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疾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我院妇科患者11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各类疾病类型均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有效率。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上肢功率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上肢功率训练联合中药内服,疗程8周,比较两者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ADL))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上肢功率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行性。

  • 标签: 上肢功率车 脑卒中 中药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抽取至采血献血的人群500例(2016年3-2017年2月期间),对采血出现献血反应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献血人群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共有21例,发生率为4.20%(21/500);发生献血的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等,可对献血者给予献血前、献血时、献血后护理,帮助患者提高献血的健康知识,促进安全献血。结论采血献血者引发献血反应的原因多种多样,实际护理时应明确献血反应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献血的安全性。

  • 标签: 采血车 献血反应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卧位脚踏运动对ICU患者下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床上活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卧位脚踏运动,每周3日,每日2次,每次20~30 min,踏的阻力根据患者自身下肢肌力和耐力逐渐增加。结果 组内结果比较显示:卧位脚踏运动训练明显提升了试验组患者的2MWT评估结果(t=1.627,P=0.031);组间结果比较显示:试验组患者下肢肌力及2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492,P=0.024;t=2.182,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接疑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直接CT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7月-2020年12月救护车接回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3例,根据其是否绕行急诊直接CT分为两组,其中绕行急诊直接CT55例作为观察组,回到急诊科5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DNT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救护车接疑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直接CT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回到急诊科的患者,由此可见,通过绕行急诊直接CT可以缩短卒中患者溶栓DNT时间,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死致残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目前医疗患者转运虽结构各异、使用便捷,但不具备温度调节功能。针对该问题,研究了用于医疗患者转运的温控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并进行调节,使得与患者接触的床体温度适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考虑到转运系统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控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在控制器算法设计中,将神经网络与传统PID控制器相结合,采用了基于单神经元PID的控制系统,从理论上设计了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采用的方法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系统的实用性,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系统行了软件和硬件设计,实现了升温、降温及恒温等温度控制功能。【结论】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医疗患者转运温度的稳定控制,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标签: 医疗病人转运车 温控控制系统 单神经元 PI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床上康复脚踏对胸腰椎手术后期康复起到的作用进行评估。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将在这八个月内进入我院行胸腰椎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共采集数据80例,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组,n=40。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态化康复管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床上康复训练脚踏指导下的康复方案。观察患者护理顺应性及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顺应性相较对照组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该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相较前组患者有较大幅度改善,以上数据组间均呈现出显著差距(P

  • 标签: 胸腰椎手术 早期康复 静脉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传统急救医疗舱内所用的消毒方法不仅繁琐耗时较长,并且效果也相对较差,难以满足急救快速响应的需求。而222nm紫外线消毒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消毒手段,以其高效、安全的特点在医疗消毒中得到了大量实践研究。本文对222nm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急救医疗舱内消毒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展开了进一步探究,以期为急救消毒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222nm紫外线 急救车医疗舱内消毒 可行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床上脚踏运动在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22-2023年期间的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床上脚踏运动。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床上脚踏运动在ICU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床上脚踏车 胰腺炎 机械通气 ICU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制造一款多功能消毒置物,以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效率和安全性。[方法]改良后将使用后的电致孔透药治疗仪用75%酒精擦拭后放置在条栅状消毒置物层板上,电极、热磁疗外套、绑带等治疗仪附件缠绕在旁边的两根小圆柱之间通风晾干8小时,开启紫外线灯管照射30分钟,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结果] 在实验组中,改良后经过75%酒精擦拭、通风晾干和紫外线照射消毒的治疗仪及附件显示出100%的合格率;改良前仅通过75%酒精擦拭、普通叠放通风晾干的治疗仪及附件的合格率仅为60%。[结论]自制多功能电致孔透药治疗仪消毒置物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气效果,且每层紫外线的灯管照射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 标签: 电致孔透药治疗仪 自制多功能消毒置物车 热磁疗外套 条栅状消毒置物车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的干预对中风早期患者肢体功能及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的医院64例中风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两组间治疗后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 标签: 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车 早期中风 肢体功能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2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RDS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指导)及观察组(以常规康复指导为基础联合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均为50例。结果:观察组氧合指数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组间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讨论:半卧位联合床上脚踏运动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半卧位 床上脚踏车运动 ARDS 氧合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