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激素诱发兔股骨头坏死的机理。方法:采用马血清和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氟美松)诱发成年兔股骨头坏死。将4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三组:A组10只作为正常组,B组10只给予10mg/kg/d氟美松,连续给药7天。C组20只给予静注马血清两次后,注射与B组同剂量氟美松。HE染色,光镜观察,用CMIAS-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骨髓腔内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比值,并检测脂肪细胞直径,周长,面积等参数的计数检测每百个骨陷窝内坏死骨细胞数(空骨陷窝数)。结果:B,C组骨小梁萎缩,骨细胞核固缩,空骨陷窝数分别为20%和21%,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8%,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显著减少,脂肪组织明显增多,脂肪空泡变大,各测量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应用大剂量激素可诱发成年兔股骨头坏死。骨髓腔内脂肪堆积,骨髓腔内压升高可导致股骨头缺血而诱发骨细胞坏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类固醇激素 计量学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研究。对 2018年 3月至 2018年 6月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的 4例患儿外周血细胞标本进行瑞氏一姬姆萨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 结果 病例 1 发现 97%的原始幼稚细胞。病例 2发现正常形态和中心淡染区扩大的双群红细胞。病例 3发现中性粒细胞胞浆可见大量的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病例 4发现 10%的异型淋巴细胞。 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是查找病因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

  • 标签: 外周血细胞 形态学 光学显微镜 镜检
  • 简介:目的不同产地的黄芪水提液中具有生物活性Se、Fe、Ca、Mg等微量元素。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进行形态分析。方法用微孔滤膜、D101型大孔树脂将不同产地的黄芪水提液中Se、Fe、Ca、Mg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有机态和无机态,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量。结果内蒙产地的黄芪含Se、Mg微量元素较高,同时还富含维生素P及亚麻酸。结论黄芪水提取液Se、Fe、Ca、Mg以各种形态混杂共处。不同产地的黄芪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也不同。

  • 标签: 黄芪 形态分析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法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异常血液标本作为实验组,选择100例同期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中正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两组的MCH,MCHC,MCV,HCT,RDW-SD,血液标本形态学检测阳性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准确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发热患者88例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检查人员88例作为参照组,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人员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各组人员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细胞体积等血液指标与正常人明显降低,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准确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中血液指标检测明显提高,对疾病动态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诊断依据,降低疾病误诊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对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正常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检测结果异常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体检者皆给予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检测,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异常者有13例,正常者有5例,假阴性率为27.8%;对照组检出异常者为1例,正常者为17例,假阴性率为5.5%,观察组的13例患者中白细胞异常、红细胞异常、细胞形态异常、存在寄生虫患者分别有4例、6例、2例与1例。结论血细胞形态检查法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准确的证据,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临床疾病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发热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其选择无发热的健康体检人40例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细胞染色镜检。结果经过测定,观察组的HCT、MCV、RDW-SD、MCH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而MCH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发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细胞状况有一定的关系,血细胞状态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情变化。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 发热疾病 诊断 染色镜检
  • 简介:本文采用MPIAS-500多媒体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50例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细胞形态进行了多参数的体视学定量研究。在26项参数中有23项参数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非常显著(P<0.01),2项差异显著(P<0.05),1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对定量参数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测算,有15项参数特异度达90%以上,其中7项参数达100%;灵敏度9项参数达90%以上。本文研究结果充分揭示了乳腺良恶病变细胞的立体形态学特征,其多参数的定量结果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细胞形态 体视学 定量研究 乳腺疾病 乳腺肿瘤
  • 简介:通过研究肠粘连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索肠粘连的可能发病机理。方法SD大鼠35只,5只作为正常对照,30只按Harris方法形成腹膜粘连模型。分别于术后3h至7d处死,动态取粘连形成过程中创面部位盲肠浆膜、壁层腹膜和腹膜粘连部位组织,置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以上粘连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3d粘连的腹壁和盲肠正常结构破坏,纤维蛋白渗出渐形成一条红染的边缘清楚的粘附带。4-5d表面炎性渗出,以及新鲜肉芽组织形成,间皮细胞减少或消失。6-7d间皮细胞与纤维细胞之间融合在一起,不易辨认出肠与腹膜组织的明确界限,于粘连缝隙的表面可见一层不连续的扁平的间皮细胞。结论纤维蛋白渗出增加和间皮细胞在腹膜粘连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肠粘连预防的重点放在尽量减少纤维蛋白渗出和促进腹膜间皮的生长可能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通过观察腹膜粘连的病理改变,对外科手术以及其它创伤所引起的腹膜病变的去粘连有非常实际的理论价值及形态学依据。

  • 标签: 肠粘连 腹膜 纤维蛋白 间皮细胞 形态学
  • 简介:目的:探讨EC液低温灌注犬肺离体保存组织结构随保存时间变化的特点及规律,评价EC液低温灌注对犬肺的保存效果.方法:4℃EC液灌注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肺并离体低温保存,灌注结束后,分别保存30、60、120、180、240min,取材制作组织标本,测试、观察不同时点肺组织湿干重与肺泡上皮细胞核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表面积与体积比(Rsv),以灌注前为对照组.结果:肺组织湿干重比、肺泡上皮细胞核的Vv、Sv、Rsv随低温保存时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存4h内肺组织结构的特点没有变化,肺泡上皮细胞核的Vv、Sv、Rsv变化不明显,改进后的EC保存液可以用于供体肺保存.

  • 标签: 细胞核 肺移植 肺保存 肺泡上皮细胞 形态计量学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发热病人病因判断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后的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开展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发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针对两组患者均在临床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判断发热病人的病因。结果 实验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情况均相比常规组较高,两组相比(X2=5.217,P=0.023;X2=4.821,P=0.028;X2=6.316,P=0.012;X2=5.926,P=0.015;X2=7.566,P=0.006),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应用对于发热病人的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给予一定的临床推广、采纳。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 检验 发热 病因判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从三维水平定量揭示大肠腺癌、腺瘤及正常粘膜上皮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阐明其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方法:手术大肠腺癌8例,肠镜大肠腺瘤8例,大肠癌正常粘膜8例.按体视学原理和方法在电镜下随机摄片,以胞浆为参照空间,测试腺上皮细胞中形态正常的和空泡变性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数密度(Nv)、平均自由程(λ)、形状因子(PE)、改良形状因子(pe)、规化形状因子(RFF)、平均体积(v)及平均表面积(s),比较这些参数在不同组织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线粒体的Sv、Nv、pe、RFF在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粘膜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泡化线粒体比较,三组间Vv、Sv、λ、PE、pe、RFF、v、s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线粒体比较,三组间Nv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腺瘤线粒体增生明显,其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腺癌和正常组织增大,糖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大肠腺癌癌细胞线粒体减少,生物氧化产能功能的结构基础较正常及腺瘤减弱,糖代谢以无氧酵解为主;线粒体空泡化普遍存在于大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其形态更趋向于圆形.

  • 标签: 大肠腺癌 体视学 图像分析 线粒体 大肠腺瘤 能量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应激状态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黄芪多糖(APS)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截肢应激模型,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应激对照组(B);应激+APS高(C)、中(D)、低(E)剂量组,每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胸腺、脾脏组织中CD4、CD8、c-fos蛋白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比较,创伤后72小时应激对照组(B)小鼠CD4抗原分布、CD4/CD8比值显著减少(P<0.01),c-fos抗原分布明显多于正常(P<0.01);与创伤应激对照组(B)比较,应激+APS高(C)、中(D)、低(E)剂量组小鼠CD4抗原水平、CD4/CD8比值升高(P<0.01)、c-fos抗原水平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A)比较,应激+APS高剂量组(C)小鼠CIM、CD8、c-fos抗原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创伤后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黄芪多糖可有效恢复其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细胞免疫 黄芪多糖 T淋巴细胞亚群 C-FOS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形态及功能与输卵管性不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20年1月9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HSG检查观察输卵管形态,并经过腹腔镜诊断及治疗、评估输卵管功能,术后开展12~18个月的随访工作,发现90例患者经过治疗干预后共有42例成功妊娠,剩余48例未成功妊娠,分析输卵管形态及功能对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结果:未妊娠患者输卵管形态出现成角、盘曲、僵硬、扭曲及纤细等情况的占比显著高于妊娠患者,且输卵管功能为中度受损、中度受损及功能丧失的患者未妊娠人数占比较多,功能正常及轻度损伤患者妊娠人数占比更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输卵管成角、盘曲、僵硬、扭曲及纤细等形态以及输卵管功能受损程度与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妊娠具有回归关系。结论:输卵管形态及功能是影响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后妊娠情况的危险因素,及时评估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输卵管形态 功能评估 输卵管性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集的100例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对照组为血液自动分析仪监测结果正常的50例血液样本,观察组为血液自动分析仪监测结果异常的50例血液样本,所有样本均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细胞形态异常情况。结果 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结果:观察组血液样本正常14例,假阳性率为28.00%(14/50),对照组血液样本异常3例,假阴性率为6.00%(3/50),联合血液分析仪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血液样本异常6例,异常率为12.00%。对照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低于观察组( P<0.05) 。结论 对于血常规检查来说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是一个重要部分,有效弥补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查结果的缺陷和不足。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假阳性率 假阳性率 异常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疾病通过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接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资料抽取71份进行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诊断工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蛋白尿测定结果检出率为90.14%,患者尿红细胞学形态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7.32%于慢性肾炎的对比上两种检查的符合率相同,其余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肾脏疾病通过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诊断均能获得较好的相符性,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状态进行判断,为后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尿蛋白测定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效果。方法:病例纳入时段为2021.01-2023.02,选择该时段内本院收治的7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以奇偶法分组,其中36例纳入对照组,该组未实施微生物形态学检验,依据临床医师经验、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剩余36例纳入研究组,该组实施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后予以相应抗生素治疗,分析各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重度感染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价值(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价值(P<0.05)。结论: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具有重要价值,可准确鉴别患者感染类型与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参考检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对减轻疾病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