善评分高,P<0.05。结论:社区全科问诊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值得借鉴。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全科问诊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与疾病控制中的社区健康教育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保健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与疾病控制中的社区健康教育作用显著,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后冠心病患者保健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复发率情况显著减少,因此社区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与疾病控制中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社区健康教育 保健与疾病知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护理(Preci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PNI)在社区2型糖尿病(T2DM)及高血压(Hypertension,HT)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社区管辖的22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组。对照组110例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110例实施PNI。对比两组患者遵医率、疾病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两次随访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率、疾病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两次随访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提高社区T2DM和HT健康管理效果,提高患者遵医率、疾病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精准护理 社区健康管理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社区共计52名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52名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的时间开始于2021年十月份,研究的截止时间是2023年十月份。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将参与研究的52名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每组均纳入26名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的患者提供社区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以此判断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 居家养老 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全科护理的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病人未接受社区全科护理,而观察组病人则接受社区全科护理,对照组组间患者的并发症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全科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全科护理 规范化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用在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效果及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50例慢性病高危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25例,采用常规诊疗模式)、观察组(纳入25例,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评价组间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年度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86.38±5.98)分、患者满意度评分(91.55±2.38)分高于对照组(78.93±5.87)分、(87.84±3.48)分,且年度医疗费用(2109.53±142.76)元少于对照组(3211.78±156.89)元,P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 慢性病 高危人群 健康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医院服务对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移动平台慢性病一体化管理的作用。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某社区医院接诊的慢性病常住居民522例,根据不同治疗的诊疗模式分为两组,常规管理组(n=261例)和一体化管理组(n=261例),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社区诊疗模式,一体化管理组采用社区医院一体化诊疗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及药品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率、健康知识形成率、健康教育参与率。结果:一体化管理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疾病控制情况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一体化管理组患者的药品知识掌握率、服药依从率、健康知识形成率、健康教育参与率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医院诊疗服务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移动平台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社区医院诊疗服务 医院-社区-家庭 慢性病 一体化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受PCI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本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 稳定性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