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管理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份至2015年5月份期间本院产科110例产妇,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1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管理,对观察组产妇在一般护理管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管理,对两组产妇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55例产妇中,出现1例抑郁症,1例打错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产妇的满意度为94.5%;在对照组55例产妇中,出现3例抑郁症,4例打错针,2例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6.4%,产妇的满意度为72.7%,两组产妇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中应用规范管理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及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产科 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在整体护理模式下妇科规范培训护士的带教方法,由一名带教组长负责管理考核工作,带教老师和与规培护士行一对一带教,各规培护士在妇科培训期间跟随自己的带教老师轮班,参与所负责病员的全面护理工作。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一对一带教指导,便于规培生快速适应从护生到护士角色的转变,熟悉妇科专科特点及学科涵盖内容,掌握妇科相关知识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技能操作,提高其临床观察病情及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规培生全面、系统地学习临床应用知识、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整体护理 妇科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检验工作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从具体工作中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标本的来源及处理、护士及护理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找出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以上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结论临床常使用的质控血浆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只能监控分析中仪器及试剂的状态,而对本文所提及的影响因素不能有效质控,应针对凝血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的素质、标本的来源及处理、护士及护理人员等方面加以质量控制。

  • 标签: 凝血检验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规范培训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培训小组的建立,以护理的层级进行本次培训内容的制定,并且以集中、分层、分组的形式开展规范培训,对2016年至2017年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的不足进行了观察。结果通过规范培训的实施,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技能,专业知识成绩上升至94分,专业技能成绩上升至95.9分,降低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的。结论通过规范培训,能够让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康复治疗在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86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性和自愿性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院进行规范康复治疗。观察规范康复治疗对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规范康复治疗后,患者活动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恶心眩晕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该文主要介绍2005年启动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建设研究》,目前已取得9方面的研究成果。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规范化 成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规范护理管理对慢性伤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于本院选取 86例慢性伤口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实施规范护理管理,并在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在本院选取 86例慢性伤口患者,将其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管理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 P< 0.05);管理前两组 NRS评分对比无差异( P> 0.05),管理后,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评分较低( P< 0.05)。结论 对慢性伤口患者实施规范性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恢复,进而改善预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伤口 规范化护理管理 常规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2015年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的接种报表为研究数据,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的方法对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中的问题和成绩进行总结。结果自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规范建设以来,将原有26家接种单位整合为15家,卫生院接种门诊专职人员增加2名,兼职人员增加3名,丙类接种单位接种人员14人,接种服务日增长50%。全乡镇的接种门诊和接种点规范和统一性得到不断提升。结论通过对该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中的问题和成绩进行总结,能够完善预防接种免疫工作,尤其是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药房麻醉药品的规范管理。方法根据有关麻醉药品管理的法规、条例为依据,分析医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管理对策和建议。结果针对医院麻醉药品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麻醉药品的规范管理,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奠定基础。结论麻醉药品处方的开具、使用、保存、管理和用药必须依法办事,遵章守法;各级人员要在不同的岗位上保证麻醉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 标签: 麻醉药品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我区现有12个干休所,其中有8个干休所分布在边远山区,有6个距离体系医院100km以上,最远的距体系医院426km。长期以来,由于多数干休所地处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较差,卫生所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设备不足,老干部医疗标准经费偏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干部逐渐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高需求期,

  • 标签: 干休所 卫生工作 规范化管理 登记建档 医疗文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手术室新进护士执业前的培训模式。方法改变过去培训模式“一对一带教”一个月后,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上白班两个月进行中小手术的配合,采用“集中岗前培训理论和操作后再一对一带教”一个月后,由高年资护士指导下上p班(16-24)两个月的模式,并对两种培训模式进行效果比较统计分析。结果巩固了新进护士的无菌观念、掌握了无菌技术操作,手术配合能力和应激能力明显提高,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手术室新进护士实行集中岗前培训理论和操作后再一对一带教”一个月后,由高年资护士指导下上p班(16-24)两个月的培训模式后,新进护士的计划性、应激能力明显提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进护士 培训体会 手术室
  • 简介:摘要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儿科临床医师提高诊疗能力和成长的必要阶段,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建设与发展。本文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 标签: 儿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病案管理对提高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0个科室的病案管理进行研究。随机抽取1050份病案管理资料为观察组,实施规范病案管理;抽取同一时期10所科室1100份病案资料管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病案管理;分析两组病案管理方式对病案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住院病案平均评分值、病案缺陷指数、整改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病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病案质量,值得在医院各个科室普及。

  • 标签: 规范化病案管理 提高 病案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科的规范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6月共计100例介入科患者开展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观察组规范护理管理模式,给予对照组常规化护理管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观察组,可见规范护理的效果更佳。结论:开展规范护理管理工作可使介入科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十分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介入科 规范化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癌痛护理过程中应用规范疼痛评估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癌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疼痛评估)与试验组(采用规范疼痛评估),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1.1-2021.12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简明疼痛量表(BPI)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癌痛护理中应用规范疼痛评估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运用与推广。

  • 标签: 癌痛护理 规范化评估 疼痛评分 癌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为静脉治疗的患者实施规范的管理措施,分析其影响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2018年07月-2020年03月在我院进行静脉治疗的共计97例患者,分48例在对照组(接受静脉治疗常规护理管理)和49例在观察组(接受静脉治疗规范护理管理)。通过记录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理论评分、护理实操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来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远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静脉治疗 风险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患者开展规范护理服务,并探讨该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设置研究起止时间如下:2021年~2022年1月,从我院中随机选取80名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参与研究,将护理方法作为基本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规范护理),并对每组人数(40人)进行严格控制。较对研究组别间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且数据比对后有差异(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脑梗死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