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入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普通外科的77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出院日期单、双号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互联网健康教育指导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继续延用常规出院指导,电话随访方式干预。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指标变化。结果实施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干预组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症状/副作用及自我评价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互联网络方式,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今后更好运用互联网平台为肝癌患者提供健康指导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医联体,授权教育,生命质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平台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青年高血压病例作为观察组,2016年1月至12月100例中青年高血压病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积极给予护理服务,观察组出院后应用微信信息平台继续给予延续性护理。出院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并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信息平台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血压控制效果,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度,促进健康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青年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 信息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微信式延续护理促进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7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干预组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性护理,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措施知晓率、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痊愈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 标签: 食管癌术后 出院患者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将大数据技术在医院临床数据管理中进行应用,可以解决医院临床数据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系统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就大数据技术在医院临床数据管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两个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 标签: 大数据技术 医院临床数据 智能分析应用平台 意义 构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带教方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及评价。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轮转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28人和对照组28人,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试验组采用微信平台的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评估两组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入科时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科时试验组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学生及带教老师的主观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提高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 标签: 微信 临床教学 呼吸内科
  • 简介:摘要医学科研档案是医疗机构档案室收集归档的主要档案工作之一,构建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现代医疗机构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建设原则、系统架构及运行管理三方面,提出了医院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路径,并对平台可持续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医疗机构科研档案 科研信息管理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小平台应激对吗啡诱导小鼠场景特异性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观察当小鼠在熟悉场景获得吗啡而行为敏化表达检测在新颖场景进行时的小平台应激效应;以及当小鼠在新颖场景获得吗啡而行为敏化表达检测在吗啡配对场景及非配对场景进行时的小平台应激效应。结果吗啡熟悉场景+应激组小鼠与吗啡熟悉场景组小鼠相比水平活动距离无显著性差异。吗啡配对+应激组小鼠比吗啡配对组小鼠水平活动距离显著降低。而吗啡非配对+应激组小鼠水平活动距离比吗啡非配对组显著增加。结论小平台应激对在熟悉场景给予吗啡的小鼠行为敏化没有显著性影响,而是损害小鼠吗啡场景特异性行为敏化。

  • 标签: 场景小平台应激吗啡行为敏化学习
  • 简介:摘要临床科室技术项目的完成情况,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和整体技术水平建设的重要标准。如何使医院更清楚的认清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就变得极为重要,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构建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评测系统就应该成为医院发展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 标签: 医院信息化 技术标准 评测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2年01月收治23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7.5岁,根据Schatzter分型IV型7例,V型12例,VI型4例,患者均先做后内侧入路复位后内髁骨折块及内侧髁骨折块,并用“T”型钢板固定,再做前外侧入路复位外侧髁骨折块,并用“L”型解剖钢板固定。同时处理前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23例患者均获都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月(10-48月),骨折无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根据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定,优10例,良7例,中5例,差1例。结果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中,可充分暴露膝关节内结构及骨折端,同时有效降低软组织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5月-2015.5月间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普通组),进行手术期一般护理,于2015.7月-2016.8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研究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结果研究组膝关节恢复有效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负重恢复用时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较高,且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主诉满意,患者骨折愈合及机体完全负重用时较短。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康复锻炼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康复护理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所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多元化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术后3月、6月HSS评分分别为(83.17±6.35)分、(90.32±7.1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功能恢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通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置入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在骨科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7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n=24)和B组(n=23)。A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置入普通解剖型钢板进行治疗,B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置入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进行跟踪观察,记录患者各自在患肢部位的活动范围,活动能力,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20个月的跟踪观察记录,采用普通钢板置入组的患者与采用锁定钢板组的患者在患肢部位活动范围,活动能力,负重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症状的改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两种置入治疗方式疗效相当。结论普通解剖型钢板与锁定钢板两种置入方式对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疗效相当,二者平分秋色。在具体的应用中,首先明确骨折的类型,以及周围软组成受伤范围和程度,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的钢板治疗方式。总体上来说,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都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置入治疗 解剖钢板 锁定钢板 胫骨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10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53人和对照组52人,试验组采用采用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SPOC 学习通 翻转教学 健康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手术,研究组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与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比较,有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愈合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行双钢板加植骨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而对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双钢板加植骨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优26例,良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6.67%,而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优18例、良5例、差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2.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2例术后切口感染,对照组3例切口感染,两组均无骨不连现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行双钢板加植骨治疗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双钢板加植骨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平台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5月行肝癌介入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健康教育模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出院后的电话回访进行延续性护理,将2018年6月—10月行肝癌介入的5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在症状管理、饮食管理、运动锻炼、并发症防护、合理作息、定期复查方面的管理行为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信平台能够提高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微信平台 肝癌 介入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及外固定架结合肌瓣转移治疗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采用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21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创面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VSD负压引流在治疗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效果显著,改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疗效率。

  • 标签: 胫骨骨折 护理 开放性 VSD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共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的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

  • 标签: 锁定钢板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