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综合替硝唑注射液与30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方法:参阅国内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综合。结果:替硝唑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等30种药物按临床常用或实验用量配伍,在实验的温度条件下和时间内是稳定的。结论:替硝唑注射液可与30种药物配伍使用。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常用药物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4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曲美他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前后对眼表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40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以对侧健眼和术前1天、术后1个月、3个月的患眼行问卷调查,分别记录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患眼术前与健眼对照,术后与术前分别配对对照。结果患眼术前与健眼对照干眼症状阳性率高,实验室检查BUT时间短、Sit分泌少、FL评分高,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眼术后1月与术前实验室两组数据比较,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眼术后3月与术前实验室两组数据比较,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影响了眼表的泪膜稳定,产生干眼症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能对患者的泪膜功能有一定的改善。

  • 标签: 翼状胬肉 干眼 泪膜稳定性 翼状胬肉切除术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适宜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患者是我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6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4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30例)、乙组(30例)。乙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甲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结果:甲组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低于乙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更高,表示为P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治疗口腔正畸的过程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安全性和稳定。方法:选择2018-2021年在我院开展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率和成功率为,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支抗 口腔正畸治疗 稳定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药品质量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药剂科对药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对药品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是通过采用质量调查表的形式,来对药剂的储存时间、储存环境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药品在储存期间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发现随着药品储存的时间变化,药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从而降低药品中有效成分,增加有害物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用药风险。结论:本文通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通过对药品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药品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储存的时长不同,从而有效的提高药品质量,确保药品临床的安全性。

  • 标签: 药品质量 控制过程 药品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稳定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总结诊治经验及护理体会,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稳定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施以单纯西医治疗和护理、疏调化浊汤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中西医护理,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疗效、AIP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等,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稳定冠心病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结论:针对稳定冠心病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护理方法 稳定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的干预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哪些可提升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治疗的稳定冠心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有效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优,且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眼治疗中超声雾化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干眼患者基本资料,选择80例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患眼59只)、对照组40例(患眼63只),对比治疗相关数据。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差异明显(P<0.05);经过治疗,两组泪膜稳定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数据较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与对照组的9.5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干眼患者实施超声雾化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症表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安全性强,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雾化 玻璃酸钠滴眼液 干眼症 泪膜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运动干预对老年稳定冠心病患者合并衰弱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1-2021.12接收的120例老年稳定冠心病合并衰弱患者,利用随机排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运动干预),各含60例,观察统计两组老年患者的衰弱程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衰弱筛查量表(The FARIL Scale)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FARI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运动干预 老年 稳定性冠心病 衰弱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运用对比分组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0%(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全面、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 标签: 全面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评价工作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于2022年3月-2024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患者群体中,利用常规颈动脉超声筛选出45例疑似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并与神经内科及脑外科医师沟通并进行治疗,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并与病理检查结果(金标准)进行对比。结果:45例患者20例接受颈动脉斑块剥脱术治疗(其他接受药物治疗),手术病理结果显示:20例患者共存在17个斑块,其中14个为易损斑块,3个为稳定斑块。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共检出斑块45个,其中30个为易损斑块,15个为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的新生血管强化程度以Ⅲ级、Ⅳ级为主,稳定斑块的新生血管强化程度以Ⅰ级、Ⅱ级为主,组间对比的统计学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斑块稳定的评价工作来说,超声造影成像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易碎斑块与稳定斑块的新生血管强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斑块稳定评价的参考标准之一。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疼痛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究钦针督痛穴联合用药对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对8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钦针督痛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减轻疼痛和改善心功能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P<0.05)。结论:钦针督痛穴联合用药能明显改善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钦针督痛穴 药物治疗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来我院的 7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8年 11月,截止为 2019年 11月,按照抓阄法,将 78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 n=39例)与对照组( n=39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远远低于治疗组,差异显著(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显著( P<0.05)。负性情绪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得到改善,且治疗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骨盆前外固定术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既能确保治疗安全性,又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应被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骨盆前 外固定术 不稳定性 骨盆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选择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术前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掌骨、指骨、跖骨微型钛钢板或不锈钢板代替克雷氏针置入内固定。结果42例患者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总有效率100%,功能锻炼后腕关节屈伸功能、旋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无再移位和再骨折及骨桥形成等并发症,也未见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选择合适的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还可避免对前臂远端骨骺的损伤,可以代替传统的克雷氏针内固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钢板内固定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5种常见输液和细辛脑注射液调配后的成品输液质量及稳定。方法 分配临床细辛脑注射液剂量,再分别选取常见输液注射液, 0.9%氯化钠 (NS),复方氯化钠 (CoNS), 2%乳酸钠 (SLR), 5%葡萄糖 (5%GS), 10%葡萄糖 (10%GS),按低中高质量浓度比例 (0.10,0.15,0.20g/L)调配为成品药,分别于常温自然光和避光条件下存放。结果 所有成品输液在 12h内无色样变化,均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pH值在 12h内无明显变化,用 5%GS调配的低、中质量浓度或 NS及 CoNS调配的低质量浓度的成品输液不溶性微粒数达标。其它成品输液不容性微料数不符合规定。各种成本品输液在自然光下含量无明显影响,经 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 1,未检测到新产生。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适合与 5%GS调配成低、中质量浓度的成品输液,根据临床需要,也可用 NS或 CoNS调配成低质量浓度的成品输液,在室温自然光条件下存放 12h内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

  • 标签: 常见输液 细辛脑注射液 配伍 质量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