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6)以及对照组(n=5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运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2hPBG以及FBG水平。结果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2hPBG以及FBG水平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通过运动护理干预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 标签: 运动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29)单纯接受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针灸组(n=29)则在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结果①治疗后,针灸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②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结论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可借鉴。

  • 标签: 针灸 小儿 脑瘫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选取5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参考组采取推拿牵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优于参考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推拿牵引结合运动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推拿牵引 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常规理疗、按摩的基础上加入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运动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理疗按摩,每2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VAS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均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运用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运动疗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点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早期踝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预防由于张力增高导致的足内翻跖屈症状。方法将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小腿的手指点血,以足少阳胆经穴位及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治疗前后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MMT徒手肌力检查、踝关节深浅感觉测量。结果手指点穴结合运动疗法能有效诱发脑卒中患者踝关节的主动运动,使肌力产生持续有效收缩,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运动模式,减少踝关节内翻的出现。

  • 标签: 手指点穴 运动疗法 脑卒中 踝关节
  • 简介:摘要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简单且易于遵从的运动疗法近年来在老年人群中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为老年运动的广泛安全开展,防病治病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 运动疗法 散步 太极拳 气功八段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朱琏指针点按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为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提供相关信息。方法10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病房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朱琏指针点按疗法;对照组只予常规康复护理。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末期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测评。结果干预前2组间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个月的朱琏指针点按疗法干预,观察组MAS和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朱琏指针点按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可操作性强,适合院内外普及。

  • 标签: 中风偏瘫 朱琏指针点按疗法 运动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运动能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方式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脑出血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失能老人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70例实施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洗脸刷牙时间、穿脱衣服时间、入厕时间、沐浴时间、心理护理时间、服药时间、翻身拍背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训练时间、步行训练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 失能老人 康复护理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的腹针疗法,研究组实施腹针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基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0%,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腹针配合康复运动疗法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腹针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腹针治疗 康复运动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瘫型脑瘫是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引起一侧肢体异常姿势和功能障碍,占所有脑瘫类型的14.4%~38.0%1。患儿由于健侧手能完成大部分的日常活动,而出现不使用患侧上肢的情况,所以恢复较困难。本文对近10年来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文献,分别从理论基础和机制,研究现状及其改良和辅助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现综述分析如下。

  • 标签: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偏瘫型脑瘫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锻炼对社区临界高血压老年人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治过的高血压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运动前、运动3个月3、运动6个月等阶段,对84例患者血压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84例患者运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运动前,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临界高血压老年人运动锻炼的干预,发现运动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运动锻炼 临界高血压 社区老年人
  • 简介:摘要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的急症,患者如果在恢复期未能得到理想的护理以及治疗,容易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这就需要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本文重点介绍镜像疗法以及补阳还五汤的相关内容,从而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镜像疗法 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运动疗法对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予以治疗。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肩手功能损伤程度、疼痛程度、运动功能予以评估,并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患者肩手功能损伤程度、疼痛程度、运功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运动疗法 中风后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肛运动配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痔疮。方法患有产后痔疮的产妇200例,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提肛运动配合50%硫酸镁湿热敷,100例为对照组只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止痛效果和疗效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提肛运动配合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痔疮止痛快,疗效好,方法简便易行,易于被产妇接受。

  • 标签: 提肛运动 50%硫酸镁 湿热敷 产后痔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GMFCSⅠ~Ⅲ级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GMFCSⅠ~Ⅲ级的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均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感觉统合训练,2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Ⅰ~Ⅲ级脑瘫患儿疗效显著。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脑瘫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对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对照组采取作业疗法,干预组采取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疗法,对比两组脑瘫患儿在治疗前后精细运动的功能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FMFM评分后,干预组为(42.48±10.35),对照组为(36.17±7.56),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取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进行观察,其疗效尤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加以探讨。

  • 标签: 作业疗法 促通技术 脑瘫患儿 精细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量化运动适用性和安全性的护理分析,旨在为研究组量化运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3例,根据运动强度分为5个等级,患者在餐后1h运动60min,每个运动等级连续使用3d,记录运动前、运动结束、运动后4h和运动后12h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低血糖率以评估量化运动安全性,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科学运动量化护理坚持运动3个月,统计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腰围、腰臀比及体重的变化,以评估运动处方的适用性。结果运动结束、运动后4h和12h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在运动后4h出现低血糖,发生率最高3.23%;量化运动护理后3个月不同运动等级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较量化运动前比较显著下降,腰围、腰臀围、体重等一般资料较运动护理前显著降低。结论糖尿病量化运动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等水平,同时不同强度运动量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糖尿病量化运动适用性广、安全性高。

  • 标签: 糖尿病 量化运动 适用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干细胞脑移植治疗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损伤手术治疗后有运动功能障碍同时需要行颅骨修补的患者2例,在颅骨修补的同时打开硬脑膜,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生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脑组织特定区域并行颅骨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肌力、肌张力测定和头颅MRI检查。结果接受治疗的2例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都得到好转,尤其是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行干细胞脑移植患者颅脑MRI图像也提示脑软化灶有缩小,未见干细胞移植区有细胞“成瘤”样征象。结论自体干细胞脑移植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本组病例还存在标本数较小、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不能排除由于颅骨修补后颅腔物理环境稳定对恢复的有益作用和移植入脑损伤区的自体神经干细胞存活后与周围脑组织形成的关系无法提供组织学依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脑损伤 运动障碍 自体干细胞 脑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