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白术控蕾技术研究获得能取代传统的人工摘蕾方法。方法:采用灭芽灵(25%氟节胺EC)、芽敌(30.2%抑芽丹AS)、用茶剪剪花梗以及常规人工摘蕾方法,分析不同控蕾方法对白术产量、成本影响。结果:在主茎花蕾80%以上达到直径12~15mm时喷施70倍液芽敌(抑芽丹)效果最好,667m2增产77.1kg、增效800多元。结论:喷施芽敌可以达到控蕾、节本、增效目的。

  • 标签: 白术 花蕾 控制技术
  • 简介:佛手散由当归和川芎两味中药组成。其水提酒沉剂对豚鼠离体十二指肠自发运动及由乙酰胆硷、组胺和氯化钡所致迥肠痉挛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离体子宫自发活动及由催产素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均有拮抗作用;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能缓解由乙酰胆硷引起豚鼠离体气管收缩;能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灌流量。其煎剂小鼠灌胃能促进胃肠道推进机能。

  • 标签: 佛手散 胃肠道平滑肌 离体子宫 心脏灌流 离体气管 足跖肿胀
  • 简介:目的:研究与建立舒心冲剂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丹参和黄柏。采用RP—HPLC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测丹参和黄柏特征性斑点。盐酸小檗碱在0.0648—0.1512μg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2.12%(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所建质量标准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

  • 标签: 舒心冲剂 丹参 黄柏 盐酸小檗碱 薄层色谱法 RP—HPLC
  • 简介: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再评价,不仅是国家政策需要,也是中药注射剂本身发展需要。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再评价主要内容,目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比较少,多停留在药效学评价阶段。为此,本文针对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中存在问题,结合中药注射剂特点,提出了以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为核心中药注射剂作用机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中药注射剂再评价与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作用机制 再评价
  • 简介: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浙贝母药材中贝母素甲含量结果差异。方法:分别采用2种方法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含量,比较2种方法对测定结果精密性与准确性及对不同批药材测定结果差异。结果:通过方法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精密性与准确性均较好,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偏高。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能更好地控制本品质量。

  • 标签: 浙贝母 贝母素甲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扫描法
  • 简介:环巴胺(cyclopamine)为从藜芦属植物内分离得到一种异甾体类生物碱,对Hedgehog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在抗肿瘤方面表现出良好活性。环巴胺发现以来研究包括以下部分:(1)环巴胺发现和历史;(2)环巴胺理化性质;(3)环巴胺来源;(4)环巴胺对Hedgehog信号通路作用;(5)环巴胺研究展望.

  • 标签: 环巴胺 抗肿瘤 综述
  • 简介:自然界存在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代谢产物极为复杂多样,是发现与研制新药丰富来源。在20世纪,青霉素以及随后一系列抗生素发现与应用是生物医药领域突破性进展,在控制与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抗肿瘤抗生素广泛用于癌症治疗,环孢菌素作为免疫抑制药以及洛伐他汀类作为血脂调节药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微生物药物研制领域。近年来从微生物产物中仍持续发现为数众多新活性物质,包括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以及作用于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和其他药理活性物质,其中有的可能成为先导化合物,有的可能成为新药。

  • 标签: 创新药物 微生物 研究与开发 抗肿瘤抗生素 新活性物质 代谢产物
  • 简介: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在工程科学领域广泛应用,就有人提出系统生物学概念。系统科学先驱,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就提出从整体上研究系统问题,被称为整体方法论。半个世纪后,随着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取得长足进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以基因组学为代表各类组学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快速发展,系统生物学(SystemsBiology)重新引起重视。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复杂体系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药 系统科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附子炮制品对四逆汤药效、毒性成分控制及药效学影响,揭示国家药品标准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科学性。方法:取生附片、淡附片、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分别制备成四逆汤1、2、3、4、5,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甘草酸、甘草苷和6-姜辣素含量;采用小鼠急性抗脑缺氧模型,以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对比不同四逆汤药效学差异。结果: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4〉四逆汤2〉四逆汤1〉四逆汤5〉四逆汤3;双酯型生物碱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3〉四逆汤4〉四逆汤2;甘草酸和甘草苷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2;6-姜辣素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2;且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四逆汤中,只有四逆汤2(淡附片)对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影响均具有显著差异,有明显脑缺氧保护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明确规定四逆汤方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合理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四逆汤 不同附子炮制品 淡附片 药效 质效影响
  • 简介:目的:确定北沙参种子适宜发芽和生活力检验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发芽床,放置于不同温度下培养,观察不同条件对北沙参发芽率影响,确定适宜发芽条件;采用四唑法(TTC)对北沙参着色率进行检验,设计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正交试验,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北沙参染色情况观察,确定适宜生活力检验方法。结果:北沙参以25℃,滤纸作为发芽床为适宜发芽条件;以30℃,0.6%TYC浓度,染色时间5h为适宜生活力检验方法。结论:通过对北沙参发芽和生活力检验方法研究,为其种子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北沙参 种子 发芽 生活力 检验方法
  • 简介:分别用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和氯化乙酰胆碱喷雾致喘法研究了三子养亲汤不同溶媒提取物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结果显示三子养亲汤醚提取物有明显镇咳作用;三子养亲汤水提取物祛痰作用显著;三子养亲汤醇、醚提取物平喘作用明显.

  • 标签: 三子养亲汤 镇咳 祛痰 平喘 药理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杭麦冬根际菌根真菌孢子筛选及萌发。方法:采集杭麦冬块根及其根际土壤。块根切片、透明、染色、脱色后镜检观察菌根真菌。土壤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菌根孢子,并研究孢子萌发。结果:麦冬块根内发现丰富菌根真菌菌丝和泡囊,偶见丛枝。根际土壤分离鉴定了10种菌根孢子,球囊霉属和巨孢囊霉属为主要优势类群。球囊霉属孢子体外可萌发,能形成次级菌丝,但168h后自溶;含10—1000μg·mL^-1麦冬汁能促进孢子萌发,100μg·mL^-1时萌发率最高。结论:杭麦冬块根组织含丰富丛枝菌根真菌,根际土壤含丰富菌根真菌孢子。菌根孢子实验条件下可萌发,但随后出现自溶,麦冬汁能促进萌发。

  • 标签: 麦冬 丛枝菌根 真菌孢子 筛选方法
  • 简介:目的:通过性状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进行人参皂苷含量比较,从而判断连作园参种植过程中使用土壤改良技术是否具有抗人参连作障碍作用。方法:采用有机试剂萃取法提取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的人参总皂苷,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两种人参皂苷含量,最后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对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样品进行比对,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上述样品相似度。结果:连作园参中所含人参皂苷Rb1、Rg1、Re含量要高于新林地园参,指纹图谱显示2种园参与10种连作园参高效液相色谱图相似度具有一定差异性,连作园参没出现更严重烧须、红皮现象。结论:连作园参质量要优于新林地园参,证明该土壤改良技术具有一定抗人参连作障碍作用。

  • 标签: 连作园参 土壤改良技术 指纹图谱 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灵芝孢子滴眼液对兔眼辐射性损伤作用和房水中相关酶活性影响。方法:将破壁灵芝孢子制剂成滴眼液。选取黑眼睛健康獭兔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1组为空白对照组;另4组采取每日2次紫外线辐射,每次辐射40min,其中3组为高、中、低浓度灵芝孢子滴眼液试验组,每日滴眼药3次;1组不用药为辐射模型组。试验60d。分别检测兔眼房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眼角膜结构变化及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辐射滴眼药组兔眼房水中SOD和GSH.Px活性较辐射模型组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角膜组织结构紧密连续且形态完整。结论:灵芝孢子滴跟液对辐射性兔眼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灵芝孢子滴眼液 射频辐射 辐射性损伤
  • 简介:文章总结了近5年来脊髓型颈椎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从辨证论治研究、专法专方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其他疗法研究几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临床所用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机理。强调中医药在本病非手术疗法中重要性。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治疗优势及局限性。

  • 标签: 中医中药 脊髓型颈椎病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顽痛宁酊对小鼠疼痛模型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先进行药理实验,实验选用小鼠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分别观察复方顽痛宁酊镇痛效果并与麝香祛痛搽剂进行比较,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鼠扭体法实验,空白对照组为22.5±3.7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小鼠扭体次数为4.2±1.8次,阳性对照组麝香祛痛搽剂为14.2±2.8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小鼠热板法:复方顽痛宁酊组延长小鼠舔后足时间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复方顽痛宁酊对癌性疼痛有显著疗效。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复方顽痛宁酊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临床观察也表明复方顽痛宁酊有明显镇痛效果。

  • 标签: 复方顽痛宁酊 镇痛效果 癌性疼痛
  • 简介:软珊瑚是国际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热点之一,许多结构新颖,有强烈生物活性化合物均由这些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中发现.本文综述了1996年到2002年期间软珊瑚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天然产物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软珊瑚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海洋药物 神经生理
  • 简介:拆方研究表明白虎加桂枝汤和白虎追风丸两方中药枷不同组合。药理作用强度有一定差异。.其中石膏配桂枝消肿止痛作用大于桂枝配薏米、甘草或桂枝配甘草.而白虎追风丸作用大干白虎加桂枝汤和任何药物组合。结果提示.石膏配桂枝可能是该方君药.薏米、甘草可能是该方佐使药。

  • 标签: 桂枝汤 白虎 药理研究 配伍 消肿止痛 拆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