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患儿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实行头罩呼吸器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肺部出血,颅内出血,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患儿中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困难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不同时间的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科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其中A组46例给予间隙蓝光照射治疗,B组46例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不同时间段A组患儿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为6.52%,B组为28.26%,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显著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应用及推广价值更高。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新生儿科抽取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的脐部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要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其效果比采用常规的护理理念进行新生儿脐部护理要好,可以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护理工作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新生儿脐部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儿,给予参照组患儿复苏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并发症防治。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实施复苏和相关并发症防治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 并发症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度窒息症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2017年期间在我院间治疗的重度窒息新生儿纳入本次研究,总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基础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心、肾功能损害、肠胃功能障碍以及HI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内数据对比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脏器功能受损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重度窒息症状 血管活性药物 临床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探讨安全护理的干预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重症监护室的114例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采用实际调查法、资料回顾分析法等,记录和统计期间新生儿护理当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结果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中,共发生不良事件53例,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34/114)。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可提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近几年,低血糖成为了新生儿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谢类疾病,一般而言,正常足月的儿童低血糖发生几率在1%到5%,而一些早产儿的低血糖发生几率将高达20%到25%之间,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避免持续性低血糖造成的神经细胞死亡,成为了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新生儿低血糖的内涵和分类,并从影像学表现和预防机制两个方面对新生儿低血糖及低血糖脑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 脑损伤 预防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肺炎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并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80%),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病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起到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降低体温恢复的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人性化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采用物理性的听力筛查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联合筛查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探讨适用于推广的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模式。方法选择当地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产科出生的326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进行同步筛查,分析统计结果,初步建立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的标准规范和模式。结果在6537例新生儿中,经检测GJB2基因、SLC26A4基因、线粒体12SrRNA基因、GJB3基因携带与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有相关性,基因检测正常的新生儿与异常相比,听力筛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两者互补模式的建立,可弥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不足之处,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聋基因 联合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57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MRI检查诊断符合率及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高于CT检查,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低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检查对于HIE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但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效果不如CT检查。

  • 标签: CT MRI 诊断 HI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7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干预、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与新生儿家属满意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比较,包括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与出暖箱时间等,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指标观察,包括新生儿进奶量增加、排便次数、首次胎便时间以及胎便转黄时间观察组优势均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8.95%(30/38)、97.37%(37/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模式应用下,有助于患儿各项体征指标保持稳定,且可提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鸟巢式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自拟养阴活血降糖方对高热量饮食加STZ致糖尿病大鼠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通过高热量饮食加STZ造成糖尿病模型,通过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的皮质醇含量的变化,评价养阴活血降糖方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康及二甲双胍组也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皮质醇的含量,但作用弱于养阴活血降糖方高剂量组,养阴活血降糖方高剂量组及中低剂量组均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皮质醇的含量,并且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养阴活血降糖方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并且养阴活血降糖方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糖尿病 养阴活血降糖方 皮质醇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去卵巢大鼠总计60只,按照每组10只分为六组,将其中三组作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剩余三组接受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以及观察组-3,通过测定大鼠骨量以及骨微结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炮台运动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1的骨密度与对照组-1进行比较明显明显差异,其余同时期观察组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期观察组中大鼠的骨吸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形成参数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短期的中等强度炮台运动对大鼠骨量以及骨微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受到明显抑制,从而解决去除卵巢所致的骨密度下降问题。

  • 标签: 中等强度 跑台运动 持续时间 去卵巢大鼠 骨量以及骨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指数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与胎便初排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和胎便初排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拍嗝方法运用于对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新生儿1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拍嗝方式进行护理,58例研究组采用改进拍嗝方式进行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拍嗝的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等。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经护理后拍嗝的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拍嗝方式对比普通拍嗝方式运用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新生儿 拍嗝方法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RDS新生儿中随机抽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远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加快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康复,减少并发症,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集束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影像检查对新生儿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诊断应用分析。方法选择58名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哮喘的婴儿进行研究。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等分成两组,分别为对比组29人,采用X线照射进行诊断;研究组29人,采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并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无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都能获得不错的诊断效果,但在诊断结果的准确度上,研究组要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来诊断新生儿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得到的准确度有所不同,其中螺旋CT检查比X线照射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应用前景可观。

  • 标签: 影像检查 食管闭锁 食管气管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住院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呼吸暂停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呼吸暂停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用药以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用药后呼吸暂停次数显著降低,呼吸暂停发生的时长、消失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效果明确,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暂停的次数,缓解呼吸暂停发作、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枸橼酸咖啡因 新生儿 呼吸暂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的方法与手段,保证母婴分离的新生儿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母乳喂养。方法选取我科于2014年12月份接收的261例新生儿,母婴分离期间我科护理人员运用心理疏导、乳房护理、饮食指导、配合正确的挤奶方法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结果我科护理人员针对261例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性护理后,在婴儿4月时进行母乳喂养随访,纯母乳喂养152例、混合喂养67、人工喂养35例,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9.8%、26.4%、13.8%。结论在新生儿病室母婴分离时,对母亲进行积极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以有效实现母乳喂养,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护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