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在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到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240例,对这240例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把血液标本分别放在室温、4℃、-20℃的条件下,在4h、8h、12h、24h时对放在室温和4℃的血液标本再一次的进行检测,将血液标本放于-20℃时,再次检测(在1、2、4、8周),对数据进行检测。结果在室温下的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8h后,其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的条件下,标本放置24h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的情况下,放置2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温度,都对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凝血标本 时间 温度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冲洗液温度对腹腔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影响。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手术结束关腹前,观察组用(37±1)℃生理盐水(2500±10)ml冲洗腹腔后关腹。对照组患者用室温(22-24)℃生理盐水(2500±10)ml冲洗腹腔后关腹。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生命体征差异(体温除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接近生理体温的36℃左右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既能清洁腹腔,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冲洗液温度 腹腔手术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冷藏血液放置于有冰源的血液运输箱(以下简称运输箱)中,随时间延长血液及箱内温度变化情况,以确保运输环节的血液质量;方法使用ALT不合格报废的血液,在4℃冷藏24小时以上,取出置于放有冰源的运输箱中,将测温探头置于两袋血液之间,检测血液温度变化情况,另外一支温度计检测运输箱内空气温度变化情况;结果两袋血液之间温度从开始检测的5.2℃,5.5h后仍然能保持在4.9℃;而箱内空气温度从开始的8℃,5.5h小时后下降为3.1℃。结论血液离开冷藏冰箱,将血液与冰源按一定比例放置于运输箱,长时间的运输过程,血液温度保持在要求范围以内,足以保证血液的质量。

  • 标签: 血液运输箱运输温度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科普宣传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好的科普不仅需要有医学专业知识,还要让读者感受到人文关怀。本文通过工作实践和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提升医学科普传播效果的几种方式,并从“医学概念的通俗化再释、医疗案例的故事化呈现、医疗背后的人性化表达”三个维度,具体阐述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普宣传如何在保证医学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具人文关怀。

  • 标签: 科普宣传 通俗化 故事化 人性化
  • 简介:摘要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对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和新陈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而处于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体温常常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无法维持正常恒定的体温,进而导致患者的手术效果收到很大影响,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2。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一定的措施来帮助患者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下面我们就手术过程中加温和不加温对患者的影响来展开讨论。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术中冲洗液 体温 加温 不加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温度储存血液标本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01~2021.01本院4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按抽签法分为甲组20例,放置于25℃条件下储存;乙组20例,放置于4℃条件下储存,观察两种储存温度下储存即刻、储存后24h、48h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的差异。结果 甲组储存24h、48h后,HCT、PLT水平均高于储存即刻水平(P<0.05);乙组储存24h后,HCT、PLT水平与储存即刻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储存48h后,HCT、PLT水平均高于储存即刻水平(P<0.05)。结论 在不同的温度下,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故需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

  • 标签: 血常规 不同储存温度 红细胞比容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本实验将探究保存时间和环境温度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方法:随机选取部分全血标本,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保存箱中,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和分析结果。结果: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和保存环境温度对检测结果均有较大影响,检测结果的观察指标为红细胞分布密度,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实验后数据显示血液采集后在 2h内进行检测结果较为准确。结论:血常规检测应尽量在血液采集后 2h内完成,如全血标本未来得及送检,需要将标本放置于 4℃以下保存。

  • 标签: 血常规 保存时间 保存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20年7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全血血常规检验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依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A组、B组各40例。全血样本采集后,A组随机选择10份(A1)立即上机检验,其余样本在室温下保存2h(A2)、4h(A3)、8h(A4)时各取10份上机检验;样本采集后,B组随机选择10份(B1)立即上机检验,其余样本在冷藏环境下2h(B2)、4h(B3)、8h(B4)时各取10份上机检验。统计各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1)A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A1、A2组RBC、WBC、PLT及Hb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3组PLT高于A1组,差异显著(P<0.05),RBC、WBC、Hb较A1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4组RBC、PLT及Hb均高于A1组,WBC低于A1在,差异显著(P>0.05)。(2)B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B1、B2组RBC、WBC、PLT及Hb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3组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B4组RBC、PLT及Hb均高于B1组,WBC低于B1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条件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明确影响性,需在血常规检验实施中,严格保存全血标本、及时送检,确保检验结果真实性。

  • 标签: 全血标本 保存时间 温度环境 血常规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蜡疗联合中药熏蒸在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对象60例均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蜡疗联合中药熏蒸技术治疗。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提升,但明显观察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蜡疗联合中药熏蒸的使用更利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蜡疗 中药熏蒸 寒湿痹阻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护理措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疫苗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其性能容易被不适温度所破坏,储存和运输的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分析冷链在疫苗储存和运输的重要作用,阐明冷链温度实时采集系统对于疫苗储备和运输管理的重要意义,为加强疫苗储存和运输的冷链控制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疫苗 储存与运输 冷链 温度采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加温生理盐水灌洗液对膝关节镜手术病人体温变化的影响,从而选择较为适宜的灌注液温度。方法将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中试验组用加温至35℃左右的灌洗液,对照组用室温下(22℃±1℃)放置的灌洗液。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术中体温变化及与低体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开始30min时与前基础体温比较两组体温变化不大。在手术开始后60min、90min、120min、术毕观察两组体温变化明显实验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关节镜手术中使用加温的灌洗液可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寒战的发生,增加术中病人舒适程度。

  • 标签: 灌洗液温度 体温变化 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洗液不同温度设置在外耳道冲洗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6月在我院接受外耳道冲洗治疗患者120例,按照冲洗液不同温度,随机将病人分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满意度(53.33%),实验3组护理满意度(86.67%、96.66%、83.33%)很优异,实验2组较1组、3组更优异,对比差异均有意义(P<0.05),而实验1组和实验3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外耳道冲洗治疗,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5℃~37℃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和满意。同时减少外耳道冲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一次冲洗成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电脑调温中药熏蒸治疗中轻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骨质宁擦剂外用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症状疗效两组间比较,实验组关节肿胀方面,改善关节功能和最大步行距离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消除疼痛,日常生活的能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以上观察结果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但实验组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某些方面优于对照组,是防治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新型方法。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电脑调温中药熏蒸 骨质宁擦剂
  • 简介:

  • 标签: