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前急救效果,旨在加深医护人员针对前急救必要性的认知程度。方法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40例未经过前急救而在家属陪同或护送下来就诊,设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在120调度指挥下由急诊科医护人员随行指导开展前救治,并参与现场抢救、途中陪护以及入院转运等各环节,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院外救治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伤残死亡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而言,前急救为其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予以关注和加强。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预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体检快速、准确判断骨折部位,并进行简易外固定、液体复苏,从而降低创伤骨折患者前急救的再损伤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创伤骨折 院前急救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我院临床药学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回顾和思考的方式,总结我院临床药学现状、经验、不足与发展趋势。结果肯定临床药学取得的成绩,明确临床药学学科和临床药师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结论要坚持临床药师下临床转变观念与职责,加强与医师、护士和患者沟通,让其了解临床药师是提供合理用药、监测不良反应,为患者解答用药疑惑,促进临床药学发展的学科带头人。

  • 标签: 临床药学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创伤患者实行流程化前急救,总结前急救要点。结果抢救965例创伤患者,抢救成功934例,死亡31例,抢救成功率96.79%。结论对创伤患者实行流程化前急救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好基础。

  • 标签: 创伤 院前急救 流程
  • 简介:摘要前急救是指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性事故等病人的医院前期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转运、途中监护。前急救除具有救死扶伤的职业特点外,还具有其他独特的社会性、时间性、独立性、艰苦性、困难性,不可预测性等。为此,前急救护理不同于院内护理而具有其特定性。

  • 标签: 标准化 院前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2008~2010年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某抗抑郁药销售呈逐年上升趋势,抗抑郁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 标签: 抗抑郁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药物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濒危病人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在前急救濒危病人建立人工气道153例,随机分为AB两组。结果A组73例喉罩一次性盲插成功72例,成功率98.63%。B组80例经喉镜一次性盲插成功37例,成功率46.83%。两组比较P<0.05。结论喉罩对前濒危病人急救建立人工气道有明显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

  • 标签: 院前急救 濒危病人 喉罩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预防的管理办法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研究,分别将老年护理综合预防压疮前后的高危老人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压疮的传统预防管理;实验组采取压疮的综合预防管理,总结压疮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结果实验组压疮的发生率3.2%,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压疮综合预防的管理办法,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护理压疮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护理院 压疮 综合预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急救的有效方法,如何根据年龄、病种的差异而进行有效的急救方法,以期较少患者死亡、致残、致死率。方法随机选取内科急救患者620例,分析其急救病种,急救方式及急救结果,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所进行的急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178例,急救后存活165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234例,急救后存活230例。昏迷患者138例,急救后存活125例。其他疾病患者69例,急救后存活65例。结论前急救是急救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有效的前急救措施,将有助于整体的急救过程得以成功,并对患者死亡率、致残率的降低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内科急救 院前急救 内科观察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脓肿MASA感染患者采取切实有效有效的感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院内外交叉感染的发生,为临床超级细菌的护理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中国幅员辽阔,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广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中国全民卫生工作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对此,国家卫生部针对一些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根据其目标和要求,对于卫生资源相对薄弱的乡镇医院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笔者就目前乡镇卫生的管理,如何来适应管理年活动要求作一探讨,旨在找出差距,克服困难,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上级要求。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医院管理 医疗服务机构 医疗服务质量 卫生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急救中紧急情况下气管内插管的应用经验,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及其临床资料从2009年我院在前急救中对54例中急危重症患者采取的紧急性气管内插管等措施。结果插管一次成功40例占74.07%,插管时间<2分钟,第二次插管成功12例占22,22%,插管时间<5分钟,第三次插管成功2例。54例中有45例占83.33%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进一步抢救后,全部存活,安全转入病房进一步治疗。9例占16.67%气管插管后未能恢复有效循环,而死亡。结论医护人员在前急救中,必须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的基本技能,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最有效,最快捷手段之一。

  • 标签: 院前急救 气管插管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近5年xx乡镇卫生剖宫产率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xx乡镇卫生住院分娩的1658例产妇,其中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20例。分析其剖宫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5年的分娩数和剖宫产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因素的构成上社会因素长期居于第一位。结论XX乡镇卫生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社会因素占了很大比重,降低剖宫产率,关键是降低社会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因素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要点及前急救措施。方法对135例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奉贤区医疗救护站接诊的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气道控制、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测血糖、镇静、脱水降颅内压对症支持等处理措施。结果135例昏迷患者成功抢救122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90.35%。结论昏迷患者中颅脑疾病和各类中毒占大多数,前急救中规范处置,给予稳定生命体征,对症对因等抢救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 标签: 昏迷 院前急救 病因构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乡镇卫生的处方点评的现状,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全县乡镇卫生的处方进行了一年的点评活动,归纳分析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结果提出建议,加强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软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努力。结论通过各方努力,乡镇卫生的处方点评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更好地合理用药,服务于患者。

  • 标签: 处方点评 现状分析 原因 建议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比较苏州市社区老人与敬老老人认知功能。方法以随机抽取的苏州市52名社区老人和45名敬老老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描述与推断。结果在总体认知能力水平上,敬老老人比社区老人明显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社区老人组中共有7人(13.46%)认知功能下降,敬老老人组中共有22人(48.89%)认知功能下降。在各项独立认知水平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敬老老人和社区老人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能力中,命名能力、复述能力、三步命令、书写能力、复写能力,敬老老人和社区老人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敬老老人与社区老人相比,认知功能较差,社区和敬老不同的赡养方式和环境因素可能是老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认知功能 社区老人 敬老院老人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在前心肺复苏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把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110例心跳骤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纳洛酮进行复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复苏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45.5%,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纳洛酮应用于前心肺复苏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纳洛酮 院前 心肺复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乡镇卫生放射工作现状调查分析,为加强乡镇卫生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现场调查19所乡镇卫生。结果19所乡镇卫生共有19台200MAX线机,6名放射专职(兼职)人员,6所卫生开展放射工作,13所卫生没有开展。结论乡镇卫生大量医疗设备闲置,放射人员严重短缺。

  • 标签: 卫生院 X线机 放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