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失语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失语患者30例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的情况,并制定相关护患沟通技巧指南,再次进行分析。结果实施相关沟通技巧指南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说话方式、礼貌用语、行动能力以及沟通技巧的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评分,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6.24%,实施前满意度为15.63%,实施后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后的满意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相关沟通技巧指南后,失语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明显提高。

  • 标签: 失语患者 沟通 满意度 沟通技巧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操作技巧与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行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状动脉CT扫描技术及结果。结果图像质量Ⅰ显示率(69.79%)明显高于图像质量Ⅱ(20.83%)、图像质量Ⅲ(7.29%)、图像质量Ⅳ(2.08%)。结论冠状动脉CT检查时,应熟悉各项检查设备的技术性能,合理应用参数,获得高质量图像。

  • 标签: 冠状动脉 CT 扫描技术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在世界经济冲击我国卫生体系的浪潮下,护士长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转变观念、适应角色,具备多元意识,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情商培养,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绩效评效,注重下属业务素质的提高,重视质控管理等方面就新形势下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技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素质 护理管理 技巧 角色 情商 人本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高血压临床护理中采用护患沟通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期间收治高血压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强护患沟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患之间纠纷发生的概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5.56%),且观察组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0%),对照组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为(11.11%),将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可有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概率,并促进满意度的提升,存在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护患沟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良好的护患沟通能有效地缓解或消除护患之间的矛盾。护患沟通除了运用恰当的语言沟通以外,非语言沟通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在某些情况下,非语言交流比语言行为更能贴近事实,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思想,从而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1。本文以非语言沟通为研究对象,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得出以下体会,以供学习交流。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05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儿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小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反思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经验和失误,对实习生带教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评价进行思考,制定可行的评价方式。方法对肝胆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误进行思考与总结。结果肝胆外科临床带教中对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相对系统的评价标准。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对系统、完善的评价标准。

  • 标签: 肝胆外科 实习生 医患沟通能力 培养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影响医患沟通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0例(实验组)及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针对实验组住院患者实施医患沟通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分析及针对性措施的实施,针对对照组住院患者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两组住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率及投诉率。结果两组住院患者的满意率、治疗依从性及投诉率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找出医患沟通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的对策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医患沟通 社会心理因素 影响 对策
  • 简介:考察大学生沟通方式对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且在年级上呈显著差异,表现为“V”字型;大学生沟通方式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好、指责和超理智型沟通方式与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呈负相关,打岔型沟通方式与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指责和超理智型沟通方式能显著负向预测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打岔型沟通方式能显著正向预测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结论:大学生的沟通方式对宿舍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萨提亚模式 人际关系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教学中不仅要培养护生正确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本文结合对护生的访谈及临床实践教学的经验,分析得出护患沟通障碍主要来自于患者、临床护士和护生等几个方面,并提出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具体方法,包括提高临床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鼓励护生多参加临床实践、注意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等。

  • 标签: 临床实习 护患沟通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要求,门诊在其中承担的社会护理服务功能日渐凸显,重视医患沟通对于医疗纠纷的有效防范至关重要,并且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广大患者心安。但是,在社会进程不断发展进步的形式下,传统医患关系逐渐面临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为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强化医患沟通,确保患者能够对医院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医院多一份信任与理解。

  • 标签: 基层医院 门诊 医患沟通模式 探索与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口腔门诊患者予以人文关怀以及护患沟通的实际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8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口腔门诊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9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以及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整体满意率为95.5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6.67%,χ2为4.39,P=0.04<0.05,差异在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对口腔门诊患者予以人文关怀以及护患沟通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当将其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患沟通 口腔门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语言性沟通提高急诊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效果。方法120例急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儿科护理,就医结束后由患儿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以及观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的满意度、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实验组患儿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在急诊儿科护理中,合理有效地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降低输液重注率,从而减少医患、护患纠纷,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患儿 输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成人ICU男护士与清醒患者沟通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法访谈12名成人ICU男护士与清醒患者的沟通感受,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影响ICU男护士与清醒患者沟通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缺乏沟通意识;缺乏沟通耐心;缺乏沟通技巧)、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社会传统及偏见;职业对比落差)和医院管理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ICU男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从护理学教育、护理管理、政策等方面来改变男护士的处境,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沟通培训及指导,以期提高ICU男护士临床沟通能力。

  • 标签: ICU 男护士 清醒患者 护患沟通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血液内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按SBAR沟通模式要求交接班护士对危重病人病情掌握度,交接问题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SBAR沟通模式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缩短交班时间,提升不同层次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能力、判断性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血液内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可提高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度,减低交接问题的发生率,同时提升优质护理内涵,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血液内科 交接班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阶段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实习前进行沟通知识和能力的调查,开展综合培训,实习结束前再次调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实习阶段沟通能力培训非常必要,效果明显。结论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人文素质是长期的系统工程,要从学生、带教老师等多方面着手。

  • 标签: 医学生 沟通能力,培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对孕产妇心理紧张疏导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附加心理护理及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37.14±2.41)分高于对照组(24.10±2.24)分,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对疏导孕产妇心理紧张情绪有重要作用,可准确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并具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孕产妇 心理紧张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患沟通在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应用效果的探究。方法选取我院麻醉科从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方式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医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实施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够减少麻醉前后不良反应,降低临床风险,值得运用与推广。

  • 标签: 医患沟通 麻醉科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