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联用温针灸和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相比,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加快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温针灸 中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目的建立不同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环境下的动物模型,研究颞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TMD)软骨关节基质成分Ⅱ型胶原、多糖聚糖体、胶原酶,以及IGF-1、TGF-β1、TNF-α、IL-2与IL-3的变化情况。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正常与+Gz下的颞下颌软骨细胞,提取总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Ⅱ型胶原、多糖聚糖体、胶原酶,以及IGF-1、TGF-β1明显减少,TNF-α、IL-2与IL-3显著增高。结论在+Gz下,颞下颌关节软骨基质成分受到严重影响,修复能力下降,炎性反应增加。

  • 标签: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颞下颌关节软骨基质成分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量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Cv)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功能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疑诊PH患者采用组织多普勒测量IVCv,同时超声检测右心收缩功能常用参数: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平面位移(TAPsE)、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PSv)、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CA)。另外,右心导管(RHC)检测肺动脉压力。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患者分为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4组,比较各组之间IVCv是否存在差异,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IVCv对右心功能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IVCv与常用右心收缩功能参数和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IVCv与TAPSE、PSv、RVFA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1、0.714、0.557,P值均〈O.001。IVCv与PASP呈负相关,,值为一O.739,P〈0.05。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的IVCv分别为(13.83±3.56)cm/s、(10.11±1.36)cm/s、(8.70±2.21)cm/s、(5.80±1.03)cm/s。重度PH组IVCv显著低于中度、轻度及无PH组(P值均〈0.05),无PH组IVCv显著高于轻度、中度PH组(P值均〈0.01);轻度PH组与中度PH组IV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以常用的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的低限(TAPSE〈16mm,PSv〈10crn/s,RVFA〈35%)为标准,选用IVCv〈6.5cm/s作为阈值,诊断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敏感度分别是91%、96%、87%,特异度分别是70%、53%、77%。结论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是一项较新、能客观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参数,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归芪除痹汤联合甲钴胺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证实归芪除痹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20例,随机化分组,分别设为A组和B组,两组均口服甲钴胺片,A组联合归芪除痹汤,B组联合桃红四物汤。测定两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2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SNCV、MNCV比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增加,A组优于B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归芪除痹汤联合甲钴胺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归芪除痹汤 甲钴胺片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优。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康复速度、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康复指标、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腹泻、发热、呕吐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护理中,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康复速度 治疗依从性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方法:入选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NCV中正中神经(50.25±1.02)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52.25±1.45)m/s;MNCV中正中神经(53.25±1.45)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54.45±1.45)m/s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值=24.920、46.885、26.472、35.806;P

  • 标签:   依帕司他 甲钴胺 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优。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inaltrigeminalnucleuscaudalsubnucleus,Vc)内P物质(substanceP,SP)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antagonists,NMDAR),以及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ganglia,TG)内前速激肽原A(preprotachykininA,ppTA)、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β-calcition-generelatedpeptide,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法选取3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5Gz组(5G),+10Gz组(10G),将各组大鼠依次固定于实验用小动物离心机。在不同+Gz数值条件下行高+Gz模拟处理程序:在+5Gz条件下(+5Gz峰值持续作用时间为30s,间隔峰值为+1Gz、60s)持续离心5min,每天连续离心5次,每周4d,持续3周;在+10Gz条件下(+10Gz峰值持续作用时间为30s,间隔峰值+1Gz、60s)保持离心5min,每天连续离心5次,每周4d,持续3周;对照组大鼠依照上述同样作用时间和频次,只在离心机的相同固定装置上保持固定5min,不做任何持续高+Gz离心实验干预。实验完成后即刻取大鼠三叉神经节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提取总蛋白,Western-Blot检测SP、NMDAR、ppTA、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结果和对照组比较,+5Gz组、+10Gz组TG与Vc内的SP、NMDAR、ppTA、β-CGRP、PN3与NaN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说明在高压环境下,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生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神经活性物质在颞下颌关节疾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TMD)引起的疼痛传导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表明高压环境下上述神经活性物质与颞颌关节疼痛的外周及中枢的传导作用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正加速度 P物质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