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12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并发症分组,分析引起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统计发现,127例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8.9%。经单因素分析,并发症组年龄≥60岁、有肺部疾病、有合并症、手术时间≥180min、TNM分期Ⅲ期占比均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肺部疾病(OR=4.507,95%CI1.30~15.58)、手术时间(OR=4.961,95%CI1.61~15.79)。结论临床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时,多种相关风险因素可引起并发症,尤其是肺部疾病及手术时间,临床应充分注意,积极预防,以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并发症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将 2018年 7月至 2020年 7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 n=60)及观察组( n=60)。仅对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记录并观察两组的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上述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 p< 0.05)。 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较好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VA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5.03±1.36)分、(4.92±1.40),比较无差异(t=0.347,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纳入于本院接受直肠癌根治造口术患者87例,行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3月,依据随机抽选法分组,对照组44例(出院准备指导)、观察组43例(预见性护理)。统计患者预后自护能力评分、护理效果差异。结果:(1)自护能力评分:造口术后1周时患者ESCA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时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护理效果:观察组出院后自护达成率(97.67%)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预后期间造口并发症率(9.30%)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在评估患者肠造口术后应用并发症类型风险后,经针对性自护能力培养及护理引导,综合提升其自护能力,达成出院后自护目的。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结直肠癌 造口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耐高压双腔PICC在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三向瓣膜单腔PICC进行药物滴注,观察组使用耐高压双腔PICC途径给药,观察两组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留置PICC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穿刺渗血发生率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在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能够明显降低穿刺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结直肠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在直肠癌确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肠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和术前活检结果比较可知除黏液腺癌外,其他腺癌的术前活检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采用术前活检的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72.50%。结论活检病理诊断在直肠癌确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帮助医生尽早确诊。

  • 标签: 直肠癌活检病理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在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直肠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38)与并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实验组(n=38),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其康复,有利于减小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快速康复 外科护理 直肠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整体护理运用在结肠镜治疗直肠息肉患者围手术期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病例筛选在我医院接受结肠镜手术治疗的直肠息肉患者50例,将其通过随机抽取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有25例,手术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明显改善,依从性也显著增强,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均较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最终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直肠息肉患者行结肠镜治疗期间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可及时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和配合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身体康复效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结肠镜 结直肠息肉 围手术期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肿瘤手术中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4例接受直肠肿瘤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的护理任务,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首次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分别有8人及2人出现术后并发症,占比分别为19.05%及4.76%,组间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加以分析比较,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相关数据加以分析比较,对应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结论:在直肠肿瘤手术中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方案。

  • 标签: 结直肠肿瘤手术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展开分析,其入院时间均是在2020年5月-2021年12月,研究样本量为84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n=42,实施手术室护理)和对照组(n=42,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护理干预后,在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进行比较,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在缩短手术和住院用时的同时,促进了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直肠肿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腹腔镜手术,给予观察组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肿瘤患者使用腹腔镜和结肠镜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安全系数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肠镜手术 结直肠肿瘤 手术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直肠息肉采用双镜结合(腹腔镜与结肠镜)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直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结肠镜切除术,给予观察组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切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息肉患者采用双镜结合(腹腔镜与结肠镜)切除术,能快速恢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结直肠息肉 腹腔镜 结肠镜 临床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1例病态窦房综合症的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6月30 日重庆市松山医院收治1例95岁且窦性停搏最长7.56s的病态窦房综合征患者,主要的护理要点,针对术前预防并发症(心脏骤停),积极做好心脏监测及用药护理,包括预防晕厥导致跌倒受伤;术前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后预防囊袋出血、血肿,电极脱位,伤口感染;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术后术侧肢体的活动指导。 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心脏骤停、未发生晕厥受伤,术后囊袋未发生出血及血肿,未发生电极脱位及伤口感染,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个体情况进行心脏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准确地评估和观察病情,采取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成功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痰热互型脾胃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黄连温胆汤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痰热互型脾胃病患者中选取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痰热互结型脾胃病 黄连温胆汤 治疗效果 中医证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在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0例直肠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前瞻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火龙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用于妇人腹痛寒湿瘀型疾病,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患有寒湿瘀型妇人腹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火龙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单独中药保留灌肠常规治疗,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症状、中医证候评分、妇科内检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妇科内检情况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 综上所述,将火龙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法用于妇人腹痛寒湿瘀型疾病中,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妇科情况。

  • 标签: 火龙灸 中药保留灌肠 妇人腹痛寒湿瘀结型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益处发现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益处发现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16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益处发现得分为(73.03±18.3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领悟社会支持是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益处发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益处发现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益处发现的影响因素为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领悟社会支持。

  • 标签: 结直肠癌 益处发现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PICC(经皮颈总静脉导管)置管直肠癌患者中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的作用,评估其对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接受个性化优质护理)和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结合两组置管的相关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监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等方面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置管的相关并发症可比(P<0.05)。结论:在PICC置管直肠癌患者中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置管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PICC置管 结直肠癌 个性化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PICC(经皮颈总静脉导管)置管直肠癌患者中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的作用,评估其对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接受个性化优质护理)和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结合两组置管的相关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监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等方面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置管的相关并发症可比(P<0.05)。结论:在PICC置管直肠癌患者中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置管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PICC置管 结直肠癌 个性化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