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整体性护理对A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82例临床资料,按照急诊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41例)和观察组(急诊整体性护理,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AMI)复发率及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整体性护理能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整体性护理 抢救成功率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探讨其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本校护理专业在我科实习的100名护士,展开健康教育为目的护患沟通教学活动。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受到护生好评的占95%,病人或家属满意率达90%。结论通过强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角度,提高了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护生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属为主体的主题培训活动对脑卒中患者预防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病人70例依照人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归属为对照组和主题培训组,每组各35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以家属为主体的主题培训活动。回顾性比较2组间病人压疮的发生状况。结果干预后,2组SADQ-H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主题培训组较对照组抑郁状态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主题培训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57%/22.85%),主题培训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74.29%/37.14%),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家属为主体的主题培训活动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压疮 主题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组织实习护生、护理带教人员开展护理教学查房,在60名护生分管患者阶段采取以护生为主体的床边护理查房,每周1次,每次30min,每轮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教学方式满意度调查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85%-95%护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提高学习兴趣及口头表达能力和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能使所学知识记忆深刻、理解透彻等;整体护理考核成绩平均91.7分。结论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查房的教学方法可激发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提高护理教学效果。

  • 标签: 护生 护理查房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洛美沙星联合阿奇霉素对衣原体、支原体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0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12月-2018年3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盐酸洛美沙星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研究组中40%(20例)的患者为痊愈,28%(14例)的患者为显效,28%(14例)的患者为有效,4%(2例)的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中20%(10例)的患者为痊愈,30%(15例)的患者为显效,28%(14例)的患者为有效,22%(11例)的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78%;②研究组中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1例,腹胀0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照组中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有2例,腹胀3例,嗜睡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结论盐酸洛美沙星联合阿奇霉素对衣原体、支原体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联合药物治疗 衣原体 支原体 非淋菌性 尿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儿科中职监护室临床护理实践中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方法选取护理专业不同层次实习护生70人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护理实践,每轮实习护生参加四次临床理论授课,四次操作授课,两次护理查房,每次授课或查房结束前让学生自己、同伴、带教老师、科室总带教进行现场评价,然后请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结果学生在8次授课一次护理查房中对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效果评价、教学效果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形成性评价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实践活动中应运可凸显护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及时的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护理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形成深入分析的临床思维方式。

  • 标签: 重症监护 形成性评价 临床护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